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科苑》2015,(12):17-18
国际永久编号第31230号的小行星,如今有了新的名字——"屠呦呦星"。4日下午,五位科学家的小行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谢家麟、吴良铺、郑哲敏、张存浩的名字,被写上了浩渺星空。屠呦呦因身体原因并未出席命名仪式。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  相似文献   

2.
正4月25日,浩瀚宇宙星空中又一颗小行星被刻上中国人的名字: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院士,从南京军区司令员蔡英挺、政委郑卫平以及中国科学院领导手中接过小行星命名证书、照片和纪念铜匾,正式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今年年初,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经中国科学院推荐并报该中心批准,由紫金山天文台2007年3月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92178)小行星,被命名为"黎介寿星",并刊入《国际小行星历表》,成为永久星名,为世界各国所公认。"黎介寿星"位于狮子星座,距离地球约2.21亿公里,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68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它的轨道半长径为2.60天文单位,即3.9亿公里,属于永远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运行的主带小行星。该星平均每日以160万公里的速度,在轨道上奔腾前进,绕太阳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1 999年 1 0月 1 4日 ,“中国科学院星”命名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会上致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艾国祥代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 ,向中国科学院颁发“中国科学院星”命名证书。这是为庆祝中国科学院成立 5 0周年而命名的。这颗星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 CCD小行星项目组 1 996年 3月 1 1日在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兴隆基地进行小行星天区观测中发现的。 1 998年 1 0月 2 3日 ,该项目组以 ( 780 0 )号小行星发现者的身份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报 ,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所…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05,(4):56-56
两颗在太空邀游的小行星被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神舟星”和“杨利伟星”。3月16日,命名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总装备部部长陈炳德出席命名仪式。  相似文献   

5.
在浩瀚的宇宙中永恒运行着一颗以医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那就是中国科学院发现的8311号小行星,1998年8月被国际天文联合会命名为"张大宁星",这是世界上第一颗以医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世界吉尼斯总部将其列入世界吉尼斯大全。国家集邮公司于1999年8月8日特别发行了印有张大宁教授左手指纹的"张大宁星"首日封,这也是世界首枚印有主题人物指纹的首日封,以资纪念这一盛事。天津科技馆内至今陈列着我国为此制作的"张大宁星标志雕塑",我国泌尿外学科泰斗、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亲自为雕塑题词。张大宁教授---我国著名的中医肾病学家,以其卓越的贡献赢得我国医学界和国际社会的赞誉,被誉为我国中医肾病学奠基人,赢得如此至高无上的殊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相似文献   

6.
严建和 《学会》2013,(11):54-58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从1990年学会杂志社决定启动开展省级学会综合评价并尝试发布"学会之星"排名表至今,已经走过23个年头了。本人作为"学会之星"评选活动的主要直接参与者之一,从1990年起一直承担着根据"学会之星"评选办法,编写计算机程序,利用省级学会统计报表数据库进行综合评价计算,生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所属省级学会综合评价情况排名表并提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学会部征询意见,  相似文献   

7.
“周光召星”命名大会暨蔡冠深行星科学奖励基金成立仪式,3月30日在南京举行。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2号小行星,最近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批准,正式命名为“周光召星”。从此,满载中国科学家荣誉的“周光召星”,将遨游太空,与日月同辉。  相似文献   

8.
正生于1930年的屠呦呦发现了抗疟药青蒿素,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数百万生命。她赢得许多奖项,其中包括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出版的小行星公告上,距离太阳约2.63个天文单位的第31230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屠呦呦星"。  相似文献   

9.
与星星同名     
<正>前段时间,两颗小行星的命名引起了公众关注。一颗叫"林元培星",以著名桥梁设计专家林元培院士命名;另一颗叫"姚贝娜星",以英年早逝的歌手姚贝娜命名。遥望星空,若有一颗行星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何等气派。那么,如何才能与星星同名?Step 1:寻找小行星小行星是太阳系中像行星那样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小行星的形状很不规则,有的像土豆,有的像石板。可将它们看作一块块岩石,而非星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3):236-236
本刊讯  2 0 0 0年 4月 7日 ,“田长霖星”命名仪式在南京举行。 7日上午 ,田长霖教授伉俪在金陵饭店出席了命名仪式。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 36 43号的小行星 ,经发现者推荐并获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 ,正式命名为“田长霖星”。田长霖教授是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 ,现为美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期以来 ,他在热传导学、机械工程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高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为推进中美教育和科技交流与合作 ,为推进香港地区的科技创新、促进海峡两岸与香港地区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谈家桢:1909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长、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为表彰谈家桢在遗传学方面的贡献,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3542的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  相似文献   

12.
1994年5月25日,在南京大学“知行楼”会议厅,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室负责人郑重宣布:第3405号小行星已被正式命名为“戴文赛星”。接着他宣读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有关公告:“(3405)Daiwensai戴文赛星紫金山天文台1964年10月30日发现。此星为纪念戴文赛(1911~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I0005-I0008
孙家栋1929年4月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中科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小行星第148081号正式命名为孙家栋星。  相似文献   

14.
小行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比八大行星小、形状不太规则的天体,它们大多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里,数量成千上万。人们每发现一颗小行星,先给它一个小行星编号,然后对它进行命名。在小行星命名的早期,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2006,(2):11-11
两颗在太空邀游的小行星近日被命名为“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神舟星”是中科院紫金天文台率先发现的太阳系小行星。国际永久编号为第8256号。该星在椭圆形轨道上以平均每天174万千米的速度绕日运行,远地点距离地球56,200万千米,近地点为9,800万千米。“杨利伟星”由欧洲南方天文台发现,国际永久编号为第21,064号。该星在椭圆形轨道上以每天平均145万千米的速度绕日运行,远地点距离地球68,600万千米,近地点为26,900万千米。  相似文献   

16.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最近批准将新发现的第6741、6742号两颗小行星,以中国从事科普工作50多年的科普作家李元和卞德培姓名命名。 据介绍,当代中国科学家中获得小行星命名的不足十人,用科普作家名字命名是首次。而由日本科学家发现的小行星,用中国人姓名命名更属首例。  相似文献   

17.
公元2110年,以印度神话中毁灭女神命名的迦梨星,即具有特异的花生米形状的一颗小行星正在朝地球疾驰而来。人类文明与人类本身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一组勇敢的宇航员,驾驶着一艘以火星为基地的宇宙飞船,奋不顾身地拦截了它。他们在小  相似文献   

18.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成功测试了小行星狩猎传感器,这款红外传感器可探测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美国宇航局希望将小行星狩猎传感器部署在地球和太阳的轨道之间,大约为四倍地球到月亮之间的距离上,可发现4500万公里外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小行星狩猎传感器被命名为近地天体照相机(NEOCam),根据NASA局长查尔斯·博登介绍:“目前全球有多家机构试图观测并跟踪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NASA就是其中之一,担负起绝大多数危险级近地天体的观测任务。”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I0015-I0016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15日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我国嫦娥二号卫星目前在距离地球约700万公里处与“战神”图塔蒂斯小行星交会,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并利用星载监视相机获得该小行星的光学图像。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该小行星近距离探测,我国成为继美、欧、日之后第四个探测小行星的国家(组织)。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1月27日,一颗公共汽车大小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这颗名为"2012BX34"的小行星位列20颗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之首。2012年6月中旬,一颗被命名为LZ1的"大个儿"近地小行星靠近并飞越地球,但也没有对地球造成任何威胁,当时它与地球之间的最近距离只有540万千米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