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当代军事的知识化、信息化特征的显现,以理论、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军事科研已成为推动军队战斗力提高的倍增器。构建基于知识之上的科研管理体系,通过重视知识的整合、创新、应用,提高科研管理效益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2.
1994年春天,我国国家层面上第一个面向4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专项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杰出青年基金")设立,当年首批49人获得了该项基金的资助。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自身在科研组织过程中存在着不能有效面对国家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科学研究各自为阵、科研管理不到位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本文经研究探讨,认为做好科研方向顶层设计、注重人才队伍和团队建设,注重科研过程管理,根据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相关要求做好组织和管理创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近期发自科技界、经济界愈加响亮的呼声。知识经济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核心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它的兴起将给人类带来无法估量的深刻变化。我国虽然正在向工业经济过渡,但从国家战略和民族利益出发,根据我国现实的和潜在的实力,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国家创新体系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从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出发,分析我国高校科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并针对现行高校科研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理念、缋效评价、激励、合作与服务以及管理人员素质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适应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科研目标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通过对发达国家高校科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分析,探讨我国高校科研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和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7.
2011年1月,北京。人民大会堂里灯光璀璨,鲜花吐艳,气氛庄重而热烈,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军队项目《某型指挥平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消息传回广州,作为参研单位之一的广州军区75753部队沸腾了,付出了无数心血与汗水,今天终于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回顾该部10年来的科研创新历程,一张张获奖证书闪烁着夺目的光芒: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6项、集体二等功1次……一个并非专门从事科研  相似文献   

8.
制定战略规划对科学资助机构的发展至关重要。2022年3月,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UKRI)首次发布五年期战略,以促进英国成为全球科学超级大国,其下属机构同时发布了一系列配套实施规划,形成清晰完整的战略规划体系。以UKRI的战略规划体系为研究对象,梳理和分析其战略目标实施举措、进展监测、绩效评估和经费投入等内容和要点,指出其在总体战略、下属机构合作规划、各机构的实施规划这3个层面的战略框架设计保持一致,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对人才资助计划方面的经费预算大幅增长,联合下属机构集中力量应对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重大需求,也将增加对其提出的七大技术群以及国内区域均衡发展等方面的投入。基于此,从对战略实施开展监测与评估、单独制定科学资助机构国际合作战略、加强科学资助机构内部组织管理、基于科学资助机构战略规划促进中英双边科技合作等4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科学资助机构的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促进中英科学资助机构的双边合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和中医药技术的推广,我国中医药科技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拔罐作为我国中医药技术的五大支柱之一(药、推、针、灸、罐),在被中医药专家普遍运用的同时,也越来越多的被科研工作者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立项数据是一个地区科研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对立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为各省、区域了解自身科研优势及差距,为国家及各区域科研机构制定相关科研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通过构建科研竞争力指数和主题词频分析等研究方法,调查了2016—2021年4982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对省域进行综合竞争力、机构竞争力、研究特色以及研究前沿分析。[结果/结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少数省份的综合科研竞争力遥遥领先,在热点项目类型上的竞争力同样优势明显,高校系统承担了近半成的立项研究。各省域展现出与其地貌特征、气候环境、能源分布、学科特色等相对应的研究特色,基础前沿领域孕育着更多更大突破,交叉融合态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以开放式创新的视角详细分析美国国家实验室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的4种主要共享机制,厘清其发展脉络,为我国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提供理论和现实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校已经成为知识创造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源动力,建立适合的科研运营机制对高校至关重要。以国家创新体系为背景,通过分析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关注层面,结合高校科研系统的特征,总结出高校科研系统的指标体系。随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要素进行评价,并给出的这些要素的权重及归一化的排序。最后以这些因子及排序为依据,给出了高校科研系统构建建议,对高校建立适合的科研系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爽 《华夏星火》2013,(12):46-47
“大北农科技奖”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与科研环境,对于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激情,有着重要作用;对行业内的科技研发无疑将起到巨大的升华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维护科研诚信,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共同问题,事关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国家对科研道德与诚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目前已开始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在校研究生,对造假、抄袭等违背科技工作者共同准则的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执行“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  相似文献   

15.
协同创新与国家科研能力建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劲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762-1763
从1985年开始,科技体制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产出不断提高。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的科技体制在短时期内经历了中国这样波澜起伏的变革,也没有哪个国家研究发展经费经历了中国这样高速持续的增长。但是,当今中国的科技体制却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指责与批评。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如何推进新的改革?本刊编辑部特约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界部分专家学者就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问题进行笔谈,以期引发大家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为筑建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业已成为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对其本土科研绩效的作用及影响机制。以中国在8个领域的2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Web of Science核心集中发表的论文数据为数据源,以国际合作论文数据构建实验室的国际合作网络,以非国际合作论文数量表征实验室的本土科研绩效,采用负二项非平衡面板固体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实验室国际合作网络中合作规模、“桥”、合作强度等社会资本对实验室本土科研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样本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国际合作网络规模、与海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强度对其本土科研绩效具有先扬后抑的倒“U”型影响,并且随着国际科技合作年限的增加,抑制趋势愈加明显;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合作网络中作为“桥”的程度越高,对其本土科研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强。因此,中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更多地寻求与其他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并积极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占据有利位置,扩大非冗余信息获取的渠道和范围。  相似文献   

17.
<正>楚雄师范学院自升本以来,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提高科研水平作为培育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以项目为抓手,以制度及条件建设为保障,以出成果、出人才、上水平为目的,大力实施科研强校、人才兴校战略,使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学科发展、教学改革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创新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科研工作对提高学校学术水平,提升办学层次及人才培养规格的推动作用显著,学校科研工作实现了跨越发展,呈现  相似文献   

18.
构建良好的科研体系 推进高校的科技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建立良好的科研支撑体系,产学研结合,建立良好的科研外部结构作深刻探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特别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及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的实施,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等领域中重大科技问题的战略意图和国家意志非常明显,体现了中华民族科技领域的自信,杰出人才和重要成  相似文献   

20.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为推动我国朝着世界科学中心、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和世界人才中心(以下简称“世界三大中心”)不断进步指明了方向。结合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三阶段”模式,根据世界三大中心“百年易主”的转移趋势和我国迎接世界三大中心的困难与机遇,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国家有组织科研”(SOR)概念,认为当前及未来有计划实施 SOR 是我国迎接世界三大中心转移的重要抓手之一;最后针对现有国情提出了实施 SOR 的若干具体建议,为中国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提供了独特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