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出版参考》2011,(19):4
针对国际记者联会指责我国政府某些部门拟建立记者"黑名单"一事和国内媒体炒作此事的问题,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6月27日重申:依照我国的法律和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干扰、阻挠新闻媒体及其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活动,我国政府从来不允许新闻当事部门、机构建立所谓的记者"黑名单"。  相似文献   

2.
杨陈晨 《声屏世界》2006,(10):67-67
现在反腐败的报道有一种反常现象,往往是腐败官员的职务越高,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越是关心,但媒体却越是谨小慎微、惜墨如金,就拿因“生活腐化堕落,情节严重”的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被免职这条新闻来说吧,读者对反腐工作能够钓出这样的“大鱼”是拍手称快,也算是大快人心,但是仔细看看媒体的报道却又让人快不起来。这样全国百姓都很关注的大新闻,媒体却用寥寥数语——“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今天(6月11日,笔者注)审议认为,刘志华的错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严重,影响恶劣,决定免去其副市长职务”,就把读者…  相似文献   

3.
日前,奉行免费的360最终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有评论称,这表明360坚持免费安全服务的业务模式已得到了华尔街投资者的认同。尽管许多人认为今后面对个人用户的杀毒软件免费将会成为一种趋势,但互联网人士谢文日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越来越多的杀毒软件企业希望通过占领桌面来为自己获得商业利益。拦截、误杀、卸载已经成为各类杀毒软件"血拼"的手法。  相似文献   

4.
近来,胡总书记讲话中“不折腾”一词的英译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但各种英译版本都受到普遍质疑。对此,笔者收集了有关报道与主要英译版本,并对不同版本的译法作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编辑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编辑出版工作中,会出现编辑与信息源、作者、读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文章将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运用到编辑过程中,研究在编辑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际记者联会指责我国政府某些部门拟建立记者"黑名单"一事和国内媒体炒作此事的问题,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6月27日重申:依照我国的法律和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干扰、阻挠新闻媒体及其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活动,我国政府从来不允许新闻当事部门、机构建立所谓的记者"黑名单"。  相似文献   

7.
王芙蓉 《新闻世界》2009,(9):160-161
2008年6月发生在贵州瓮安县的打砸抢烧突发性事件震惊全国。由这个事件引出的“俯卧撑”这个词语也随之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俯卧撑”一词的流行对整个事件的大范围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政府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所公开的信息的公信力和说服力也因此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红头文件"不是规范的学术术语,但却是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之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词汇.在侣导与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的今天,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红头文件"信息公开与利用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编辑应重视“修改后发表”的返修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贤 《编辑学报》2014,26(2):173-174
针对返修稿存在的修改质量未达到要求、修改后文字重复率增高、修改后论文"焕然一新"等问题,认为编辑应从重视与上一稿的比对、对改动较大的修改稿再次进行学术不端检测,依靠专家的帮助等3个方面来更好地对无须专家再审的返修稿质量进行把关。  相似文献   

10.
个人信息世界是作为信息不平等研究(特别是其整体性研究)的基础性概念而提出的。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是现有信息不平等研究采用的逻辑起点具有局限,其经验数据基础是访谈调研收集的有关40位城乡居民常规信息实践的录音誊写数据,其形成过程是针对这些数据所做的定性(质化)分析。本文主要阐释了从这一分析过程中得出的概念要素(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动力、边界)的含义,给出了个人信息世界的正式定义,并展望了个人信息世界概念对信息不平等研究的可能贡献。  相似文献   

11.
品牌作为一种信号,在信息过度的环境中,不但无法消解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反而有加剧“信息不对称”的倾向.虚拟社区作为一个特殊的网络渠道,能对品牌传播中的“信息不对称”进行部分消解,同时也能提供相关的信号传递与甄别机制来规避消费者的逆向选择.  相似文献   

12.
1948年,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虚拟了一个大洋国,党的领袖老大哥借助于被称为电幕的高科技视屏器监控每一个人的生活和交往。发现有可疑思想与行为者就监禁、审问、拷打、  相似文献   

13.
力甬 《青年记者》2013,(16):30-32
"新闻工作在形式上是热闹而喧哗的,因为你拥有的表达平台是开放的、公共的。但如何使这种热闹、喧哗真正体现为媒体履行责任,真正于国家、社会有益,则需要新闻从业者在台下脚踏实地地耕耘、甘于寂寞地付出。"——王娇萍  相似文献   

14.
公共图书馆是重要的信息源和信息供给主体,能改变信息主体的时间、空间和智力识别水平,起到沟通政府与信息主体的作用。因此,公共图书馆通过嵌入"个人信息世界"消除信息不平等,维护信息公平是可能且可行的。通过对杭州图书馆的案例分析表明,公共图书馆能够通过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创造社会资本、倡导社会包容和完善内部治理等途径,促使"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边界和动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今年,青岛市城阳区档案局继续大力实施"电子公文与档案信息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建设。"共享工程"建设是青岛市电子政务工程重点项目,以市档案局网站为主体,将全市12区市网站作为子网站,形成一个强大的网站集群,整合涵盖了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机关工作者和社会  相似文献   

16.
过去有些本来应该及时报道的突发事件为什么不让传媒报道?除了"负面报道"的观念作祟之外,还因太低估了我们传媒人的觉悟、水平和能力,同时也与有关部门未全面权衡利弊有关.  相似文献   

17.
马书权 《青年记者》2012,(12):75-76
当下,各级政府部门愈来愈重视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从2005年开始,一些地方陆续建立了匿名网评员舆论引导机制.网评员以普通网友身份发言,任务是在大型商业网站的新闻跟帖评论板块和若干重点论坛上参与评论,发布有利于官方的正面信息,积极跟帖回应,抵制负面信息、批驳虚假言论,尤其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引导网络舆论以求“占领舆论制高点”.  相似文献   

18.
自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来,《条例》与现行的档案法律法规的比较就成为档案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散见于各类档案学期刊的相关论题文章不胜枚举。之所以如此热门,是因为《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方式对国家行政部门掌握的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做出了具体规制,而档案部门所保管保存的公共档案不论从档案学的角度还是从行政法学的角度,都可以归类为政府信息中的一类。《条例》和《档案法》在一定程度上外延互有交叉,功能互为补充,因而,《条例》对《档案法》未来  相似文献   

19.
夏帆 《湖北档案》2011,(6):14-16
档案馆藏“三多三少四缺乏”现象长期存在.使得档案收集工作为人诟病。近年来,随着档案馆工作职能的不断扩展,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国家档案馆”被指定为“政府信息查阅场所”.这使得做好“档案收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由此导致了“大档案”理念在收集工作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海安县档案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突出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努力推进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档案法制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档案馆功能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队伍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遏,奋力进取,为建设新海安,迈向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县档案局馆被省人事厅、省档案局表彰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同年被县政府列为政府信息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