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俄国文学史上,《驿站长》第一次塑造了一个“小人物”形象,一个生活在社会下层诚惶诚恐的驿站长老头,并给予“小人物”深刻的同情,驿站长是阶级压迫的牺牲品,反映了现实森严等级制度下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高尔基说:“我们有充分理由说:俄国文学的现实主义适于普希金,就是有他的《驿站长》.”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作为明朝中叶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思想。这部小说中佛教、道教、儒教三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反映出当时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想。究其根源,应是受当时的陆王“心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而小说对宗教的戏谑嘲讽则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当时社会个性解放的启蒙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18世纪30年代起的古典主义到该世纪末的感伤主义,俄罗斯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直到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的兴起,俄罗斯文学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兴起,首当其冲应该提及的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从他的作品开始,俄罗斯文坛上逐渐出现反映现实,描写现实的文学,揭露社会矛盾,洞察人性。此段时期的作品也由此拉开了俄罗斯文学史"黄金时代"的序幕。普希金最早开始揭露现实社会,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的作品是《别尔金小说集》,《驿站长》是此篇散文小说集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篇。  相似文献   

4.
《红字》是霍桑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同样也是他宗教批判和宗教反思的扛鼎之作。在《红字》中,霍桑以基督教的"赎罪"原型向读者讲述了一段灵魂救赎的故事。这种救赎不仅是来自上帝的救赎,而且是来自个体良知的救赎。它虽发之个体却带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这样的主题寄托和传达了作者深远的社会忧思和人文感伤。  相似文献   

5.
罗志凤 《文教资料》2013,(32):86-88
《骆驼祥子》和《外套》是中俄两位文学巨匠创作的题材相同的两部作品,虽然两部作品篇幅不等,产生的时间前后跨越了近百年,它们所描写的也是不同时代的故事,但是在内容方面,特别是在作品主人公的塑造、情节线索的设置、主人公的结局及其悲剧的成因等方面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在对梦想幻灭的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方面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可以看出,关注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一直都是优秀的作家创作的出发点和主题。  相似文献   

6.
文艺复兴以来,尽管基督教遭到了科学与理性的毁灭性打击,但现实世界不仅不能解决人的所有问题,而且还在解决原有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未知的危险,特别是现代性危机,远远谈不上"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应该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宗教的异化本身只是发生在意识领域、人的内心领域中"的思想,承认人的精神需求客观上还会向宗教意识开放。从基督教存在的历史中发现合理,从合理中吸收经验,这符合文化史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小人物是小说作品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整本书阅读、批判性思维、核心素养不断推进的今天,聚焦小人物形象并进行全面深刻的审视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和积极的意义。本文以《骆驼祥子》为例,对小人物悲哀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小人物的书写价值,对厘清小说阅读教学如何进行要素精准聚焦和文本合理审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语》是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也是中外交流重要的内容,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译本在西方广受传诵。本文使用语料库工具对比分析两译本翻译特点,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特别是宗教文化词的翻译,能反映两者对中西方传统宗教文化的不同态度。实根据译者经历和翻译目采取不同翻译策略,进一步分析两译者翻译特色。  相似文献   

9.
代丰 《文教资料》2009,(11):44-45
文化与语言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文化包含并影响着语言,而语言则是保存、交流和反映文化的重要工具。宗教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不同的宗教文化使两者存在巨大的差异,语言学习者应谙熟这种文化差异,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做好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个地区要发展文创产业与文化观光,必须要有完整的规划与策略,建构在地文化创产业和产品的特色以及强化品牌运营力度和广度,才能具有竞争优势并能持续发展。武平县若要推动武平客家人的保护神定光古佛的宗教文化观光效应,一定要透过客家当地文化产业与文化观光结合的策略,需要政府、居民、专家、学者、业者等共同参与配合,并能借鉴台湾妈祖宗教文化节庆活动的成功经验,结合武平当地客家特色产业,打造与提高定光古佛文化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为定光古佛民俗宗教文化的观光旅游产业发展制定具体方案与营销策略,最终能建构起具有文化亮点与影响力的客家民俗节庆与宗教信仰的文化节庆活动。  相似文献   

11.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深度刻画和对梦境的细致描写,反映出了人物的深层性格。梦境中那些焦虑不安、甚至令人痛苦的场景展现出人物最深层的忏悔与救赎,表现出人物潜意识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罪与罚》是心理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以梦境凸显人物心理活动的手法更是文学创作领域一个成功的尝试,可以说主人公拉斯科里尼科夫的梦境就是贯穿《罪与罚》整部作品的重要线索。因此,对梦境的分析显得十分必要。同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又是一位深受俄罗斯传统文化影响的作家,因此,对这些梦境进行分析又不能脱离俄罗斯传统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3.
14.
在明清战争中,很多朝鲜百姓被征发为士兵而卷入了这场战争,他们在乱世中或坚贞不屈或随波逐流,写下了独特的历史篇章。李士龙、任廷益、金英哲三人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李士龙拒绝进攻明军被杀,而任廷益、金英哲二人则在中原长时间漂泊最后回到家乡。朝鲜士大夫控制的朝鲜政府对李士龙大加褒扬,而对任、金二人则不闻不问,这表明了朝鲜主流士大夫的儒教理学伦理的历史叙事态度,这种官方的历史叙事态度忽略了普通民众对乱世的痛苦体验。  相似文献   

15.
阐述宗教文化旅游包括宗教信徒的宗教朝圣旅游和非宗教信徒的宗教观光旅游,而目前的宗教旅游产品开发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以莆田妈祖文化为个案,依据旅游产品的三种类型——核心产品、外围产品和附属产品构建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体系,对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还提出应注意协调性、务实性、生态性和保护性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文化融入西方文学的完美佐证以及多元宗教理念植根于文学发展的土壤进程中,成为催生文学快速发展的催化剂,其影响可谓源远流长。而圣经中关于"罪恶"与"救赎"的主题在不少作家经典作品中得到体现。陀思托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就是关于这一主题的再现。  相似文献   

17.
普希金在《驿站长》中运用了浪子回头、神秘数字3、7、13。以及小男孩万卡形象等材料,这些材料源自《圣经》典故。普希金意图用这种巧妙的暗示使人们联想到耶稣及其基督教信仰,暗示基督教复活教义。本文从宗教文化角度出发,详细探讨小说主题与《圣经》典故的关系,揭示小说所具有的宗教道德精神,从而更好地体会普希金作品的深邃魅力。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观念里,仁爱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所在,在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理、智"中居于首位,是孔子提倡的品德之核心。然而,我们仔细探究会发现,仁爱思想存在于所有道德宗教之中,是道德宗教的共性,是宗教和世俗生活的切合点。  相似文献   

19.
新移民文学在继承上世纪末较受关注的“身份和文化焦虑”主题的同时,将视角转向对“中国故事”的书写,通过叙述小人物,展开对人性的书写,以此突出小人物的挣扎。华裔作家李翊云的《千年敬祈》不失为书写小人物困境的一部佳作。作者以身处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小人物为书写对象,表现时代背景下小人物面临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困境,以及复杂抉择和情感挣扎。其体现出的小人物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离散是新移民文学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文章搜集并解读了《飘》里有关宗教的文化负载词,目的在于促使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同时也给我们的翻译研究,语言学研究以及语言教学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