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经存诗有限,但其豪纵劲健之诗风,却历来为人所称道,堪称元代诗坛之著名诗家。通过对其诗歌作品的解读,我们发现,郝经以“澄清四海”之壮志熔铸阔大雄放之诗境,忧事伤时之情怀与沉著痛快之风调互为胶结。在诗人的笔下,景物之赋形、著色,传述出沉郁孤凉而又暗潮汹涌的主观情感,形成了自己奇崛宏肆的艺术特色。有元一代,虽然理学与主流文学的合流已然彰显,但是同样作为思想家的郝经在艺术创作中却没有“以诗注经”,而是抽身于“性”、“理”之外,流露出较为鲜明的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2.
戴表元堪称元初的诗歌大家。戴表元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宋末元初残酷的社会现实,反映了自己的生存状态;山水田园诗作数量多,它们表现了作者对农耕生活、乡村景物的热爱,富有生活气息,在我国自然诗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其诗歌艺术上富有激情,采用了寓言和象征手法,七言古诗句式灵活多变,诗味浓烈。  相似文献   

3.
一、郝经的生平与作 郝经(1223-1275)字伯常,元初名的理学家、重要臣和诗作家。《元史》卷一百五十七有传。其先潞州人,后迁之泽州陵川(今山西晋城)。家世业儒。祖天挺,元裕之尝从之学。金末,父思温避地河南之鲁山,经生于河南。金亡,徙顺天。经十六岁始知学。居五年,为顺天守帅贾辅邀至其府,延为上客。贾家藏书万卷,经博览无不通,往来燕赵之间。  相似文献   

4.
元初南下的从征文士是南北对峙近百年来,北方文士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南方,他们随同蒙古军队进入西南与江汉地区,其间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记叙了蒙古军队南下的进程,同时还传达出其个人在时代巨变之下对天下太平的渴望以及在长期战争生活中的疲惫、孤寂之感,这些诗歌对个人与时代的记叙使其具有"诗史"的特质.除此之外,南方自然与人文景...  相似文献   

5.
论乾嘉之际诗人的诗心与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嘉之际是清代历史的转折期,时世的盛与衰在悄然消长,专利统治的松与紧在微妙张驰。生活在此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诗人们感受着、承担着时代、社会沧桑暗换所带给他们的种种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同时以中国士人经千年积淀而成的执寻找、确立着自己的人生位置与价值,在不得不平凡的生活中对抗为外力所强加的平庸,并以此塑造了乾嘉之际的诗歌面貌。  相似文献   

6.
张继,字懿孙,生活在唐代玄宗、肃宗、代宗三朝。那时唐王朝正经历着由盛到衰的转折,朝政腐败,暮气日深,内忧外患,此起彼伏,战乱频仍,民生涂炭,诗人张继将其如橼的诗笔聚焦于当时那动乱残破的社会,表达了对民瘼极度关切的热情,为时局的艰难而呼号,为人民的疾苦而悲伤。唱出了一曲不甘闲居、奋发自强、忧国 民的时代最强音!其诗清迥幽冷,工整圆熟,简洁凝炼,相互秀美,称唐代诗坛姹紫嫣红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7.
冯敏昌是乾嘉时期岭南的知名诗人,奉守懦家操守,为人淳正孝悌,在岭南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遵循儒家传统诗教,著学广博,善思自成,诗歌各体兼备,七古尤其擅长,内涵丰富,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即阔大和深邃、苍劲。其诗笔雄深雅键,继承了岭南诗的雄直之气,他也成为乾嘉时期岭南诗歌发展中的重要诗人。  相似文献   

8.
冯敏昌是乾嘉时期岭南的知名诗人,奉守懦家操守,为人淳正孝悌,在岭南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遵循儒家传统诗教,著学广博,善思自成,诗歌各体兼备,七古尤其擅长,内涵丰富,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即阔大和深邃、苍劲。其诗笔雄深雅键,继承了岭南诗的雄直之气,他也成为乾嘉时期岭南诗歌发展中的重要诗人。  相似文献   

9.
郝经是元初重要的文学家,他不仅文学创作丰富,而且有系统的文学主张。他的文学观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实用”的文论观点,强调文学创作要以实用为主。二是在文学创作中提出了“顺”的概念,主张文学创作要顺应事物本身的道理和形式而不主张“作文”。三是在作家的修养中提出了“内游”说,郝经的“内游’嚏从创作的本体上解决文学创作中文与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勤 《考试周刊》2010,(38):22-23
曹植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作家之一,近年来学术界对曹植的诗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它涉及到对诗歌的总体分析、诗歌的艺术风格、诗歌史上贡献、与其他诗人比较、诗歌研究的不足等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诗歌的起源问题,有史以来,历代论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诗经》时代汉水流域的诗歌创作和流传不仅异军突起,而且蔚然成风,成为一方诗歌沃土。正是在这沃土之上,才处处响起了《诗经.周南.召南.鄘风》嘹亮的歌唱,才从汉水流域的大山腹地走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武双全的著名诗人尹吉甫。尹吉甫的出现,即便不能说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与汉水流域有否渊源关系,至少也在中国文学史上彰显了汉水流域厚重而突出的诗歌传统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文化整合视野中的诗史进程——论隋代诗歌的文化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代诗人群体主要来自西魏北周、东魏北齐和梁陈。随着隋朝版图的统一,隋代诗人组织或参与了周隋之际文化整合运动。隋诗也因之发生一系列新变。这些新变昭示出三地诗人入隋后文化观念的变迁,周隋之际文化整合的方向,展现出大一统文化格局形成的历史进程,预示着大一统文化与文学时代的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3.
郝经是元初著名学者。他提出的“内游”说是其文论的核心与基石。“内游”说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与广阔的时代背景,是郝经对文学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内游”说要求作家涵泳经史,发而为有用之文,具有丰富的内涵。郝经的“理法”论、“实用”说等文论主张通过“内游”说紧密联系在一起.使郝经的文论在客观上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系统性。都经以“内游”说为核心的文论在元代具有代表性。奠定了郝经在元代文论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诗歌翻译的本质是再现原诗的美学特质。然而,由于诗歌文本内涵的复义性,诗歌语符向多维空间扩张所获得的审美张力,以及诗歌功能在多层面上展开而呈现的美学特质,诗歌对翻译产生了极大的抗译性。因此,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调动译语的各种表达方式,努力再现原诗的思想、感情、风格及其韵律之美,最大限度地克服诗歌对翻译的这种阻抗。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一生作诗有19首。他不是专业诗人,但具有诗人的秉赋和才华。他的诗多写于青年时期,艺术地再现了他的思想成长的历程。他以诗歌为武器,抒情写志,进行战斗,同时亦展现出很高的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16.
晚唐著名诗人马戴,以娴熟的艺术技巧与独到的眼光,把日月河川、山石寺庙、风雨草木等自然意象嵌入诗行,寄情托意,不着雕痕。本文拟粗浅地探讨一下诗人是如何将这些意象或纯以白描,或显隐叠加,交相糅合出那无尽的爱恨情愁,并形成他那紧道生峭,恣远高古,又不乏沉著、飘逸、秀拔之格调的。  相似文献   

17.
九叶诗人由于自身经历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原因,使他们不但对意象高度重视而且对意象的探讨和认识也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在意象艺术上自觉的追求和不懈努力,使他们的诗歌具有了独特的个性,这主要表现在意象的暗示性、象征性、抽象具象性、雕塑性、组合的随意性、现实性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诗人和诗歌     
“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舒适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求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弗兰兹·卡夫卡《论众诗人——与雅诺斯谈话录中有关诗的言论》  相似文献   

19.
在近3000年的发展历程中,西方诗歌形成丰富多彩的文体样式,相对而言,史诗、抒情诗、自由诗和现代诗对后世影响较大,众多学者对它们的艺术特征及精神品格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与阐释,从中提炼出各自的诗性特质。比如,“史诗”是用叙述、想象和韵律摹仿严肃行为的整一性艺术;“抒情诗”是通过音律、节奏、沉思及想象表达强烈情感的艺术;“自由诗”是虽无固定形式却有更高要求,虽可灵活多变却须自成一格的新体诗;“现代诗”则是具有实验性、体验性、开放性特征的诗性语言艺术。整体来看,西方诗歌以汪洋恣肆的风采,尽情发挥了各民族语言的诗性潜质,西方诗学则以正反合螺旋上升的演进方式,给文学发展提供了绵延不断的动力。中国新诗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尚未将外来诗学资源与本民族语言的诗性潜能整合起来,还需总结经验与教训,在不断探索中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20.
金松岑是近代颇有成就和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深沉的历史意识反映了国内外半个世纪的历史面貌,记录重大事件和人物,历史上发生过的实事,官府的敲诈和百姓的涂炭,以诗证史,以史补诗,具有鲜明的“诗史”特征。当然,诗歌毕竟不同于历史,“诗史”的深层含义应为“史外传心之史”,他的创作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