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徐皓 《文教资料》2009,(3):97-99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不断深化和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19世纪中叶后中西文化剧烈碰撞、深刻交融的时代产物.它是一代开明的地主阶级先进分子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为适应时代变化的潮流而进行的历史性抉择.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内涵的解读与历史作用的评价,探讨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高等教育国际移植的角度重新诠释了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则的意义。在现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各国都在努力学习别国的先进经验,弥补自身不足、谋求自身发展,我国也同样如此。但在这种学习、借鉴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所学习经验对我国发展是否有益,以及移植来的经验如何在本土化、健康成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一点在高等教育的移植中尤为重要。因此,笔者简单回顾了我国的高等教育移植历史,提出应该重新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内涵,将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移植所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雷顾 《教师博览》2011,(7):54-55
从一开始,洋务运动就阻力重重,极不顺利。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使清政府几临灭顶之灾,但就是在这样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它对应不应该仿造洋枪洋炮洋轮等"救命之举"竟仍然犹豫不决。今日看来十分"温和"的洋务运动,在发轫之时却被指为"溃夷夏之防,为乱阶之倡"(与今日"全盘西化"的指责一样严重),曾遇到今人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反对。以现代大机器生产来造枪炮船舰,通电话电报,明明是统治者在近代要生存就不可少的措施,却遇到统治阶级中冥顽不化者以"夷夏纲常"这类传统的意识形态合法性的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用历史分析方法,对张之洞在《劝学篇》中“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内涵及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作者坚持“古为今用”的立场,提倡吸取“中体西用”之精华,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宁稼雨 《天中学刊》2012,27(4):19-21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是在借鉴西方主题学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叙事文学文本现状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秉持的原则是"以中为体,以西为用"。以中为体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还有中西文化对话的文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洁 《文教资料》2008,(9):63-64
在当今新的艺术思潮和理论冲击整个艺术领域时,雕塑家应当在吸收这些外来艺术思潮精髓的同时,仍然要继承我们古代雕塑的意境和好的传统,寻找到东方与西方、古代与当代新的艺术契合点,与这些新的思潮相结合创造出属于与自己本民族的又可以被国际社会认同的中国当代雕塑.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的主流思想和文化精神,用一句话概括,应该就是"向西方学习"。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国思想界发展兴盛,异常活跃。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是最激烈的一次全民思想解放运动,其意义是不容忽视的。"西学"思想的最终目的是在于救国图存,并且丰富中国的文化。"西学"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和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因此,"向西方学习"具有历史性的深远意义。本文将对西学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作总体介绍,并对各时期的西学思想做出评论。最后,本文将提出中西文化交融和民族性的话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即由传统开始步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国人在文化观念上的转变.中国文化的转变,是在吸取西方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打破中国人思想枷锁的过程中实现的.这是自明朝而开始的"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在中国文化转型的过程中,争论的焦点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作者通过读<中西体用之间>一书有感: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结果,不是中国文化被西方文化所取代,而是中国文化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后,逐渐转变成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被中国人所接受的新型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戊戌维新时期传统的政治文化体制虽然受到了冲击,"中体西用"论受到了批判,但维新派的进步思想对下层人民的生活影响甚微.直到义和团运动之前,"中体西用"仍是社会上盛行的主导思想.义和团运动一方面使传统的文化政治体制失去了权威,另一方面清廷利用义和团所结成的盲目排外的统一战线最后以失败告终.这既暴露了中国社会与西方的巨大差距,也标志着"中学为体"思路的终结.  相似文献   

10.
分析当下中国现代雕塑作品“美感”缺失的现象;剖析中国当下部分现代雕塑作品中存在的弊端,雕塑家关注加工细节,迷失于繁琐的加工工艺之内,忽视了对作品美感的挖掘;探讨未来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11.
晚清以来的中西文化讨论中,有一翼始终认为儒学、传统中的某些价值具有普遍意义,中国所要养成、所要建设的新文化只能是固有文化传统的新发展。如果抛弃了传统,我们就会为外来文化所支配。从戊戌维新时期张之洞《劝学篇》的发表到五四时期围绕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所展开的讨论,从三十年代“建设中国本位的文化”到抗战建国时期民族文化的复兴,都明显地表现出了这种思想。但从现代化建设和文化交流的历史看,传统派的一些观点是很难成立的。  相似文献   

12.
薛菁 《闽江学院学报》2004,25(1):102-105
文章从福建船政学堂创办的目的、课程的设置及其取得的成绩等方面进行论述,充分肯定了船政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教育理念作了客观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学术观点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被认为是洋务运动精神的集中表述,而实际上它并不只是洋务运动的产物,也不仅仅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从“中体西用”的历史演变来看,它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涵蕴。  相似文献   

14.
张之洞之所谓中学者,于政治乃君主专制,于人伦乃三纲五常;其所谓西学者,唯西艺、西政(技法)而已。“先以中学固其根底,然后择西学可补吾缺者用之,西政之可启吾疾者取之。”盖张氏之“中体西用者”,于学术人心固“独尊儒术”之变种也。张氏喋喋焉倡“保国、保教、保种”之巧言,终本不外保清廷、保专制、保独裁,达忠君之志者。“中体西用”之说,蓄数代陋儒曲士之旨趣,钩沉两千余年之痼疾,故其流播悠远,渍染深邃,暗流潜溪,墨浸环宇,固民治不进之厉阶,必去之而后民权民主能自安者也。  相似文献   

15.
洋务运动是晚清的一场“求强”、“求富”的改革运动,它是中国现代化的最初尝试。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具有阻碍和促进并存的相互矛盾的双重作用。洋务运动的经验教训,对当代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近代中国史上的风云人物,张之洞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其主政山西、广东期间扶持、发展教育,在这些地方的教育尝试,为张之洞在湖北进行教育改革提供了经验。张之洞曾长期主政湖北,并在湖北推行了系列教育改革。张之洞在湖北的教育改革初以培养实学人才、满足近代工业需要、脱去传统八股影响为主,后则从教育制度、师资队伍、教材等各个方面,对湖北教育进行全面改革,并从经费上为湖北教育提供保障,使湖北成为当时中国教育最为领先的省份,对湖北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从西方现代病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人际和谐、“不为物累”以及虚静、内省等观念,乃是人类的一般命题。西方现代病,乃是现代人在“工具理性”和“科学主义”的刺激和引导下,在乐不可支的攫取中,流失和忘却了人类上述基本命题所致。“回首二千五百年,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一口号,仅仅是重新拾起人类一般命题的另一种表述,它既是一种理性的反思,也是对构建新世纪的期待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由于生活风俗、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的差异,中西雕塑艺术在题材、艺术语言、表现手法、形式美感等诸多方面有时趋向融合,有时相互借鉴,有时又偏于对立冲突。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论述了在不同时间中西雕塑艺术的发展变化特点及异同,最后提出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不能够忽视本民族审美习惯。  相似文献   

19.
康熙在位的61年间,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面对时势变幻,他不断求索,以开阔的视野、积极的心态,努力推动学习和引进西方科技。他努力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认同西方科技的先进性;解决中西历法之争,启用西洋历法,扶持西学在中国传播;注重西学的中用,增强国家实力与国民素质;逐步开放海禁,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西方的交流;引进和重用西方科技人才,培养懂西学的本土人才,为清王朝服务,使中国的综合国力位于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当代城雕创作中不可讳言的庸愚变形、畸形抽象和美丑移易等现象的国内外背景与成因进行了初探式的揭橥.进而提示作者与受众,当今城雕理念存在着危险的混乱.一些持论者偏激地强调无限度地尊重不同的选择,极力张扬绝对的民主、共存、并列、无主体的开放和取消核心的多元.这实质上是在湮没、取消和抹杀现代城雕的人文精神和教育功能这一主导内涵,从而毁损城市公众的人生环境和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