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文注释功能简说黑龙江/李健海课文注释,是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阅读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课文注释的作用,可增长百科知识,掌握足够的字词,提高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一、题目注释它的注释内容有:指明课文出处,解释题目中有关词语,说明编辑对原文是否有所删...  相似文献   

2.
导读《柳敬亭传》,要落实字词,概括举纲,比较选择,辨析批判,做到打好知识基础,培养想象力、选择力和批判力。落实字词学生自学,读好课文注音的字十五个,读好课文注释的词语三十五个。同时掌握补充注  相似文献   

3.
字词的意义具有灵活性和复杂性,但大部分老师还拘泥于简单讲解课文后边的注释,或者弱化忽略这一部分的教学,导致这一块教学效率低下。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本文从两个角度进行剖析。首先因形释义,尤其针对学生容易记混的错别字。其次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解析字词意义。做到解析词义时"字词不离句,不离篇",在阅读和作文中感悟字词的魅力,点燃学生语文学习的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利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这是教学创新的明确要求。笔者以为,只要扣住语文课中的注释,有机地渗透一些其他内容,搞一些链接训练,提高教材的利用率,符合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不失为激活学习机制的一个好方法。一、关于字词的链接训练语文课文中的字词注释有如下几类情况:一类是生僻字、多音字的读音辨析,一类是文言词的通俗释义,而更多的则是词汇、短语等的具体解释或语境义的分析说明。怎样链接呢?现分别举例说明:(一)如《孔乙己》一文注释中的“羼(chàn)”字,与之字音、字形相关的字有“孱(càn)(chán)”,“潺…  相似文献   

5.
预习课文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潜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健康成长,值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思考探究. 一、预习的要求 1.课前看书,要用一定的标记标出预习要求. 2.通读课文,用序号标出文章自然段. 3.查阅、收集课文相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并整理在读书文摘卡上. 4.画出生字新词并在课文中注音.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理解词意. 5.积累课后字词、课文成语及注释中重要字词,做好一定的批注,并整理在读书文摘卡上.  相似文献   

6.
多年的高考复习经验,提醒我成语专项的复习要关注三个环节: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要准确解读字词;一词多解的成语要在使用过程中掌握成语字词与释义之间的关系;易混淆错用的成语要认真琢磨、准确推敲成语的语境。然而在教学中,我将常见易误用的成语交给学生逐一研究,可当学生抱着林林总总的工具书,指着其中的解释词条,仍然懵懵懂懂地提问时,我明显感到能真正帮助学生的成语工具书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7.
一、重视“注释”教学。语文课文下面的注释,是帮助同学们用来释义、析疑、解惑、读懂课文的有效辅助工具。但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读注释的习惯,读书时往往不善于读或根本就忽视了,因而不能更好更透彻地理解课文。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缺陷,应当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对《论语十则》“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字,课文下面的注释及教师用书均解释为“有害”、“危险”,对此注释,我认为有不妥之处。“殆”一词,《辞海》和《古代汉语词典》中都有三种释义:一为“危险”,二为“疑惑”,三为“懈怠”。课文下的注释及教师用书都取第一义项,“有害”义是“危险”义的引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文的注释文字承载了大量的信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对正确有效地解读课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词语注释藏玄机在长期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词语注释备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词语解释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在弄清楚词语的基本义,进行字词意思的记忆,完成字词积累的基础上,可以归纳掌握一些词语的用法和词语的解释方法。如:在多音字的辨识中,要知道"以义辨音";在合成词的解释中,可以将单音节词解释成双音节词;可以分清词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归纳出修饰性词语的解词  相似文献   

10.
所谓藏字诗,指的是在每句诗中故意把需要突出的字词藏去,而藏去的一般是成语、俗语或惯用语中的字词,明眼人一下便可悟出藏去了什么。这种藏字诗,曲折含蓄,幽默风趣,且带有谜语的意味。请看下面一首诗:  相似文献   

11.
关于初中文言文辨词及字词释义的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近五年我市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部分所考字词全部出自基本篇目,题型多为选择、判断、综合阅读题,材料也取自基本篇目,除在语境中辨字释义外,虽有翻译的正误选择等题,但实际上仍是考查对字词的理解。因此,辨字释义应做为文言文复习的重点,不可忽视。 由于历史的变革,语言的发展,文言文与现代文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确实存在着不少差异。所以,复习文言文字词知识的重点应放在古今相异处,如一批为数不多的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在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多义实词等。现分类例举说明,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预习要求:1对照注释理解课文,读课文,理解语文的批注。2从语言理解的角度,每人就“……写出了……”、“……表现了……”准备说一句话。教学环节如下:一、教学铺垫。(3分钟左右)1导入。2抢答(检查预习):———作者,体裁,形象,层次……二、读———读准字音。(5分钟左右)1同学们齐读课文,老师听音。2请同学们注意如下字词的读音。缀 苫 倚 薪 暇 黠三、读———读懂词意。(6分钟左右)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2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3教师强调如下字词。(重点在第四段)①指出用法:止(  )…  相似文献   

13.
正课下注释是对课文中的某些字词进行读音或意义的标注,而文言文课下注释作为阅读理解的辅助手段,对文言文的学习、理解和阅读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学生可以通过课下注释对文言文的意义、发音、翻译等进行自我学习,教师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多样化地运用注释,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因此,教师正确使用文言文中的课下注释,将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文中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快速学习文言文,助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成语与网络四字词的特点,指出网络四字词不能视为成语,因为网络四字词既无成语具备的特征,又会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思想道德、审美情趣产生消极的作用.因而,在中小学成语教学中,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辩识成语,减少网络四字词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张彦明 《考试周刊》2013,(39):36-37
<正>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这是每位语文老师需要仔细思索的,我有以下看法。1.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对课文中的生字难字的学习,最好的方式是指导学生课前自读课文,在阅读中自己将生字难字找出来。从学生实际出发,找出来的生难字词才准确切实。如果由教师在课堂上主观提出,则可能脱离实际。当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难字词后,指  相似文献   

16.
高考几乎每年都考成语。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把原来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成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但绝大多数试题都是考的成语,今年全国高考共有17套题,就有13套题考了成语。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其考查仍将是今后的重点之一。成语的复习,一是要注意积累的量,二是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的质,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高度重视积累首先对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尤其是各册教材附录“现代汉语词表”中的成语及课文注释中的成语,要做到读得准确,写得无误,用得自如。其次,用一定的时间对成语作集中复习,强…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字、词的注释,体现一部教材的质量。199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字、词注释比旧教材精当、可信,对其中错误作了较多修订,某些条目词义歧义重作决断,疏略之处有所增补,以及详略得当。但也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个别词条的释义有待推敲,个别词义当注而未注,吸收新研究成果不够,某些字词释义有前后抵牾情况等。  相似文献   

18.
《论语·微子》中"丈人荷蓧"的"蓧",历代的注释有"芸田器"(锄)和"盛种器""艸田器"(箩筐类器物)两派观点。陈士元、阎若璩、程大中等为代表的"芸田器"之说不可取,包咸、王筠等释义为长,"蓧"应是"草田器"。《汉语大词典》对成语"杀人如麻"中的"麻"释义不确,"麻"当是"被沤在水泽里的成捆的生麻"。"杀人如蓺""杀人如蒿"应是临时的比喻用法,不能看成等同"杀人如麻"的成语。  相似文献   

19.
论古今字与通假字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字的产生途径可以归纳为八种情况,通假字根据通假后的沿变可以归纳为七种情况,其中有十二种可以构成六组对应关系,另有三种不能对应。古今字着眼于字际关系,通假字着眼于字词关系,古今字与通假字之间有错综交叉的关系。对各种用字现象在注释时应视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谈成语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组成成分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多数的成语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例如:“胸有成竹”、“草木皆兵”、“杞人优天”、“自相矛盾”等等也有一部分成语不是四个字的,例如“一窝蜂”、“一举手之劳”、“五十步笑百步”等等,但这只是少数。成语的结构和组成成分都是固定的,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更换或增减里面某一字词。例如,“千方百计”不能说成“千方万计”;“南腔北调”,不能说成“东腔西调”;可以说“一清二楚”、“七嘴八舌”,但是不能说“七清八楚”、“一嘴二舌”。成语中也有很小一部分在结构和组成成分上古今是有变化的,例如“四通八达”,古时是“四通五达”;古时说“看帆使舵”,现在说“看风使舵”。有些成语,它的几个组成成分习惯上可以互换使用,例如,“一发千钧”可以说成“千钧一发”,“同工异曲”可以说成“异曲同工”,调换后意义不变。还有些成语,在应用时,为了适应某种表达上的需要(如为了强调某种意思和照顾句子的节奏等等),有时也可以灵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