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行观在我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朱学有所不同,王阳明出于对当时流行的知行不一的社会风气的批判,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知行观.王学侧重于身心性命的修养,主张人心向善,并以良知为本体,凸显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和自觉性,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知行范畴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希望建立统一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理论体系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2.
贺麟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他继承和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提出了"知行不分先后"、"知行永远在一起"、"知行平行"等观点.贺麟的新"知行合一"观,对当前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行合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终极目标.但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浅表化、践行导引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发展存在不稳定性等原因,导致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出现知行不一现象.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需要深化认知,为知行合一注入内在动力;强化导向,为知行合一提供制度保障;优化环境,为知行合一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4.
传统社会身处"知行合一"之中它在理论上不需要也不可能提出实践标准问题。近现代社会身处"知行二分"之中,它需要也有可能并在事实上提出了知行统一的问题,但它又不能取得这样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和实践上既有必要也有可能确立实践标准并在其中达到知行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年轻时学习阳明学,信奉"知行合一"的理论,但是后来陶行知对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提出了批评,陶行知认为知识的形成应该是"行知行"的过程,随之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陶行知师承杜威,他的"行知行"理论属于实用主义哲学认识论范畴,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概念是一个道德修养范畴的理论,"知行合一"立足于传统儒学的体用论。"行知行"理论并不是对"知行合一"理论的扬弃,它借鉴的仅仅是"知行合一"理论的字面表述,所以陶行知对阳明"知行合一"理论的批判只是为了提出自己的"行知行"理论。  相似文献   

6.
知行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著名教育理论。本文从教师、幼儿、家长三个维度分析了"知行""行知"路线,最后得出以"行知"为主、"知行"为辅,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知行观的核心命题,也是王守仁与朱熹的分歧所在。王守仁所讲的"知行合一"包括三层基本内涵:第一,知行并进、不分前后;第二,知行本义合一;第三,知行相互包含。深入剖析可以发现,王守仁对于知行关系的基本看法与朱熹等人并无本质区别。对于这一点,王守仁和其他理学家凸显知行的伦理维度、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将知行范畴落实到"去人欲,存天理"都是明证。  相似文献   

8.
芳草地国际学校提出的“知行课堂”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知和行的关系,做到知行统一. 在推进“知行课堂”的活动中,我校提出“易知易行”的基本理念.“易”指的是最简单、最本质地做到知行合一,核心目标是全面育人.全面育人不能只落在学科知识上,我们引导学生探究一个个科学事实后,帮助学生归纳概括其上位概念,进而建立更高层次的哲学观念,最终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另外,为了推行“知行课堂”,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践行,我校拿出10%的课时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知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在人的活动中,知与行是两个最基本的环节.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倡导知行合一,但在现实生活中,知行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在现代教育的大背景下,构建起知行反思机制,促进人们在实际生活当中的知行合一,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学生道德知行不统一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的问题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了"知行合一"的内涵、实现路径,并对该路径进行了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知行关系的视角把中职专业课教学方法归类为"知行并行——授受"式、"先知后行——应用"式、"先行后知——归纳"式及"知行合一——建构"式,并认为知行合一是中职专业课教学方法的选择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将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相结合,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知行不一”的困境.将“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与大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相结合,扩大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覆盖面,从而系统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水平和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知行问题的探讨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之一。到了宋明理学时期,这种探讨达到了一个高峰。作为心学派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在逻辑上既有对先哲知行思想的继承,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4.
传统朱子学坚持知行之间存在一由内及外的“异质的时间差”,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多有辩难,以劳思光为代表的当代学者则否认这一异质的时间差,但又认定知行乃是同一行动之不同的阶段,知行之间实际上仍然存在一“同质的时间差”,知行合一只能取“根源意义”,而不能取“完成意义”。这种将知行合一的意义严格限定在“根源意义”上的做法,从阳明知行合一的义理系统、知行合一的整体论述以及知行合一作为一种工夫论说三个方面看,均难成立。在根本上,知行不是同一行动之先后不同的两个阶段,而是同一行动中交互渗透的两个向度。知行合一既是根源意义上的合一,也是完成意义上的合一,更是即知即行这一跟行动一体而在的“照察意义”上的合一。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典型的知行观理论,今天研究它,不仅要弄清关于知行的道德和意识的两个理论进路,还要明白阳明是如何将二者合一的。当然除了从学理的角度理解外,还要究其现实根据,本文正是从这几个方面出发,粗浅的论述了"知行合一"思想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6.
知行关系的哲学范畴从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不同历史时期,知行观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先秦时期孔孟二人对于知行观的独到见解以及宋明理学时期二程和朱熹分别提出的“知先行后”说和“知在行先、行比知重”的观点,对于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思想有很大影响。当今社会,“知行合一”思想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明时期,知行关系成为理学家关注的焦点,从“知先行后”到“知行合一”,知行及知行关系被理学家赋予积极的道德内涵。由知行关系到格物致知,理学家同样赋予格物致知以丰富的道德意蕴,并把格物致知作为一种提高个体道德修养的必要手段。理学家的知行观,迎合了统治阶级加强道德教化,巩固宗法等级秩序的需要,对促进封建统治的稳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重视知行关系道德价值的同时,却漠视了人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8.
《宜宾学院学报》2017,(7):45-51
知行学说是朱熹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格物致知学说相互印照补充,其中知行关系独具特色:在知至之后知可以向行自然转化,在知至的基础上,知行具有一体性和合一性;在知未至时,则应当下主敬的劝勉工夫促成知行的转化。前者是知行合一的本体态,后者是知行合一的非本体态,即无论何种情形,朱熹都强调要知行合一。这两种"知行合一"态在工夫论和境界论的视域中可以完美地融合,它们貌似分离,实则合一。  相似文献   

19.
“知行合一”是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高度统一,是课程理念向个体观念转化的过程与表现;在知行互动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与往复,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都是一次螺旋式的上升。英语教师应该在理论的实践化、实践的理论化中重塑个体信念,并从教学实践、体验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反思和自主发展五个方面去践行课程理念,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编的“知行合一”问卷对贵州省14所高职院校的121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和了解贵州省高职院校学生“知行合一”的实践现状。结果表明:贵州省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整体情况比较乐观,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为高知低行、知而不行、不知而行和知行相悖。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表现出的“知行不一”现状,在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启示下,从立德、立志、立学和立行四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学生践行“知行合一”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