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项长期坚持的任务,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小学生的阅读指导可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然而课内阅读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小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扩大阅读量,增长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总结了如何加强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2.
课外阅读是开辟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量等英语知识,也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是空白。因此,加强课外阅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就这个实际,针对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问题谈几点思考,以期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林丹 《成长》2020,(4):102-103
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是拓展小学生课外知识和增长见识的一项重要举措。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在部分学校和老师以及家长的意识中都不够重视。学习语文的最佳途径是阅读,阅读不但能帮助学生提高识字量,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感,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锻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阶段式课外阅读的指导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小学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课外阅读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提高小学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目前,小学生存在课外阅读面窄量少,阅读的方式方法不当等问题,文章提出加强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创设学生课外阅读环境,争取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材料,突出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等措施,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5.
农村学生课外阅读量很少,应加强对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首先,应该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其次,阅读要根据不同的题材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然后,开展生动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的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课内阅读指的是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指的是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获取生活知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然而,在整个小学六年中合计的阅读课文才不过三四百篇几十万字,这又如何能培养好他们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呢?因此,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就应该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以此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如何有效地指导学…  相似文献   

7.
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小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增长见识、陶冶性情,让其受到道德隋感的滋润。同时,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和巩固,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语文新课标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为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切实加强对课文阅读的指导,让小学生享受课外阅读的幸福。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呢?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之一.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源泉,阅读教学事关语文教学的质量.学生的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加强课外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课内阅读更重要.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好坏,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感,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小学教材上面的阅读内容有限,远远达不到学生的阅读需求,所以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且要科学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样不但能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还能从阅读中汲取精神内涵,丰富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起到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课程教材改革方案中活动课的重要部分,也是青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需要。教材不可能包罗学生所需要的一切知识,也不可能及时地反映社会发展中不断更新的知识。所以,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是对学生终生有益的。因此,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是十分必要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差异,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把握阅读的范围——选择要读的书,克服"偏食的习惯",也要防止学生良莠不分。因此,我们还必须要加强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要循序渐进,拓展课外阅读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和延伸,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教师要指导学生优选读物,避免阅读的盲目性;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指导阅读交流,展示阅读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对小学生的阅读量要求比较高,而课内阅读量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因此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但是很多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因此并不能从阅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读书笔记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本文就利用读书笔记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探析,旨在为人们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小学生热爱课外阅读,教师要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小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课外书籍;努力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好习惯,积极开展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各类活动。  相似文献   

14.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其次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然后才是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最大限度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满足小学生的阅读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83):12-13
课外阅读应该成为小学生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教师在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时,要立足学生,将阅读变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尊重个性,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指导观;教学相长,教给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从点滴入手,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掌握具体的阅读方法、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升他们做人的品位的良好途径。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让小学生真正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教给学生具体的阅读方法、联系其他学科教师一同指导学生阅读、做好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85):11-12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搞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丰富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但是,课外阅读主要在课外由学生独立进行,而大部分学生自发的阅读行为都很难发生并持续进行。因此,要确保课外阅读的有效性,不能没有教师的指导。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进行研究,认为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课外阅读动机,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其次要指导小学生选择恰当的课外读物。当然最为关键的是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9.
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对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材料。课外阅读关系到语文能力的培养,由此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性。但是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本文主要以小学课外阅读指导为出发点,通过总结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周建国 《甘肃教育》2020,(5):101-101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阅读,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是写作的重要基础。在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予以有效指导,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为学生扎实掌握写作技巧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加强民族地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意义加强民族地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意义重大。其一,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让他们积累大量的词汇量,培养其语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它是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了其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既减轻了学习负担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