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每一次发现都是一颗希望的种子,每一颗希望的种子都会结出希望的果实.但来自于学生的"发现"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何珍惜、呵护这些希望的种子?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本文提供了一个较成功的案例,值得广大教师借鉴.  相似文献   

2.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课标提出的这一目标,笔者认为要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不断增强问题意识。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一、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问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要问个"为什么",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  相似文献   

3.
林秀敏 《宁夏教育》2013,(10):31-31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一两堂课就能有所成效。正如专家所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把这颗种子散播在学生的心中,并持之以恒地为它提供成长所需的养分,那么,最终定会结出学生受用终身的丰硕果实。  相似文献   

4.
施慧娟 《亚太教育》2020,(4):176-176
换个视角处理问题,每个孩子的心里都种着一颗拼搏向上的种子,重要的是你有没有给予那颗种子发芽生长的力量。面对学生所犯的一些错误,盲目进行惩罚有时候往往收效甚微,更多的是需要每一个教师能够学会站在全新的视角全面看待学生。  相似文献   

5.
我老妈整天冠冕堂皇地发表着高论,什么每个孩子都是一颗与众不同的种子,只有特点,没有缺点,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可是到了我这颗独一无二的种子这里,老妈的那些教育理念全都化为乌有了。"钱多多,放学回家弹琴!""写完作业,弹琴!""吃过晚饭,弹琴!""出门散步前,弹琴!""上床睡觉前,弹琴!"弹琴!弹琴!弹琴!我就是一颗不爱弹琴的种子,钱老妈怎么就忘了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3,(A5):79-80
执教《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时,教师既要有现代数学的意识,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莫比乌斯带的边和普通几何图形的边的区别,并使学生对拓扑学有所了解。教师要试着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颗拓扑学的种子,期待有一天这颗种子会在某位学生心里生根发芽,使中国又多一位伟大的拓扑学家。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目的.思考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难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激发、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创新的纽带.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孕育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教师需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对课堂内外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予以表扬  相似文献   

8.
是生命总会绽放!小小的袋子里是三颗其貌不扬的种子,我种过各种各样的种子,我每天都满怀希望,可仍没有一颗发芽,褐色的泥土依然"冰天雪地"。我快没有信心了,我拿起小铁锹,把每盆土都松了一下,泥土似礼花般飞溅。  相似文献   

9.
主动性和自制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也是两颗最重要的"种子",青少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两颗"种子"都发达的人,这就要培养他们做事具有主动性和自我控制的好习惯。何谓主动性和自制力?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像上海这个地方,接触了很多西方教育的思想,特别想让孩子自由、快乐、幸福地成长,不要给孩子那么多的  相似文献   

10.
正有这样一则故事:老师傅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这是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非常珍贵,你们去把它种出来吧。"拿到种子后……我要第一个种出来!本想。怎样才能种出来呢?静想。我有一颗种子了。安想。本跑去寻找锄头。静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安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自己胸前。本把种子埋在雪地里。静去查找种植莲花的书籍。安去集市为寺院买东西。等了很久,本的种子也没有发芽。等不到种子发芽的本愤怒地刨开了地,摔断了锄头,  相似文献   

11.
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这是我们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内在因素,所以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程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到":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备出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用性教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空间,学生才能活起来。这样学生才能摆脱书本的约束,为学生在课堂形成生成性资源提供条件。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表达,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如何真正使"生成性资源"这颗种子在学生创造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呢?一、树立学生资源意识,是开发生成性资源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因学  相似文献   

13.
这就是美     
正2013年1月14日晴美无处不在,在平凡生活中爱就是美。冷风"嗖、嗖"地吹着,把细小的雨滴打落到岩石下面的一颗种子上。岩石对种子说:"孩子,不要在我脚下成长,那儿没有阳光,却只有稀稀拉拉的一点点泥石。"种子笑着答道:"这并没有事儿,您给我挡风遮雨。您是我的母亲。这儿虽然没有阳光,我却在您的怀抱里温暖着。"渐渐的,种子变成小苗。小苗愉快地唱着歌,岩石却消瘦了许多。数年后,小苗已经长成树苗,却因为没有营养,岩石在它身上凹凸坑洼的地方剥下泥土聚集营养,尽力让树苗成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发现问题"了,才会"提出问题"。然而,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看,我们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没有给学生提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存在以下几种现象:1.缺乏意识,观念淡薄。在中国大的教育环境下,"中国学生的知识技能高于外国的学生,但创新意识不足。"这一现状有目共睹,教师也知道自己的学生不会自己发现问题,不会自己提出问  相似文献   

15.
快乐大本营     
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全国各地都在举行各种活动。你看,咪咪又来信了,这一次她不但讲了自己为迎奥运参加"绿种子"俱乐部的体会,还带来了班主任老师的社会调查。当然,咪咪和"绿种子"俱乐部的全体成员都希望能把这颗"绿种子"播种到全国各地。怎么样?大家也把这颗"绿种子"接回家种起来吧!  相似文献   

16.
"老师,我不快乐!"当这短短的一句话从这个未满七岁的孩子口中吐出时,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我强烈地意识到,自己除了上课,还有一份责任:我必须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快乐的种子!因为,天真烂漫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快乐!  相似文献   

17.
光压的产生是通过动量定理在微观世界构建粒子流模型的具体实例.光压广泛应用在科技前沿,如光帆、光镊、激光制冷等,体现了基础物理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光子的力量"是一节专题复习课,让学生通过科技前沿问题的学习,模型构建的学习过程,同时能够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在一定的情境下高中所学的物理规律可以解决"高大上"的问题,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让学生怀揣梦想种子的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18.
"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奥尔良曾这样说过,而我们这些音乐教育者的任务,则是让每一颗种子发芽。一名合格的教学班主任,不能把为学生提供未来从事某门专业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作为自己的全部教学追求,而是引导学生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核心。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愿望;没有问题,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就只能停留在表层;没有问题.学生的学习就只能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就不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地学习。由此看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树立问题意识。那么什么是问题意识呢?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即使回答和解决问题,"一问一答"也是事先设计好的,没有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这非常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新课程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巧设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