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韩海 《科学大众》2010,(7):55-59
你知道什么是最大的植物吗?什么是生长最快的植物?什么是最需要水分的植物?还有什么是最臭的植物?现在让我们来见识一下植物家族里那些非凡的成员吧,并把它们找出来!  相似文献   

2.
植物的感觉     
植物其实是非常复杂的生物体一可以看到东西,听见声音,还有触觉、嗅觉和味觉。它们的智力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人类;即使是再微小的种子也能感觉到20种不同的因素,比如地表温度和光照位置等,并利用这些因素来确定发芽的正确时间。  相似文献   

3.
《自然》     
《科学中国人》2023,(6):38-43
光竞争驱动食草动物和养分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自然》封面:增加土壤养分或驱走绵羊这类放牧家畜会降低草地的植物多样性。《自然》杂志第7935期封面报道了植物物种对光的竞争是导致植物多样性降低的一个关键因素。研究团队以德国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放置在近地面高度的灯抵消高大植物旺盛生长所产生的遮荫效应。他们发现,虽然增加养分和赶走食草动物会促进高大植物的生长,降低光照水平,减少多样性,但使用近地面光照或能抵消这些效应,从而有助维持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本土和家养食草动物都可以帮助保护草地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初,德国植物学家成功地培养出植物细胞,发现能够从植物细胞培养出幼小的植物。植物体内成熟的细胞怎么会长出一棵小植物来呢?科学家对植物的这种“返老还童”现象作了长期艰苦的研究,发现它同植物激素关系很大,是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在发挥威力。一般认为生长素可以促使植物生长,细胞分裂有利植物生芽。这些植物激素虽然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则神通广大,植物的生长发育都要受到它们的调节和控制。在某些生产实践上,人们已经可以指挥植物“返老还童”了。例如,用花粉培养成完整的植株,为植物育种开辟了…  相似文献   

5.
趣味花盆     
<正>通常室内摆放的花草需要人不时给它浇水或搬到室外接受光照,如果主人长期离家,家中的花草怎么办?我突发奇想:能否让花盆自身照顾它们?一、发明思路为让花盆适应各种花草的生长习性,我先调查了不同植物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湿度。接着构想智能花盆的结构,并从理论上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大致的解决方案,再根据方案购置  相似文献   

6.
张守忠 《百科知识》2009,(18):38-38
长期以来,植物学家们一直想解答这样一个问题:植物能不能“看见”周围的光线?科学家们发现,当某些植物的生长空间变得过于拥挤,开始相互遮挡时,新生嫩枝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主干的生长则会加快,以便与邻居们争夺阳光。这些植物似乎能感觉到其他植物投来的阴影,然而它们究竟通过何种渠道感知到其他植物存在的呢?  相似文献   

7.
张田勘 《百科知识》2024,(11):34-35
<正>虽然昆虫体形很小,但由于数量巨大也会影响生物演化的方向和进程。保护昆虫不仅会让作物产量提升,还会让生态向有利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方向演化。近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蒙彼利埃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生长在农田里的开花植物越来越不需要昆虫授粉了。随着授粉昆虫逐渐减少,这些开花植物的繁殖变得更加困难,它们正在向自花授粉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8.
植物在地面上的活动容易被人知晓,但地下活动就不容易被发现了。让人们出乎意料的是,它们的地下活动中,还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小动作"。如果把这些"小动作"曝光,它们虽然死不了,但肯定会是羞愧难当的。  相似文献   

9.
李津军 《百科知识》2003,(11):39-39
味觉对大部分植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英国科学家已经发现,植物体内有一种特殊的的基因,使得它们的根须具有“品尝”土壤的功能,比如一种叫做ANBI的基因,可以使它们的根部品尝土壤,通过监测硝酸盐帮助根找出硝酸盐最多的地方,让根优先伸向这些营养物质最为丰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正利用植物可以探矿,这是人们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得出的一种共识。有些植物之所以能够探矿,原因在于它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十分需要某种矿物质。它们会把发达的根系深深地扎下去寻找这些矿物质元素,而在没有这些矿物质元素的地方则难以生长。因此,有经验的地质学家往往根据地面上生长的植物细胞液的酸碱度和花的颜色在某个时期内的变化情况等,来判断地下是否有矿产资源,以及是哪种类型的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初期.比利时化学家范黑尔蒙特对植物生长最先做了科学研究。他把称过重量的土壤装在一只桶里,在里面栽下了一棵小树苗。小树逐渐长大了,可是发现土壤还是同以前一样重。大家都对此感到非常惊奇.因为人们一直想当然地认为植物是从土壤中得到它们长高所需要的物质的,不然它们是靠什么长高的呢?范黑尔蒙特断定.植物一定是用水制造了促进它们生长的物质,因为他经常给小树浇水。  相似文献   

12.
夏天.许多人都有清晨漫步小径的习惯。这时你稍微留心就会发现.很多植物的叶尖上,都挂着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它们“嘀哒嘀哒”地落下来.就像我们运动后背上那些汩汩淌出的汗珠.不断掉落、不断涌出.好似它们体内有一汪深深的泉眼。你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滴水的植物叶片上.有些几乎看不见的小孔。它们叫做水孔.与植物体内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相通。正是这些微弱的水孔.将植物体内的水分源源不断地运送出去.从而让植物滴水不止。不过,要想看到这样的景观.你得是一个勤快人。  相似文献   

13.
植物咋过冬     
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可以通过多穿衣、戴围巾、烤火等方式驱寒,使身体暖和起来。动物们有的迁徙到温暖的南方,有的躺在舒服的窝里睡大觉,还有的抱成一团取暖……植物们没有腿脚,不能躲起来,也没有皮毛,它们是怎么度过漫漫寒冬的呢?告诉你们,植物们过冬,招术多着呢!  相似文献   

14.
常丽君 《今日科苑》2011,(20):74-75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近日公布了全球第一张陆地植物荧光地图。该地图是根据日本温室气体观测卫星光谱仪小组2009年收集的数据绘制而成,显示了全球陆地植物的分布情况。植物荧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副产品,是一种难以探测的暗红色光。植物的荧光信号在不同的季节对比明显,当光照、温度条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时,光合作用会更强,因此植物荧光在北半球的7月份和南半球的12月份分别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5.
徐冰 《科学与文化》2012,(11):18-19
人类能否预计未来,进行人生规划?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但一种生长在美国西北部的植物盾叶鬼臼却可以预测天气特征,计划未来两年的生长状况。这些看似静默的小生命拥有如此强大的感知和预知能力,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有科学家认为,人们  相似文献   

16.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不小心遗落在水池里的萝卜发芽了,之后还长出了花蕾……植物生长需要土壤,因为土壤能够给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和各种无机盐,并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但为什么水里的萝卜也能正常生长呢?我决定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无土栽培探究实践活动。一、准备阶段——走近无土栽培1.参观无土培育中心无土培育中心培育了很多花卉、蔬菜等,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这些植物,比较无土栽培植物与有土栽培植物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17.
汪劲武 《百科知识》2009,(24):32-32
在池塘、河道和湖泊中生长的植物,通常被称为水生植物,其中不仅包括低等的藻类,还有高等的有花植物。本文仅重点介绍有花植物,侧重介绍它们适应水生环境的本领。  相似文献   

18.
如果让你用某个字眼来描述植物,你肯定不会用“聪明”来形容它们。如果有人说你像植物一样有远见,你肯定认为是在讽刺你。 但是,有些科学家却认为,植物的“智商”可能被过于低估了,它们不仅能够计算、有远见,而且记得曾经历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史军 《科学与文化》2012,(1):4-5,58
一说到兰花,总能让人想到“高雅、清幽、暗香浮动”,总之是什么好词都往它的脸上贴。不过,你知不知道,在全世界现存的两万多种兰科植物中,有三分之一都干着坑蒙拐骗的事儿。它们从来不遵守“我出花蜜,你传粉”这个动物植物社会的既定规范,而是利用靓丽多姿的色彩,或是香甜诱虫的气味将昆虫勾引过来。这些可怜的虫子不仅要帮兰花完成传播花粉的工作,还拿不到分毫工钱。  相似文献   

20.
在白垩纪,开花植物一经出现,就在短时间内占领全部陆地。植物界的美让我们目不暇接,这其中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要属开花植物--那些具有五颜六色花朵的绿色生灵。开花植物又称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它们自出现以来就在地球上占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