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俊燕 《科教文汇》2009,(25):230-230,233
朱湘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诗形式运动的主将,在文学翻译和诗歌创作方面都进行了很多尝试和努力。本文试图联系朱湘的诗歌追求,对他的十四行诗创作实践进行分析,从而于其实践的经验和不足中寻找出对学习西方文学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以下简称SCC)第一卷出版之前,李约瑟必须要解决中英文混合排版的技术问题。他通过科学合理的版式设计为SCC规划了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解决方案。但此后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当汉字铅字的来源出现问题以后,李约瑟以其执着而又不失灵活的处事方式,最终赢得了多方的支持,帮助剑桥大学出版社购置了全套的汉字铅字,才算是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李约瑟在其中所做的很多工作已经超出了一个作者应负的责任,但他甘居幕后,所以这段往事长期以来并不为人所知。在我们今天看来,如何跨越中西方科学文化交流中语言的障碍,李约瑟的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从19世纪末鸦片战争至今已经100多年过去了,中国人对那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告诫记忆犹新。100多年来,中国发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此作为不挨打的警示。过去的一个多世纪既是战争动荡的年代,也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不仅重塑了中国的样貌,也在融合着中国的智慧。黄庆桥的《科技重塑中国》一书,从科学工程、科学评价和科学精英3个层面,剖析了当代中国"科技强国"之路所遭遇的战略决策与技术攻克等问题,以历史理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不同阶段中国所面临的科技挑战,尤其是启发大众如何更公正地看待国内外现存的水平差距。  相似文献   

4.
金鑫 《百科知识》2002,(10):28-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曾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进入新世纪后,尤其是2002年以来,就在“中国威胁论”的歪风仍在继续劲吹的同时,国际上又冒出了“中国崩溃论”,一些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提出质疑,认为中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运动"期间,苏联民间科学爱好者勒柏辛斯卡娅的"新细胞学说"曾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该学说对缺乏科学依据的"新细胞学说"进行了广泛传播,中国科学院和许多高校开展了不少相关研究工作。武兆发等科学家冒着风险用严密的实验对其予以否证,终令其在中国的传播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6.
<正>科技改变人类,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塑造未来。20世纪以来,人类真正进入科技时代,科技的磅礴力量体现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也给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值得认真研究。20世纪20年代迅速兴起和发展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敏锐地认识了解到这一点,关注科学技术,尤其是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应用。赫伯特·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他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传统中,用科技批判代替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科技异化理论。研究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可以为人类在运用科学技术时敲响警钟,也可为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7.
由于哲学基质和文化基因的不同,中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中西方科学之间也存在着许多本质差别。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各自的特最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指出了近代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科学的原因,指出了中国要在科学技术方面重新领跑于世界应该进行大规模的文化基因工程。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科技发展思想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一位既受过西方科学技术的熏陶、又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状况的科技思想家。他认为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走“科技兴国”之路。要发展科技需要有科学技术哲学观指导,需要引进和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需要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还需要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两次鸦片战争不但显示了西方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更招致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西方文化的大规模输入,然而囿于虚幻的文化优越感与流传日久的“西学中源”说,一般的中国知识分子较少考虑西方科学技术优胜的原因。王韬的个人经历及其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使他比同时代的士人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与较客观的认识。本文揭示了:王韬对西方科技文明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尽管在不同的情境中他的言论有时自相矛盾,但就总体而论,王韬是承认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他也是最早对此事实背后的原因进行思考与分析的中国学者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费曼在20世纪60年代曾预言:如果我们对物体微小规模上的排列加以某种控制的话,我们就能使物体得到大量异乎寻常的特性,就会看到材料的性能产生丰富变化。他所说的材料就是现在的纳米材料,今天,费曼的预言已经成为现实,纳米技术正在向人类走来,速度比人们想象的快得多。  相似文献   

11.
佚名 《今日科苑》2014,(11):60-62
<正>"爱因斯坦一生关注并同情中国,中国人也始终尊敬和爱戴爱因斯坦。"谈到爱因斯坦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与中国的一段缘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员戴念祖这样告诉记者。两次路过上海爱因斯坦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实实在在踏上过中国的土地。当时他应日本改造社邀请赴日讲学,曾携第二任妻子来回两次途经上海。戴念祖很详细地考证了爱因斯坦的两次中国之行。他介绍说,爱因斯坦是乘日本船"北野丸"号  相似文献   

12.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影响,客观上存在差异。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受儒家学说的影响曾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受基督教文化影响曾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本文试分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我们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曾经历了一个辉煌的10年。“重新塑造民族性格”的旗帜下曾聚集了一大批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少年小说作家,“青春期心理探秘”曾作为一个重要的创作题材风靡一时,以郑渊洁为首的“热闹派童话”则给中国当代童话留下一段难忘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的研发活动,监测、追踪、学习、转移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提升自身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本文对过去20年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领域的重点文献进行综述,从研发国际化的动因、影响因素、区位选择、进入模式、组织形式和创新绩效等6个方面进行框架性研究,分析了中西方学者既有研究的特点和缺陷,比较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研发国际化行为的差异,同时为未来学术研究指出5个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李政道促使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的创立,他领导中心开展学术交流,促进了中国科学重新对外开放和交流。中心数十年来的工作,在中国现代科学史上留下了辉煌一页。  相似文献   

16.
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这个名字对中国人而言并不陌生,他的历时半个世纪才写出的跨越4000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共七卷,34册),堪称是20世纪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同时也是西方研究中国问题的最高成就。然而他的名气除了由于这部巨著之外,还始终与他提出的一个“世纪难题”密不可分。遗憾的是,终其一生,李约瑟都未能找到准确答案。这个难题如果用现在的语言来阐述的话便是:为什么中国科技一度停滞了?中国的创造力为何突然消失了?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关键因素,我们要牢牢把握住20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把中国的国力搞上去。”党中央一再强调,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普及是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18.
管理者收购是作为企业并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具有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经理层等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深化企业产权改制这一经济背景下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得到初步应用,并呈现西风东渐之势.本文通过对管理者收购相关内容的学习和MBO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泰西水法》为明末来华的西洋传教士熊三拔所撰。此书集欧洲古典水利工程学之精华,是传入我国的第一部介绍西方农田水利技术的著作,以图件文,1612年在北京刊行。 徐光启曾为此书作序,在序中他言及向利玛窦学习水利科学及成书的原因。利玛窦来华后认识到中国因水利落后而致国衰民穷,他有心在华传播西方的水利科学以作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他善待的报答,又顾虑中国人对他不信任,故先向在朝廷身居要职的徐光  相似文献   

20.
管理者收购是作为企业并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具有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经理层等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深化企业产权改制这一经济背景下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得到初步应用,并呈现西风东渐之势。本文通过对管理者收购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脚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