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4.3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一段时间以来,这个论断被各种媒体反复引用,说它令我们感到振聋发聩甚至痛心疾首,并不为过。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我国当真已经成为"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了吗?有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传统纸质图书4.35本,这是我  相似文献   

2.
郑琳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3):156-157
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阅读风气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和道德风气。连续多次的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浅阅读盛行和功利性阅读泛滥的现状令人堪忧。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集各方之力,带动全民阅读,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消息一出,震撼全国。诺贝尔奖评审委员在谈及莫言作品时称,他在作品中所构建出的世界,创造了一种世界性的怀旧。他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  相似文献   

4.
2012年,当媒体发出莫言折桂诺贝尔文学奖(以下简称诺奖)的消息后,国内关于莫言及其作品的议论热潮持续高涨,形成一股莫言热。莫言无疑成了2012年最火热的话题之一。莫言和莫言热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祖籍浙江龙泉,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香港公开大学荣誉  相似文献   

5.
语文的灵魂是文学!文学因素的淡化或缺位会使语文教学失去生命力。莫言获奖迎来中国本土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除了国力强盛的背景支持,更是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肯定。其影响或许远不在其表,往细处讲,它引发了对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就在本期辩论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也出炉了。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上升了1%: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了1.7%。  相似文献   

7.
在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在老家山东高密接受了媒体采访,对读者关心的话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向我们展示了他眼中的自己和中国文学。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2012年10月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认为:"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  相似文献   

8.
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很多人谈起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时,就会调侃地说,老外就喜欢很另类的作品,偏离中国人的阅读“口味”。所谓另类根源,我想应是非凡想像力的体现吧。这种想像力超越了—般人的常识与生活经验,具有天马行空的广阔,也有超现实主义的细节。莫言笔下的故事结构出奇出新,他喜好打乱惯常的时空顺序,从不同的叙述视角,对话语方式以及语言风格行进陌生感的加工,使读昔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份额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9.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他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的作品将幻想与现实、历史和社会视角等融合在一起,他作品中营造的世界,会令人同时联想起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同时又从中国的古老文化和口头文学传统中寻找写作的出发点。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被评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如果最近几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莫言与余华小说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等因素的细致分析,阐述了作者在阅读两位作家的作品时,所产生的不同阅读感受。进一步指明二者作品存在的不同之处与引人之处。  相似文献   

11.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世界读书日”开始使书香在全球弥漫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却显示中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国民的阅读率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比2003年再次下降3%,比1999年则下降了11.7%。在这种阅读状态下,职业学校因过于注重实践和操作,认为教师会操作比掌握教学理论更重要,教师的专业素养阅读几乎处在缺失状态。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所推崇的终身教育思想,其中心内容之一就是让每个社会成员都养成终身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根本.中小学阅读又是国民阅读的基础,一般认为,国民阅读的态度、习惯和基础能力是在中小学阶段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 《初中生》2013,(1):4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上世纪80年代,莫言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通过天马行空般的叙述  相似文献   

14.
"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这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这一奖项颁给了中国作家莫言。莫言,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县,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  相似文献   

15.
据新华网快讯: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自19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作品中充满了"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他也因此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的著作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与坚持,不但让莫言问鼎诺奖,也终功成名就,甚至成了"社会公共资源"。高密诗人李丹平点评:"高密再也不是以前的高密,它是中国的‘文学高地’,‘国家的圣地’。"在以英、法为主流的阅读市场中,莫言的作品是被翻译最多、最精准的华...  相似文献   

17.
石湾 《快乐阅读》2013,(2):10-11
11日晚,我去一位朋友家取一本王世襄先生的书,未能收看电视节目和上网,十多年前去了日本、久未联系的作家黑孩,突然从东京打来电话。她说正在看电视新闻节目,得这次诺贝尔文学奖的不是日本的村上春树,而是中国的莫言。莫言的第一本书《透明的红萝卜》和第一个长篇《天堂蒜薹之歌》是你给他出的,是否已打电话向你表示感谢?我说,自我8年前退休后再没有见过他,也没有任何联系。但你还记得这件事,我已经很感动了。  相似文献   

18.
王怀章 《现代语文》2014,(6):108-110
阅读有什么意义?文学世界作品浩如烟海,到底什么作品对我们的阅读有重要意义?意义又在哪里?在这个被俗文学充斥的时代,经典文学阅读越来越不受人们重视。人们只为满足自己需要,或为打发时间,或为消遣,或为追求时尚,经典文学的意义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时下德国的法兰克福已被浓浓的中国味所包围,无论是从机场到地铁站还是巴士站都挂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广告栏或宣传海报。“China”成了法兰克福关键词。且在市区各大小书店醒目的位置上,都放着余华、莫言、苏童、毕飞宇、于丹、阎连科等国内知名作家的德文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20.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及其带来的轰动效应.使“莫言”成为了今后中学语文教学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本期我刊特设“莫言与语文教育”专题,从莫言谈语文教育、莫言作品介绍、莫言作品与语文教材、如何开展莫言作品教学四个角度,揭示莫言与语文教育的不解之缘,敬请读者垂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