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简介: 尼尔·波兹曼,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他在纽约大学创立了媒体生态学专业。2003年尼尔·波兹曼去世之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他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他出版过20余部著作,包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教学:一种颠覆性的活动》、《教学:一种保存性的活动》、《技术垄断》等,其中《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相似文献   

2.
作者简介:尼尔·波兹曼,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他在纽约大学创立了媒体生态学专业.2003年尼尔·波兹曼去世之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他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他出版过20余部著作,包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 ((教学:一种颠覆性的活动>、<教学:一种保存性的活动>、<技术垄断>等,其中(<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相似文献   

3.
补白     
仲呈祥 《学习之友》2012,(11):17-17
@赵晓:尼尔·波兹曼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滑稽戏。”  相似文献   

4.
尼尔、波兹曼曾说过,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 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 另一种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  相似文献   

5.
女性偶像     
尼尔·波兹曼曾说过,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如今我们身处的这个泛偶像的消费时代,不幸被他的后一种方法一语成谶。层出不穷的各种偶像从商业化流水线上被快速生产出来,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后现代社会,人类发明和创造的日益发展的媒介技术不仅挤压了人类生存的空间,而且消解了人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20多年前波兹曼出版的《娱乐至死》,到今天仍有深刻的警示意义。今天,娱乐化变本加厉,不仅仅是新闻媒介的异化,也是人类的异化。波兹曼在最终章《赫胥黎的警告》中无比忧虑:如果民族分心于琐碎杂事,文化生活被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那么文化灭亡的命运便在劫难逃。我们人类无法命令电子媒介时代倒退回印刷机时代,完全拒绝电子媒介是极端而愚蠢的。我们应该探索的是,怎样去利用这些媒介——用另一种方式,继续我们的生活,拯救我们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价值观倾向的笑,既可以直通艺术审美,也可以到达娱乐至死。所以,讨论笑的艺术,先要把两种不同性质和品位格调的笑区别开来,即把真善美的笑与假恶丑的笑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8.
作为在“80后”的众多写手中影响最大、明星效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位写手,韩寒成功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商业和文化层面的原因。文化工业通过对韩寒的“叛逆”文化符号的打造,在受众心目中造成韩寒反叛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印象。实际上,韩寒“叛逆”符号的能指后面的所指意义是空洞的。而受众之所以会追捧这种空洞的“叛逆”一方面导缘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反叛思潮,另一方面与这个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的时代有关。  相似文献   

9.
部分中小学生受到金钱至上、娱乐至死、享乐主义等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深重,如何才能使他们的思想意识走上健康正确的轨道,我们认为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立德树人教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联动。  相似文献   

10.
“媒介即隐喻”是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基本理论命题。该理论继承并发展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在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电视媒体进行批判的同时,对媒介的文化力量进行了独特的揭示,指出了媒介具有强大暗示力,能够影响现实,定义现实世界乃至重构世界。这种理论话语对于反思当下中国社会的娱乐文化现实有着警惕和启发意义,特别是能够提醒媒介受众时刻保持应有的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11.
在这个泛娱乐化时代,由于各种媒介的强力介入,精英文化的意义逐步被消解,随着各类相亲节目的流行,爱情也被娱乐化了。娱乐化时代人类精神的缺失成了一个普遍症候,而媒介就是始作俑者,媒介时代爱情被娱乐至死。  相似文献   

12.
咬文嚼字     
<正>残酷的"娱乐至死"围观热点、热捜看戏,吃瓜群众隔三岔五就能在娱乐圈里找到乐子,但"戏"的诞生,却并不那么欢快。"戏"的金文■由代表猛兽的虎头■、搏杀武器■(戈)和打击乐器■(鼓)组成,描绘了在鼓乐声中持戈与猛兽搏杀的场景。在"戏"这种古代娱乐场景里,与猛兽搏斗的是死囚或奴隶。常听闻古罗马有斗兽游戏,原来我们也有残酷的娱乐习俗,"娱乐至死"并不只有比喻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网络"恶搞"作为网络娱乐下的"蛋",是青少年追寻"诗意人生""心灵突围"的一种集体默契。"恶搞"在赋予社会创造激情的同时,也产生了"娱乐至死"的倾向。面对网络"恶搞",不可能也不应该采取一种"正邪不两立"的姿态,进行色厉内荏的指责和打压,而应该认真分析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建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疏导体系,引领网络"恶搞"朝着健康、和谐、文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看文学奖     
最近十多年,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文学评奖越来越多,制造出的响动,也越来越大。在“娱乐至死”的消费主义时代,这也许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评奖具有令人好奇的悬念感和偶然性,能够产生巨大的新闻效应和娱乐效果,进而影响读者的阅读和图书的销售。不仅如此,事实上,评奖还是一个建构和行使“文化霸权”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浮躁。浮躁即轻浮急躁、心浮气躁、飘浮躁动。这种浮躁心理使得转型期的社会充满了感情泡沫,以致娱乐化、"娱乐至死"成为时尚。喧嚣。如果说浮躁心态使得转型期的社会变得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2013,(25)
上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人们需要一种廉价且刺激的娱乐消遣方式来发泄,马戏团便开始在美国国内盛行. 在各地巡回的马戏表演中,除了动物表演,杂耍也是其中的重头戏,钢管舞表演便出现在众多杂耍表演中.  相似文献   

17.
新闻娱乐化,是目前广受新闻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新闻娱乐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内容取舍偏向软新闻;二是在版面设计、节目编排上追求娱乐化效果。新闻娱乐化实际是当今社会进入消费社会的一种结果,是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对新闻娱乐化现象,需要秉持一种批判意识和反思意识。也应该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寻找医治新闻娱乐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声音     
《中国教师》2011,(10):2-2
<正>"我们正处在‘娱乐至死’的时代,一切事物似乎都可以被娱乐化、轻松化、戏剧化,而青少年过多地沉浸在娱乐化的环境中,不仅对自身有害,还可能使我们民族由深刻变浅薄,影响国家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与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初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马丁·伊登与盖茨比有着相似的人物形象,两人都是追求爱情的浪漫骑士、个人主义者,同时也是美国梦的牺牲品,但他们也具有不同点,马丁是具有觉醒意识的斗士,盖茨比是至死都活在幻想中的梦想家。  相似文献   

20.
两种生命观     
年少时读过一个故事:越战期间,一架美国直升机被击落,名叫史密斯的飞行员被越南人民军抓获后,赶忙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连连叫道:“我投降!我投降!”据说参战的美国军人都带有这样一张纸条。换成日本人或中国人,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他们只有两种选择,战斗至死或者自戕。杀身可成仁,而投降则是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