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军阀”古义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阀"字含义随历史发展不断变迁,到宋代表意功能大致完善,"军阀"也首次在这个时期出现。研究"军阀"古义形成经常引用的"阀阅"左右之说是错的,"阀阅"最初指乌头门的两颗柱子,后来演化成指代特定规格的乌头门。宋文献中的"军阀"指的是军功。这个涵义为后来的文献所沿用,与近代"军阀"的含义不相通。近代意义的"军阀"从日本引入,在中国又加以本土化。但从渊源上来说,近代意义的"军阀"是"阀"字词义演化的一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西方最古老的“文化”概念是一个自然哲学范畴。从词源上讲,英文的culture、法文的culture、德文的Kultur均源于拉丁文的cultura,而拉丁文cultura是指与自然存在的东西相统一的事物、以及通过人为的活动去整治自然。colcre(colo)的原意包含:保护、耕种、培育、崇拜、祭祀——其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涉和对自然的崇拜,即指人类“保护”和“加工”自然生长物。英语中的culture原意包含:注意、耕作、景仰、敬神——其原始意义在于人对自然生长实施管理,即对土地的保护、耕耘及景仰,后来逐步引伸和扩大为对人的培养、教养,或表示人类应有的修养。而“修养”(culti—vation)则内涵“均衡发展”之义。因此,具有“保护”与“耕作”(开发)“二重性”的“文化”,作为对自然所作的人类性补充,内隐着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意向;“均衡发展”则内隐着“科学发展”的意味。  相似文献   

3.
近代汉语中 ,“死”有一个常用义 :呈现死的状态。它包括现代医学说的假死和昏厥。元曲中“死了还不死”一句 ,第一个“死”意思是呈现死的状态 ,第二个“死”意思是死亡 ,生命终止  相似文献   

4.
"溘死"和"流亡"在《离骚》中各见一例。"溘死"今者释义多为"忽然死亡";而"流亡"释为何义,古今学者莫衷一是。然观文章前后之意,联接"溘死"、"流亡"的"而"应作顺接连词。"溘死"与"流亡"应为逻辑顺序关系,不宜为并列之序;且屈赋另亦三次出现类似句式,"流亡"皆为同义。联系屈子人生理想及其诗句,"流亡"应释为"随流水消逝"。  相似文献   

5.
"死藤水案"是一个典型案例,体现出<生物多样性公约>和现有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对土著居民传统生物技术利益无法实施有效保护.事实上包括生物技术利益在内的土著居民的整个传统知识文化权利需要一种全新的保护制度,而目前部分学者提出的社区权理论是值得考虑的一种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6.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林中之死》被誉为美国最佳的短篇小说之一。在《林中之死》中安德森通过大量的象征手法的使用,给小说简单的情节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论文从人与物的象征、情节的象征、颜色的象征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从而揭示出安德森对社会和外部环境、人性本身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所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百舌鸟之死》是著名美国南方女作家哈帕·李目前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获得了广大西方读者的青睐和认可,书以儿童视角展开叙述,深刻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的种族、宗教、阶级等矛盾。本文从作者哈帕·李的南方女作家身份出发,用妇女主义理论的两大核心原则对小说人物斯科特和卡尔帕尼亚进行分析,揭示小说的妇女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8.
结合《死,而后生》的总结,依据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主张,从精神、记忆与有死三个方面对人的特质进行了研究.通过揭示常人沉沦在世,指出“良知的呼唤”与“终极关怀”可以帮助人找回自身的尊严与特质,过富有意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始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今年祖龙死”谶言,在唐代部分文献中引作“明年祖龙死”,并由此引发了对《史记》原文的争议。通过对谶言故事的版本及流传的分析,可以发现《史记》作“今年”本不误。“明年”异文的出现,是唐人出于对《史记》系年及叙事逻辑的不理解,而改动谶言原文导致的。  相似文献   

10.
"水生万物"的哲思,强调突出了水的本原性、创生性及再生功能。《太一生水》、《管子.水地篇》都对此作了深入阐释。这与重生的中国文化互为印证:"生"乃一重要母体,"圜道"为生命运行之道。水的孽生化育再生能力使得人们相信,人水死后可得复生,而且复生的异常光辉灿烂美好。水"生"之道实现了生命的"永恒回归",生命乃一通灵之环。  相似文献   

11.
“水生万物”的哲思,强调突出了水的本原性、创生性及再生功能。《太一生水》、《管子·水地篇》都对此作了深入阐释。这与重生的中国文化互为印证:“生”乃一重要母体,“圜道”为生命运行之道。水的孽生化育再生能力使得人们相信,人水死后可得复生,而且复生的异常光辉灿烂美好。水“生”之道实现了生命的“永恒回归”,生命乃一通灵之环。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戏剧家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是二战以来美国的最佳戏剧,剧中主人公威利·洛曼是一位推销员,本文试图解析小说中的神话暗喻。  相似文献   

13.
2014年新片《上帝未死》虽然拍摄手法草率拙劣,并行线索缺少关联,但反映的核心问题仍然触碰了社会神经:到底有没有上帝?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灵了,上帝自然是存在的;不灵,那是因为心不够诚。因为命题证伪的困难性,成了全世界所有宗教甚至邪教的普遍伎俩。在黑格尔看来,人终究是需要一个心理归属的,上帝之死留下的真空必须由独立精神的确立来填补。这种说法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考证遥相呼应:人在困境中总会产生心理诉求,而臆想的上帝恰恰能满足人们几乎所有的合理要求,这就是上帝存在的理由与“证据”。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与文学的关系历来紧密。对俄国作家而言,东正教神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创作,包括前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是前苏联具有世界影响的小说家,他创作的《死刑台》被视为“当代圣经”。主人公俄巴底亚身上的宗教象征意义已被较多地论及,而小说中的“恶人”形象——格里尚、彼得卢哈、科利亚、马哈奇、坎达洛夫以及巴扎尔拜等,在以往的研究中却鲜有涉及。其实,这些恶人形象体现了东正教神学中的罪恶观。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艾特玛托夫对于罪恶的思考直接受到了东正教神学的影响,并且在他的小说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15.
爱伦坡创作中的“美女之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以对死亡的刻画闻名,尤其是对“美女之死”这一主题的刻画。他关于这一题材的创作可以看作是他的生活经历与创作理论的结合,“美”与“死”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完美而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苏焕莉 《考试周刊》2010,(36):52-53
托马斯·斯蒂尔斯·艾略特的《荒原》被认为是现代主义诗歌中的最重要的作品。研究艾略特的中西方专著或文章可说是汗牛充栋,但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诗歌本身所处的时代而去探讨当时的一种社会现状,忽略了诗歌本身所蕴含的人类的普遍情感。本文拟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分析解读作品中出现的生—死—重生原型,探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类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情感。  相似文献   

17.
就搏斗在第一线的推销员威利.洛曼的命运,分析了美国的社会环境,集中论述了美国社会的价值标准如何促成了小人物窘迫的生存现实。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金文材料,对《诗·小雅·彤弓》中的“贶”的词义进行了研究。“贶”在金文中义为“转赐”,后世典籍用为“赐”。毛亨传训“贶”为“赐”,郑玄笺认为“贶”有“欲加恩惠”义,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认为由“欲加恩惠”可知“贶”可训为“善”。本文认为“贶”由“赐”义到“欲加恩惠”,再由“欲加恩惠”导出“善”这一义训,是可以讲通的,不必改读他字。  相似文献   

19.
20.
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的作品《推销员之死》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意识流作品的写作特点,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幻想以及戏剧舞台效果展现的表现手法,使整部剧构成了一幅真实与幻想交织、现实与回忆融合、直叙与插叙交替的整体画面,充分展现了悲剧主人公威利.洛曼矛盾的内心、缺陷的性格及他那虚幻的梦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