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讽刺联拾趣     
(一)南宋大奸臣秦桧,讨好金人,卖国求荣。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抗金英雄岳飞。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人们在杭州修了岳飞墓和岳庙。清朝乾隆年间,状元秦涧泉来游岳庙,见人们凭吊岳飞,痛骂奏桧,感慨万千,提笔写下了一副对联: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后来又有游人撰一联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此联写出了人们为青山埋忠骨而庆幸,为白铁无辜铸佞臣而慨叹。  相似文献   

2.
梁敏 《学周刊C版》2011,(12):155-156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3.感受毛泽东凡人的真挚情感和伟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过程】 一、对联引入,激情释题1.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有这样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幻灯1)  相似文献   

3.
当你在名闻遐迩的杭州西湖旅游观光,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抗金英雄岳飞墓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几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在墓前愧姓秦。”是的,对于人民爱戴的英雄,青山亦怀情,对于历史的罪人,白铁也有恨,自古以来,冰炭不能同器,美丑不能混淆,早在南宋时候.人们已给  相似文献   

4.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游历西湖,到过岳坟的人。都熟知这副名联。长跪于此的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四尊铁像,唾迹斑驳,奸佞们被永久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风波亭公案在这里画上了句号。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在一首词中大胆发问:“徽钦既返,此身何属?”“笑区区,一桧亦何能?”把批判的武器指向南宋皇帝  相似文献   

5.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人教版语文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将其中的“以戏弄臣”译为“以此来戏弄我”,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注释:(1)原载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出版的《西湖揽胜》茅盾同志亲为该书封面题字,并撰此词.后《浙江日报》、《东海》、《西湖》均予转载.(2)保俶塔、雷峰夕照、三潭印月、苏堤春晓等处皆为西湖周围的名胜古迹.(3)转蓬:蓬草随风飞转.比喻人事行踪不定,转徙无常.(4)岳庙内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充分表达人们对于古代民族英雄岳飞和杀害他的凶手爱憎分明的感情.南宋四大奸凶秦桧、王氏、张浚、万俟(?)被铸成铁像,反剪双手,永远跪倒在岳飞墓前,观者无不嗤之以鼻.  相似文献   

7.
《报任安书(节选)》中有这样一句话“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对于其中的“推贤进士”人教版旧教材和苏教版教材都默认了它的本意,但与人教版旧教材相配套的《语文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师用书》)却认为”“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情’的婉转说法。”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相似文献   

8.
新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有《泪珠与珍珠》一文。上课时,有学生问:“这篇文章到底说了什么?”教参说是“思乡怀人”,但学生怎么也理解不了。《教师教学用书》上说:“而实质上,思乡怀人才是文章的主题。其逻辑是这样展开的:人是要流泪的,流的原因乃是人的经历所致。而如果没有变故那是不会有眼泪的。而变故会使眼泪变得更加真切和纯洁。”对此,笔者深感疑惑:这  相似文献   

9.
人教社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选人了李白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关于第一句中的“明月”,人教社编写的、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的解释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刘征先生的《庄周买水》是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为杂文单元,单元首页的“文体知识”对杂文的介绍是这样的:“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与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的“单元说明”是这样解说“杂文”的:“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  相似文献   

11.
《项脊轩志》被选入高中语第三册.每当教学中沉醉于其清新淡雅之时,却有些遗憾。此中有“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之句,对其中的“借”字,教材中没做任何注释,但《教师教学用书》上则译为:“借来的书籍摆满书架。”这令笔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2.
谈张俊     
杭州的岳飞庙前跪着四尊铸铁像,这就是谋害岳飞的秦桧、秦桧之妻王氏、万俟莴和张俊。他们永远在接受历史的审判,任人唾骂。岳庙前有一幅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生铁无辜铸佞臣。”但综观张俊的一生和岳飞遭冤狱的经过,觉得张俊和秦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七册中的《望天门山》这首诗时,我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教材的“预习”是说这首诗赞美了雄伟的长江,而《教师教学用书》的“教材说明”却说这首诗是“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赞美了神奇壮丽的天门山景色,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促织》一文中有“不复聊赖”一语,教师教学用书将其翻译为“感到不再有一点生趣”,笔者认为不妥。  相似文献   

15.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是乾隆皇帝南巡驻通州时,联系通州地名出的上联,没想到才思敏捷的纪晓岚马上以“东西”对“南北”方位,以“当铺”对“通州”地名,对出了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君臣共创一千古佳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岳飞墓前的一幅对联,对比地将民族英雄奉于忠勇谱上,也民族英雄奉于忠勇谱上,也将奸佞之臣永远地钉于耻辱柱上。通过以上两幅对联,我们形象地理解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对联(又叫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要求上下两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  相似文献   

16.
李荣军 《现代语文》2006,(1):110-11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本2003年6月第1版)《勾践灭吴》中有这样的句子:“国之孺子之游者。”《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译为“看到流浪无归的孩子”,此处将“游”译为“流浪无归”,笔者认为这种翻译不妥,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六册中节选了《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根据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中“有关资料”,此旬译为“晋鄙合上兵符,怀疑这件事,举手看着公子说……”。对此句,我有些疑义,晋鄙为什么要举着手看公子呢?是举手指着公子吗?从上下文中我们不能得出这样的判断,何况晋鄙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编选了魏学咿的《核舟记》一文。课本对“其船背稍夷”一句中“船背”的注解是:“船的顶部较平。”《教师教学用书》也提供了隋树森先生的分析:“背”字在这里应当解作“上面”。动物的背向上,所以上面也叫“背”。“船背”的“背”同“驴背”、“鹤背”、“鹏背”的“背”意思一样。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两句诗:“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  相似文献   

19.
《赤壁赋》一中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一句,在人教版高中《语》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中译为:“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很显然,这里编将“粟”释为“谷粒”。我们若细加分析,就不难发现该解释有些欠妥:大海中怎么会有谷粒呢?这样翻译不大合乎情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第八单元,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其中《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篇幅都相当长。本单元习作.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写梗概,二是写场景。写场景对我们来说并不生疏;写梗概是这个单元写作的重点,又是新内容,过去训练不多,今天我们就重点聊聊怎样抓重点写梗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