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我国区域基础教育投入不均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区域基础教育政府投入,中央财政投入及省级财政拨款的比较分析,研究了我国区域基础教育投入的不均衡问题,并提出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基础教育的投入,是解决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基础教育失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等教育的区域不均衡分布与发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区域问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投入等问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期待得到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政策的影响和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东、中、西三大区域性经济差异。本组文章分别从如何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如何实现中部经济的崛起,如何发挥企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这组文章能对我国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高等教育均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客观上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为明显的东、中、西三大区域。和经济的发展趋势相对应,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也呈现出按三个梯度逐步推进的非均衡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应加强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提高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正确处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均衡与非均衡的关系,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有些地方的教育成就较为突出,有些地方则表现出了很多的缺失现象。针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及对策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之一乃是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文章通过对桂林市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现状的调研,就区域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失衡的表现与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相应对策及思路。  相似文献   

7.
教育发展不均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农村区域内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以处于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状况下的校际间发展不均衡的形式呈现。农村乡镇区域内普遍设有中心校,就其特点而言,它由若干个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完全小学和村教学点构成。中心学校所辖个体教学单位有的处于山大沟深的偏远山区,有的处于交通便利的公路沿线,有的处于乡镇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各个体学校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促生了师资、生源、教育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区域范围内教育发展不均衡,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中心地带学校优于边缘地区学校,交通沿线学校优于偏远山区学校。  相似文献   

8.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全省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后发优势,采用协调目标下的追赶型战略,即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加速非农化和农区工业化,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谋求局部的竞争优势,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和整体竞争能力的提高,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东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一个经济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非常明显的省份。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却聚集着全省84%的高职学院;而广东落后地区占有全省86%的国土面积,却只拥有不到总数16%的高职学院。这一状况严重影响了广东教育发展的公平性和平衡性,并将进一步制约广东省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在分析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并就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实现教育均衡泼展、保障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客明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目前,影响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表现为:政策法规中的取向不平衡问题;社会舆论环境束缚教育的发展;物质条件的作用力愈加明显;社会管理体制和利益格局调整滞后。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各级政府主动担当,教育行政部门坚守办学规范,学校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中都存在着问题区域,这是一个国家实行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基本前提。由于不同的区域,其存在的问题不同,因而对不同的问题区域所采取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也应有所不同。这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说来,在对问题区域实行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和发展公共事业,引导生产要素向需要援助的区域流动,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目前,影响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表现为:政策法规中的取向不平衡问题;社会舆论环境束缚教育的发展;物质条件的作用力愈加明显;社会管理体制和利益格局调整滞后。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各级政府主动担当,教育行政部门坚守办学规范,学校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经济发展差异及区域划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丽娜  朱舜 《天中学刊》2006,21(6):65-68
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而且区域差距十分明显,宁西铁路贯通后形成的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陆桥经济带对河南省区域发展差异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的独特空间结构。研究这种现状特点,对制定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不均衡增长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济的不均衡增长,表明国民经济不可能均衡发展,整个社会经济也即在这种状态下向前发展。我国的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增长存在着地区和时间的不均衡性,这主要是由生产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差异以及投资收益率不同造成的,其表现形式为经济增长空间差和时间差。另外,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不但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而且经济增长速度也存在差异。缩小差距的办法是宏观上加大政府调控职能,微观上则要通过市场机制调节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因素.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庞大的人口基数既可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担,也可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其主要决定因素就是劳动力的质量.河南省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单凭扫盲性质的基础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普通高等教育往往又面临着投资大、周期长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大力发展适应地域经济特点的职业教育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推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省不同区域教育普遍存在的不均衡现象,如教育投资不均衡,办学条件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教学质量不均衡。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才能保障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河南省城出发,利用1996-2005年数据对河南区域差异状况做了重点分析,包括区域经济差距衡量指标的确定,十年间河南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分析和2005年各地区之间的差异现状,得到的结论是:绝对差异不断增大,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增加,总体差异水平在不断扩大,并利用SPSS11.5软件把2005年各地区分为经济发达区、发展区和欠发达区三类,最后阐述了区域经济差异产生原因,并提出了河南区域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决策者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制约海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出发,找出与其他地区区域竞争力的差距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决定海南区域竞争力的优势条件与潜力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背靠泛珠,面向东亚"、"一省三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在提出新发展战略的同时,应做好新旧发展战略的协调与统一,使立足于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战略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最为密切。为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可从社会和高校两个层面进行积极地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区域物流资源整合是整合参与者之间的交易博弈,认清区域物流资源整合过程中政府、企业及个人等各参与主体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客观认识各参与主体利益不均衡,尽可能地探寻其中的利益均衡点是实现区域物流资源整合的关键。应确保通畅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通过建立利益均衡制度以使区域物流资源整合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下持续开展,达到整合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