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部分中学生认为,美术是一门附加课,不用考试,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在这种观念下,学生对美术学习根本谈不上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后,又如何使之完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没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知识的探索,对整堂课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就是一种负担,学习就缺乏激情,学习过程就会流于形式,学习成绩就难以提高,甚至出现厌学现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地理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背景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对于初中生来说,这种抽象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他们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情境中。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积极主动学习,失去兴趣,就失去了推动学生学习最有利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显然比如何枯燥地讲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选择反应。它是语文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可以说是语文学习的“凝聚力”,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语文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精心选择语文阅读材料布鲁姆说:学习最好的兴趣,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语文学习材料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受学习新知识的乐趣。作为语文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没有兴趣的学习,会使学生感到是一种负担。因此,培养学习兴趣对学习植物生产与环境来说,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鲁迅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久兴趣,使学生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中,使他们想学、乐学、会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小学英语兴趣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课外阅读应当是一种享受,可是很多学生没有感受到它的快乐。因为没有快乐,所以没有兴趣;因为没有兴趣,所以就“支一支,动一动”:当老师没有布置课外阅读时,很多学生就会“停工罢读”;当老师对课外阅读的情况不作检查时,不少学生就会“偷工减料”。学生为什么会把充满乐趣的课外阅读当成一种作业,看成一种负担呢?我们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没有对文本本身产生兴趣;他们课外阅读的动力仅仅是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羡慕的目光。研究表明,兴趣有内在和外在之分,内在的兴趣会使学生对阅读过程本身产生…  相似文献   

9.
任志凤 《教书育人》2001,(15):37-38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心理成份之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积极探索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倾向,是学习动力的最重要源泉,兴趣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没有兴趣的学习既不会持久也不能取得好成绩。因此,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创造一个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的条件,才能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探索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能够活泼、主动地发展。以下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并能成为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提高学习效果。相反,学生如果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就是老师讲得再好,他也获取不了多少知识。时间长了,就会认为学习英语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为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这种情况对语文教学而言,是一种危机,这种教学活动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无效教学。要想使学生全心投人语文学习,教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学生智力的钥匙。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哪里没有记忆,哪里就没有收获。”心理学认为,有兴趣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具有浓厚情趣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兴趣可以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5.
翟水彩 《考试周刊》2009,(41):230-231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探索。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就会厌学。兴趣不到"着迷"的程度,学生就不会出现灵感,遑论思维的创造性。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科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种抽象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情绪,使他们处于一种特别被动的学习中。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人对自己极感兴趣和认为极重要的事情,会积极主动并且创造性地去做。所以,如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是每个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对数学教师而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学好抽象的数学内容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数学教师,主要靠课堂教学来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技能。因此,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周桂兰 《广西教育》2007,(10A):39-39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电脑是人类的智力工具,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给学生创造了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良好环境。对于小学生来讲,刚开始学习电脑知识.又是刚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怀有一种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学习积极性很高。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培养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很快下降。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相似文献   

19.
<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是每一位课改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为每一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学习数  相似文献   

20.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学习数学,积极地钻研数学,从兴趣发展到志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