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新课改以来,教室里的掌声越来越多了。每次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总是听到教师鼓动性的话语:“说得好,掌声鼓励。”于是,伴随着有节奏的掌声,全班想起了“嗨、嗨,你真棒”的称赞声。回答问题的学生在掌声中坐下来。面对着激情的教师和面部表情、鼓掌劲头不一的学生,我的脑海里很自然地浮现出这样三幅画面。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课改以来,教室里的掌声越来越多了。每次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总是听到教师鼓动性的话语:“说得好,掌声鼓励。”于是,伴随着有节奏的掌声,全班响起了“嗨、嗨,你真棒”。回答问题的学生在掌声中坐下来了。面对着激情的教师和面部表情、鼓掌劲头不一的学生,我的脑海里很自然地浮现出这样三幅画面。  相似文献   

3.
细细反思教育教学的某些习惯行为,不难发现有些做法有悖于新课改倡导下的新理念。教师听课就是这样的例子。多数教师在听课和评课时所关注的大都是教师怎么讲,很少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听课教师往往一字排开,坐在教室最后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讲课教师,对学生具体的练习和活动只从背后看个皮毛,听个大体,对学生的面部表情反应和行为的变化更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4.
在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上这样的情景屡见不鲜:教师听完某个同学并不精彩的发言后,便问其他同学:“他回答得好不好?”其余学生知道这个时候老师要他们说“好”,于是便投其所好,大声说“好”!接着老师说:“让我们为这个同学鼓掌”,于是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笔留心观察了一下,不少学生的鼓掌显得很不情愿,只是象征性地动了动手,课堂上的掌声也不那么热烈。  相似文献   

5.
在乡下,非统考科目通称“豆芽科”。此学期学校安排我上初中一年级地理。新来乍到,入乡随俗,这是新课程,当然得用新方法。浚上“地图”一节了,我把学生带出了教室:画出家到学校的线路罔或学校的平面图。  相似文献   

6.
教育无痕     
张瑞兰 《河北教育》2005,(23):37-37
听课时,常常看到以下情景。镜头一:公开课上,一位同学表现欲特强,一连回答了好几个问题,还把手高高地举起来,在老师面前晃来晃去。老师和蔼地对他说:你回答了好几个问题,都特别棒,这回由你来点名让其他同学回答问题,好吗?这一学生欣然应允。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观摩一些公开课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学生较出色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后,总是可以听到老师鼓动性的话语:"回答得真棒,掌声鼓励""你真棒,表扬他"……每每学生听到老师此语一出,立即心领神会,整齐地鼓三次掌,并且伸出大拇指转向被表扬的学生来一句:"你真棒",然后又正襟危座,这种现象在一节课上往往要反复多次出现.  相似文献   

8.
她坐在教室第一排的椅子上.课桌桌面与她的颈部持平。坐着听课.没有什么困难,举手回答问题.手臂不支撑在桌面上也没什么问题,可是,要做作业就不行了。她离开椅子站了起来,右臂架在课桌上。歪着脖子写字.很吃力的样子。  相似文献   

9.
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看到课堂上的一些现象.值得思考。现象一:在一些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公开教学课),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当学生的回答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认为比较好时,全班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和着有节奏的掌声,齐声道:“棒!棒!你真棒!”有时一节课会出现多次。  相似文献   

10.
一声叹息     
严丽红 《福建教育》2006,(12A):57-57
纵时间飞逝,那一声长长的充满倦怠的叹息一直沉重地压在我的心头。那日,教学观摩课上,教学步骤完整紧凑,课件设计新颖引人,画面直观形象:我沉着自若,妙语如珠:学生小手如林,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听课者如沐春风,余意未尽……我示意要下课时,寂静的多媒体教室里突然传来一声很响的呵欠声,随之又是一声长长的叹息:“嗨一终于下课了!”刹那间,听课教师面面相觑,全场愕然。  相似文献   

11.
教初三英语的张教师因为有急事,临时与教政治的柯老师调课。当柯老是匆匆忙忙出现在初三(1)班教室门口时,学生们先是一怔,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更有甚者高喊“万岁!我们可以不上英语课啦!”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每位教师在备课时都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好的课堂提问必须是有如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绝大多数的教师把应该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然而,听课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很多老师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4.
周顺海 《师道》2011,(6):55-56
"端上一只椅子,拿上听课记录本,轻轻地来到教室,我便成了学生。"心里默念着,高兴着,教师与教师之间,彼此心照不宣地向前寻找,观察,记录随同灵思一起飘飞。  相似文献   

15.
常听课的教师都感慨:在农村中学,初中生喜欢回答教师的提问,而高中生反应就冷清多了。面对教学压力,面对这样的学生,面对新课标的要求,如何积极应对呢?笔者谈谈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我班有一个叫张晓华的学生,刚入学的时候,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总是张嘴就来,回答的有时正确,有时离题太远。比如老师在介绍应用软件office时,老师刚要介绍这个内容他张嘴就来一句:“人家都xp啦,还2000呢。”说到电脑的主频,他来句有20G的,其实一听就知道他对计算机的很多常识性概念都不清楚,只是比别人多听说了一些有关计算机的术语而已。  相似文献   

17.
芮菡 《黑龙江教育》2001,(10):24-24
微笑是人内心情感的体现,它往往能表达出赞许、喜爱之情。以和蔼的态度对人,才会给对方以可亲可近之感。对于儿童,教师的微笑不仅仅是出现在孩子面前的一种简单的面部表情,而且是宽容、欣赏、理解、赞许,甚至是无所回报的给予。  相似文献   

18.
与学生谈心,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回避不了的工作,如何谈得顺利、畅快、成功、有效,是每一位老师都要下工夫研究的课题,有时教师其心也诚,其意也切,其言也善,其辞也当,但学生就是不领情,更有甚者还会对你产生逆反心理,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你不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的表达,从而才引起了学生对你的反感和不满。因此,成功的谈心活动不仅需要柔韧委婉、沁人心脾的语言沟通,更离不开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非语言交流,即“会说话的体态”。  相似文献   

19.
教师应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实施新课改理念的责任,因为教师是一切教学理念和具体实践之间的桥梁,是理论付诸于现实的最为直接的具体实践者,而教室是完成这一切的主阵地。所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要想真正得以落实,就必须让新课改的主旋律在教室内唱响,让学生在教室内放歌。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听公开课时,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形:教师提问学生,部分学生低头一言不发,部分学生疑惑地看着教师,教室一片寂静,教师处于非常尴尬和无奈的境地时自言自语地道出了自己的困惑:“怎么又不说话了?”这句话也引起了听课教师的思考……同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