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语言学、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基本原理,结合体育运动的训练特点,对身体素质概念进行了剖析与论证,研究认为: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基本能力称为身体素质.”所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身体素质,只是人们用来衡量人体运动状况的物理量,而并非身体素质概念的本质内涵,为此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身体素质是一个人先天具备与后天获得的解剖结构、形态、生理功能系统的机能以及人基本的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温妍 《成才之路》2013,(25):62-62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机能活动的一门科学,主要探索各种生命活动发生的机制、条件及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生命活动的影响。在医学教学中,历来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且医学中关于疾病问题的理论研究是以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生理学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正常的人体机能活动及加深对疾病的认识,而且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  相似文献   

3.
<正> 高师体育系生理学课程包括《人体生理学》和《运动生理学》。前者是研究正常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基础理论课,后者是探析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各种机能变化的规律,指导学生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地组织运动训练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二者在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显然是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在两千年前的生活实践中创立了阴阳五行学说,确立了辨证施治的治疗体系,而对于人体生命来源和生活机能的物质基础及其演进规律也早已有了相当正确的认识,形成了“精、气、神”——比较原始的学说,它认识到人体生命的来源、生活机能维持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是随着内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精”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物质, 是由先天父母后天水谷(营养物质)之精气化生而成,是人体活动的物质基础, “夫精者,身之本也”明确地指出这一概念,它包括了“精”“血”“津”“液”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物质。“气”是整个机体和  相似文献   

5.
<正>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人体在体育活动和运动后人体结构和机能的变化情况、人体在运动中机能的变化规律以及运动机能的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学规律等的基础学科,也是体育系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生物学则是自然科学的  相似文献   

6.
以苏教版初中生物学“生物圈中的人”中的重要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为例,通过运用概念模型建立激素调节模式,巧用物理模型展现血糖平衡调节机制,结合各种模型突破神经调节节制、系统开展概念模型教学辅助单元复习等措施,具体说明运用建模教学突破初中生物学生命活动调节机制,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体能一词如雾里看花般若隐若现,代替它的是自主健体、健康第一、兴趣运动、师生互动等  相似文献   

8.
生命在于运动"说明运动对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旺盛,体力明显增强的阶段,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是最积极有效的途径。所谓增强体质,就是提高人体的质量。具体表现在身体的形态发育水平,生理机能水平,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基本活动能力水平,适应自然环境能力等方面。下面从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来谈谈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促进作用。一、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所谓运动系统是指人们从事劳动和运动的器官,主要由骨路、关节、肌肉三部分组成。豆.体育锻炼对骨…  相似文献   

9.
生命系统由“时空结构”和“衍生结构”共同决定;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生命系统中有组织、有序的活动是生命的基础;衍生结构(场为载体)主要构成“信息”和“能量;”本文从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局部的电磁兼容系统来说明场对生命活动的影响;场和生命的关系可以这样认为:生命系统在场的作用参与下其生命活动得以实现,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又会产生场。  相似文献   

10.
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技能。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灵敏、协调、平衡、耐力、柔韧等素质。基本活动技能包括走、跑、跳跃、投掷、平衡、钻爬、攀登等。体能发展可以使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  相似文献   

11.
一般而言,西医运用的认知方法是把复杂的生命过程还原为较简单的生物学过程,并进一步简化为物理、化学过程,从人体的物质结构、成分组成来认识人体,从各个局部来认识人的整体;注重有形象的物质,并只承认有形有象的物质交流,用人体生理的定量指标作为诊病、治病的依据,甚至是唯一依据,哪个指标不正常,纠正哪个,即所谓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模式。中医的认知方法一般称之为“整体方法”(也有人称之为“系统”方法),中医注重从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行为)、生命运动的规律来认识人体,着重从事物内在的及其与外界的“广泛的总的联…  相似文献   

12.
舞蹈浅论     
一、舞蹈的概念和品类舞蹈是一种以人体为物质手段,通过形体的活动来表达人的情感和心灵,并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综合性的表现艺术。它是一种人体造型上的“动的艺术”。吴哓帮在其《新舞蹈艺术概论》中阐述道:“它是借助人体‘动的形象’,通过自然或社会生活的‘动的规律’去分析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动的现象’,而表现出‘形态化’了的运动,这种运动不论是表现了个人或者多数人的思想和感情,都称之为舞蹈。”“其基本要素有三点,即构图、节奏和表  相似文献   

13.
身体素质是反映人体体质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反映人体各器官系统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弹跳、灵敏、柔韧等素质水平。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以及发展各种运动能力的基础。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主要抓好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体育活动已成为新世纪健身的一种时尚,“健康第一”思想已成为生活主题,体育活动正是追求健康唯一有效可行的途径与方法。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促进身体各机能发展,提高身体各器官机能,调节情绪,和谐关系,从而对人体知识、运动医学知识、营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有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5.
“舞蹈是无言的诗 ,流动的雕塑 ,跳动的音符” ,它集诗的意境、雕塑的立体空间 ,在音乐的旋律中用人体的四肢和全身运动 ,来表现社会生活及人的思想情感。它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审美功能 ,同时 ,还有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延年益寿、陶冶情操的健身作用。因此 ,运用舞蹈来锻炼身体 ,是当今许多人的追求。“生命在于运动。”我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一致认为 :“运动是生命的发条 ,欢乐是长寿的妙药” ,运用舞蹈锻炼对人体大有益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优美的音乐中活动筋骨 ,调节心神 ,使人心旷神怡、情绪饱满、健康向上。二、能增强心主血…  相似文献   

16.
准备活动是为了课前或活动前,使人体从静止状态,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或身体各器官的活动,逐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隋性,使之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达到适应专项运动水平的需要这样做可以在人体正式练习一开始就能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从而缩短过渡时间.它对于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防止运动损伤,以及对于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发挥运动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准备活动的分类1.1一般性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适宜的兴奋性,使全身各个器官都得到充分活动,促使整个人体机能水平的提高,以适应即将…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课题的提出身体素质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各种机能能力,是衡量体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身体素质发展的状况,对掌握、巩固提高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技术水平,完成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身,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爱好与专长。激发运动兴趣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学生有了运动兴趣才  相似文献   

18.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机能能力.它是健康水平体系中重要的内容.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改善和提高受教育者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生命在于运动”,是2000多年前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当时在山崖上刻着:“你想健康吗?运动吧!”“你想聪明吗?运动吧!”这在当时及以后漫长岁月里,对促进人体健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及医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运动与休息,劳与逸本是一对矛盾,二者处于统一即相对平衡状态下生命才能健康。 人体是个平衡器,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例如:骨骼的屈和伸;肺的呼气与吸气;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营养的吸收与废物的排出;肝脏的合成与分解;体液的酸性与碱性;胆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等,这些对立方面,无一不是在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下,相互协调,实现统一机能,维持人体生命的存在。 人体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体重、肝功、肾功等都有正常范围(值),正常值就是人体诸器官处于动态平衡的标志。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得以健康成长,老年人才能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20.
<正>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这是生命活动得以继续的必备条件.运动时进行合理的呼吸,有利于保持内环境的基本恒定,提高训练效果,充分发挥人体的机能能力,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也就是说呼吸是运动技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教练员或教师应象传授动作技术一样,培养和指导运动员或练习者掌握适合于该项运动特点的呼吸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