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申,其意义会遭遇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和课堂生成的互动信息等因素的消损。为了完成语文课程本质意义的回归,通过深度解读文本闪烁的生活智慧,包蕴的生存之道,闪耀的生命光辉这三个视角,重建文本意义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在文学作品的接受史上曾出现了三种有影响的解读理论和解读实践:以作者的创作为理解作品的根本依据的"作者中心论";以文本自身的语言为理解文学意义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本意义的生成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当代诠释学将文本意艾的生成看成是一个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等诸多要素"视域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文本意义生成的过程,也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把握这一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无疑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要关注文本意义的整体性.文本意义的整体性体现于文本情境中,文本情境可以从文化情境、时代情境、个人情境及场景情境四个层面分析.阅读教学中要打破对文本的选择性解读,走向对文本的整体意义解读.指向文本意义整体性的阅读教学的问题切入设计有以下几个角度:从文本的信息切入、从文本的情感切入、从文本的观点切入、从...  相似文献   

5.
李宏生 《阅读与鉴赏》2007,(11):18-20,42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不对称的交流。读者与作者没有共享的现实语境,作者不能当面回答读者的询问和质疑,交流不能构成反馈,读者无法检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阐释是否恰当正确。这种交流的不对称性也造成了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因此,阅读对话交流就需要一种起调节作用的中介.以使读者能够有效地进入文本的天地和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较为准确地解释、重建文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质在于"意义建构"。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建构的意义在横向上包括语词含义、文本传意与作者用意三个维度,在纵向上涉及解释水平、鉴赏水平与创生水平三个层次。意义建构的核心环节在于深度理解,前理解—理解—自我理解则是意义建构的基本逻辑框架。在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实践中,移情体验是意义建构的基本前提,多重对话是意义建构的必经途径,创意表达则是意义建构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情感人格的完善和教师语文素养的提高三个方面分析文化对话在文本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丁瑞 《语文天地》2015,(4):72-73
语文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多维解读文本,既能够引导学生充分认知、感悟、鉴赏、体味文本的多元美学特质,又能够引导学生在求变、求异、求新的文本鉴赏过程中激发阅读文本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的鉴赏视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一、科学性阅读1.教师教学手段的科学性教师是学生多维阅读文本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启发并授予学生多维阅读、多维鉴赏文本的方法与技能。而要达成目标,教师必须完全摒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实际是告诫人们,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  相似文献   

10.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面对课堂上文本对话的失效现象,教师需要紧扣主旨,莫让话题偏离中心;有效导读,莫让内容游离实质;关注细节,莫让对话流于形式。通过有效的文本对话,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文本意义的解读是阅读理解的目的,而文本的意义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双向互动中产生的.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语言形式,而应更加注意语言符号的动态的表意过程以及读者在阅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由于年龄特征的原因,小学生作为对话者一般比较稚嫩、肤浅,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更快地走进文本,帮助学生找到与文本对话的切入点,并懂得如何与文本对话,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笔者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3.
张蕾 《江苏教育》2023,(46):62-64
围绕教材单元主题,开展全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多文本阅读,有助于学生精准探究和全面把握主题意义。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多文本阅读可以突破教材的局限性,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思维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多文本阅读的读本和阅读任务,确立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提炼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教学效率,是高中语文老师经常探讨的话题。多文本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悄悄萌生的时候,就引起了一些勇于探索的语文教师的积极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多文本阅读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研读文本,对文章的文眼、重点段落了如指 掌,因为文眼是感情的喷发口、思想的凝聚地、是一篇文章的支 点、立足点和突破口,找准了文眼,教学才会突出重点,学生的 解读才有迹可循。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教学一般以文本阅读教学为主。近段时间有关文本阅读的讨论很多: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解读,“丰富多彩”的课外拓展,热闹纷呈的小组合作探究。这些使原本平静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也都“动了起来”。但作为一线教师,我个人觉得,在这热闹的背后似乎少了些什么,仿佛有一样东西在离我们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7.
文本是我们实施教学目标的载体。特定的阅读群体,文本本身的特征,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都要求我们具备文本调控的技术。实践告诉我们,有一些调控技术富有成效并且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运用调控技术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一、文本解读的意义"文本承载着意义。"[1]"阅读教学不能脱离文本进行,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体验文本内涵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获得阅读技能,提高思维能力。"[2]因此,要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就必须进行文本解读。(一)文本解读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9.
20.
文本细读是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阅读方法,它是指围绕文本开展仔细、反复的阅读,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摘取点睛之笔,让学生追随作者的创作思路,领悟文本的思想情感,明确文本的主题思想。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多源于名家,文本篇幅较长,教师应调整教学思路,引入文本细读的方法 ;借助词句标注、互动交流、场境导入、情境演绎、意境联想等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助力学生了解文本内涵,深挖作者的真情实感,进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