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近代江苏省中等学校运动会的相关史料进行整理、归纳.研究认为:从1914年至1931年,江苏省中等学校运动会走过了10届,中国近代学校体育走过了18年;期间,学校体育得到教育界、体育界的重视,被关注度不断提升;学校体育逐步告别了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内容,新兴的运动项目不断被接纳;体育人才从无到有,从配角到主角的过程,他们的出现为中国近代体育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对《国民体育振兴法》的内容框架和立法特点进行详细解读,并分析其可供我国体育立法借鉴之处。最新修改的《振兴法》内容结构包括总则、体育振兴措施、国民振兴基金、体育振兴券的发行、体育团体培育和补录6个部分。研究认为《振兴法》有以下方面值得借鉴:重视立法修改和完善;注重配套法规的制定;法律用语上较好地平衡了专业性与普及性;对于体育基金和体育社团的法律保障比较齐全;立法保障体育领域的公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中国体育立法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国民体育法》的立法、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现行《体育法》的修改提供一些借鉴经验。《国民体育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育专门法,内容涉及青少年须参加体育的义务、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体育社团和体育管理等方面。《国民体育法》重视立法权威、法律条文从定性到定量、保障妇孺的体育权利和体制比较完善。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学生对传统高校运动会的认识,以及学生对高校传统运动会改革的期望。结果发现:高校传统运动会存在竞赛体制陈旧、形式单一;竞赛项目单调,内容与教学脱节;参与学生覆盖面小;具有明显的时空局限性等问题。体育文化节具有5大创新:时间与空间的创新、项目设置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报名与参加办法创新和奖励方法创新。建议: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过程中体育文化节是高校运动会的改革方向,在发展过程中应突出文化性、教育性、综合性、大众性、展示性、趣味性、竞争性和个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日益临近,《体育画报》特地推出了世界杯专刊。作家们通过锋线、中场、后卫(门将)三个方面对32支参赛球队进行了详尽报道,并分析了各组的出线形势。不过,在这32支球队中有一支是例外的,那就是美国国家队。《体育画报》除了以上述三个方面对美国队进行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快速发展,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每年一届的校运动会,体育文化节、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层出不穷。因此,为了满足高校学生对高水平体育文化活动的需求,实施高校体育文化活动整体策划愈显重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个案研究等方法,以锦州市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载体,在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成立渤海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大学生策划工作室,对渤海大学的大学生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进行超前性筹谋和计划。从而有效推动锦州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部分体育彩经类报纸的诞生以及报道内容和媒体形态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研究表明:体育彩经类报纸的报道内容大体一致,大部分内容涉及体育彩票;报道的媒体形式多元化,如网站、电子报、手机报等;存在博彩信息时效性不足、不法博彩广告泛滥等问题;建议提高专业水准、打造购彩一体化的新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8.
在阳光体育指导思想的背景下,为了使高校运动会更好地为高校体育工作服务,采用文献资料法、资料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第八届运动会和传统高校运动会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运动会在项目的设置上以娱乐、趣味性项目为主竞技项目为辅,集体娱乐项目为主个人项目为辅的新的发展模式转变。使"淡化竞技、培养能力、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成为当今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改变过去运动会"金牌第一、竞技第一"的传统思想,把精神和文化融入到运动会中,使高校运动会成为广大师生喜爱的体育盛会。  相似文献   

9.
体育赛事转播已经成为职业体育联盟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美国1961年颁布的《体育转播法》是对美国职业体育赛事转播业影响最大的一项立法。该法主要涉及职业体育联盟赛事转播权出售的反托拉斯豁免问题。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美国职业体育联盟赛事转播权出售的反托拉斯问题和《体育转播法》的立法史,对《体育转播法》的内容以及适用进行系统地阐述,分析《体育转播法》与《谢尔曼法》第1条、第2条的关系,并对《体育转播法》的具体适用进行评价,旨在根据美国的经验,为我国《反垄断法》对我国体育赛事转播市场的调整提供参考,并对规范我国赛事转播市场提供相关立法建议,以尽早实现我国体育赛事转播市场的繁荣。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日报》在社会体育方面的报道为样本,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访谈法等对其在社会体育报道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日报》社会体育报道在选题、报道方式上有创新性,内容上反映其积极引导民众的传统体育观全面提升为新的运动观的报道理念,总体上反应出一个大众传媒在全民健身推广中应有的态度和职责。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对“三月三”歌圩运动会对当地农村体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会在调动农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促进农村体育交流、传承传统体育和丰富农村体育内容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第27届奥运会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袁伟民 《体育科学》2001,21(2):1-3,15
准备与参加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过程中有许多科学内容,体育指挥是门艺术,更是科学,对体育大赛的经验、指挥艺术要予以必要的重视和研究。现将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在第27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 团总结大会上的报告有关内容摘登如下,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3.
程小坡 《体育世界》2008,(12):27-2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安徽省金寨县37所农村中学课余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两操”作为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已基本形成制度;课余运动训练、课余体育竞赛开展状况不尽人意,有的普通初级中学几乎多年不开运动会或从没开过运动会;学校能保证课外体育学生每天课外体育活动达到1h的没有。并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盛事,其赛后体育文化品牌的开发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赛后体育文化品牌的开发与研究进行探索。研究认为,体育文化品牌的开发与研究对当地体育人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体育文化品牌的定义、重要性、开发原则和方法,以及对赛后体育文化品牌开发情况的分析,包括目标、策略和面临的挑战。旨在通过强化知名度和引领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和激发内生动力等路径分析,为推动体育文化品牌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湖北体育科技》2019,(3):217-22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非洲运动会的发展历程、竞争格局、发展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前10届非洲运动会都是以全非运动会为名,第十一届起改名为非洲运动会。其经历了曲折发展的二至四届,经过五至七届的过渡,从第八届开始逐步走向有序发展。各地区的竞技体育实力悬殊较大,非洲北部地区最强,中部次之,南部最弱。在国家竞技体育实力方面,埃及最强,尼日利亚次之,阿尔及利亚居于第三,南非居于第四为最大黑马。从发展趋势看,赛事规模不断扩大;赛事项目设置以奥运会项目为主,并且设置了残疾人项目,但缺少地方特色;获奖国家数量较多,呈现健康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2月18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2009年2月18-28日,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的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下称“大冬会”)在哈尔滨市举行,其规模和影响仅次于奥运会,有“小奥运”之称。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科学》2014,(3):116-120
本文以我国普通高校不同年龄段女性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等,对各年龄阶段女性的体育参与状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女性体育参与的特点,同时找出其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高校女性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普通高校女性群体体育参与的态度积极、动机明确、形式多样、项目广泛、场地集中,但总体参与率不高,且呈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影响普通高校女性体育参与的因素呈现多样化,包括工作学习、没有伙伴、没有毅力、家务繁重、缺乏指导、没有锻炼习惯、场地设施、参与氛围、知识储备、项目内容、兴趣多少、身体状况等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8.
体育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及修改的非同步性使得《体育法》与相邻法律存在不协调,体育法的独立地位受到威胁。从法律体系协同的角度对《体育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修改与完善《体育法》的具体思路:妥善处理体育权与健康权及教育权以促使相邻法律协同;调整学校体育部分教育方针表述等相关条文;删除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主体与政府群众性活动责任相关内容;据体育的特点增加国外体育非政府组织管理等有关条文。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远东运动会的创办与发展及对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远东运动会是近代亚洲地区最早的综合性运动会,从1913年—1934年分别由中、日、菲三国举办了共10届,中国承办了第2、5、8届。这是近代中国最早参与及承办的国际性综合运动会,不仅激发了国人对体育的关注,也促进了当时我国全国性体育组织的成立、运动员选拔机制的形成以及竞赛体制的形成,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研究了我国女性体育近几年的研究成果。重点将我国女性体育的研究方面分为:女性体育与消费、女性体育与奥林匹克、女性体育锻炼、女性体育与媒介报道等研究范围。得出的结论是女性体育研究文献近几年较少,涉及范围较小,文献发表层次较低。究其原因为:题目不具有创新性、研究方法千篇一律、理论支撑不足、跨学科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