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中国第一个体育公园,虹口公园曾经的主旋律就是举办体育活动,但自从被改建为鲁迅公园后,其体育功能逐渐被人遗忘。在虹口公园中体育场地和设施划分出去之后,公园内举办体育活动的盛况已被人淡忘。因此,本文试图从方志资料、政府公文、新闻报刊等历史文献中搜集相关资料,拼合重绘虹口公园作为体育公园在各个时期举办体育活动的热闹景象,感受在近现代的变迁过程中,体育对这座公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民国时期体育家群体结构和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民国体育家群体形成于近代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是中国体育事业近代化事业进程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其群体结构呈现出以下特征:地域分布以江、浙为主,学缘结构以近代中国的整体留学运动为依托,毕业于国内、外体育名校诸多,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女性虽处于弱势地位,但女性体育家的出现为中国妇女体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肩负体育救国的历史使命,兼容并包的学术风范,融贯中西的治学理路,交叉融合的学科背景,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知行合一的实施方略是民国体育家的整体特征。民国体育家对中国近、现代体育的发展贡献主要表现在促进民族精神与国民体育意识的提升;促进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积极传播西方近代体育,推动体育科学研究和体育人才培养以及中国妇女体育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天津地区几种以周刊为主的体育期刊是考察民国时期天津、京津乃至华北地区体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文献来源。依托原始资料,采用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民国时期天津体育期刊进行综合考察。研究发现,民国时期天津体育期刊存在着发行时间晚、种类少、内容较为丰富、时间相对集中等特点。民国天津体育期刊对当时体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阐明了当时体育发展面临的相关问题;(2)推动了学校体育的普及;(3)促进了国术运动的发展;(4)重视冰雪运动,为当时民众了解冰雪运动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大量的民国时期中央体育场文献资料,对中央体育场建筑的筹备组织及中央体育场的选址、体育场工程施工情况及建筑经费、体育场地建筑结构与规格等进行了考证,提出了要重新认识和澄清该体育场的历史误解、将原中央体育场建设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颂扬奥林匹克精神及中华体育精神的教育基地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7,(5):88-95
建筑从产生之初就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而存在。在建筑学界,"建筑即媒介"的说法早已出现。作为信息本身,体育建筑主要通过摄影、电视等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形成"拟态环境"下的体育建筑;作为传播中介,体育建筑的内部表皮和外部表皮都被媒介化,成为体育信息的有效载体,构成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符号,体育建筑在设计之初就成为国家或城市的地标,并被建构为"神话"。体育建筑不仅象征着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它也是权力的产物与象征。  相似文献   

6.
陈洋阳 《体育科研》2016,(5):25-28,43
20世纪初,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发展迅速,至20世纪20年代,上海青年会的干事们又成立了西侨青年会,并专门建造会所大楼,其中就包括西侨青年会大楼,即现今体育大厦,以服务在沪侨民。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归纳和分析,梳理该会所大楼的筹建始末、与上海青年会的关系以及建造完成后承担的社会角色和功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诠释学等方法,探讨了体育建筑多层面的文化内涵,阐释了中国传统体育建筑独特的文化基因,提出了文化的力量与支持是体育建筑发展和创新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8.
研究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以史料为基础探讨了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的过程。在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前,国家体育组织机构曾经历了全国学界运动会、远东体育委员会、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等组织形式,基督教青年会在这些组织中居于领导地位。伴随当时国内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对外体育交流的需要,同时随着国人体育主权意识的觉醒,成立完全由国人自主的国家体育组织成为当时中国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最终,在中华体育协会的推动以及国内体育界人士的团结合作下,具有广泛社会代表性、自主性、合法性的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于1924年7月5日在南京东南大学化学教室内正式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体育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体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具有自主性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浙江体育学校是民国元年由革命志士创建的体育师资培养培训机构,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体育专业人才,然而学界对其研究不够系统,甚至出现诸多错误。针对现存问题,广泛搜集一手资料,运用多重互证方法,在梳理学校创设、发展、停办的艰辛历程基础上,重点对该校不同阶段校名校址变更、招生及就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进行考证,力图还原该校在民国时期发展的真实样态。研究认为,该校创办于民国元年九月,停办于民国二十一年十月,校名先后经历了浙江体育学校、浙江体育专门学校、杭州市私立体育专修学校等五种称谓,校址先后迁移四次;招生以选科为主、本科为辅、其他科为补充,选科修业年限为一年半、本科三年、其他科时间较短;该校毕业生千余人,就业面较广,辐射区域大;该校课程设置分学科和术科两大类,整体课程设置随时间变化呈现先少后多、先偏后全、先重军事后重体育、先重术科后重学科的特征;该校教师队伍来源较广,体现了体育、军警、其他学科三者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周新民 《体育文化导刊》2015,(2):166-168,172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作为古代体育开展的物质和空间载体,从形式功能、项目特征关联性与发展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中国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强对中国古代体育建筑的研究,对挖掘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已经实施20 个年头,对这一体育基本法的司法适用值得回顾、总结和反思。运用案例统计归纳、个案剖析、规范分析 等方法发现,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体育法》的适用呈现出案例较少,适用条款相对集中,法官体育法知识匮乏,对规范理解不一,不了解体育法的特殊 性,某些案件体现出体育立法不能适应体育实践的发展要求等不足。其原因在于,该法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可适用性不强;对体育参与主体间的权利 和义务缺乏全方位规定,体育立法不能紧跟体育实践的发展,使某些体育纠纷无法可依,或者不具有对体育活动的针对性;司法人员普遍缺乏体育法 学的专门知识,对体育法的特殊性缺乏了解,法律方法和技能不够熟练,未来我国体育立法和法学教育应当回应这些问题和挑战。在立法方面,应加 强体育主体间的权利义务界定,使《体育法》更具司法适用性,并及时回应体育实践提出的挑战;在法学教育方面,应强化高等法学教育中的体育法教 学和研究,突出体育法特殊性的教育;就体育司法而言,司法人员需要加强体育法知识的学习,掌握法律方法和技能,提高法律适用的能力;最后,还 需要加快体育改革步伐,通过改革减少体育管理的行政化,给依法治体提供更多空间。  相似文献   

12.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改的基本路向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在中国体育进入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时期和面对今后体育发展形势任务的机遇和挑战,《体育法》的修改必须进行宏观整体的理性思考,把握好所涉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方向。分析《体育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迫切需要修改的必要性,提出以现行法为基础的整体修订策略,对进一步整合与均衡体育利益和凸现体育权利保护、拓宽国际视野和融入现代法治理念、提升技术质量和加大实施适用力度等修法要求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价值的探讨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和总结法的价值和体育法的价值,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体育法》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公平,而不是秩序。《体育法》将秩序视为核心价值,造成了《体育法》的内在价值如公平、自由等价值的缺失;而《体育法》对公民个人体育权利的忽视,权利义务条款的比例失衡等问题则是《体育法》内在价值缺失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土洋体育之争”是指20世纪20、30年代人们围绕近代西方体育输入中国过程中,与包括武术等在内的传统体育文化发生种种碰撞而展开的一场争论。“土洋体育之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不可避免的历史事件,有其曲折的经历与非同寻常的形成之因,同时对我国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借鉴意义,并对当时和后来体育的进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史料,以其“经历一成因一意义一影响”的研究为准线展开评述,旨在总结历史经验,为我国体育更好地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与实地研究等方法,通过回顾新中国村落体育文化的历史变迁,把村落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分为建国初期(1949—1965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改革开放时期(1977—)三个历史过程,并指出村落体育疏于组织,健身文化尚未形成、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实现体育新跨越,从弘扬村落传统体育文化、推进村落体育文化创新,增强村落文化发展活力,规范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实现文化转型等方面对村落体育的发展路径做了定位.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民国时期的武术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传统武术的转型与演变、竞技武术初步萌芽、武术社团组织规模扩大、武术初步步入学校,认为武术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受中西方思想、文化思潮交融的影响及政府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武术活动,人们对武术价值功能认识的提高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治体的进程中,对颁行于1995年的《体育法》进行修改已提出多年。然而,是不是需要尽快修改和是否已经具备了相应条件,是在分析《体育法》自身不足而应当修改的必要性的同时,还需要从修法的现实紧迫性与可行性方面予以回答的重要问题。为此,该文基于当下中国社会和体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从全面深化改革、迈向体育强国、发展人权事业、建设健康中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多个维度,探讨了修改《体育法》面临的迫切需求;并从我国已进入普遍修法时代以及修改《体育法》的社会共识、学术研究和工作基础方面,指出了《体育法》修改所处的良好时机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陶权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4):457-45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了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模式,并进行实践,其结果表明高校课外活动俱乐部制能明显地提高大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技能、锻炼意识的程度等方面的发展,同时满足大三、四学生的体育活动需要,把高校体育课堂内外有机结合起来,变被动体育为主动体育,切实可行地帮助大学生选择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体育司法实践可以检视体育立法的不足并促进法律的修订和完善。通过对近十年217份体育司法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发现,体育司法判例呈现数量逐年递增、涉案范围广泛、法条援引集中和法条适用不均衡等特点,在体育司法实践中存在仲裁与司法受案范围设置不合理,部分法律条款可操作性不强,体育组织主体权责不明晰以及纠纷解决机制不畅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应进一步明确仲裁与司法的受案范围,科学设置体育法律内容,划清体育组织权责范围及行为边界,构建多元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建立服务于体育强国建设的法治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体育立法配套与完善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文分析了我国体育立法现状与建立体育法规体系目标之间所存在的反差,论证了在现有立法基础上加强和加快以《体育法》为核心的体育立法配套与完善工作的必要性,并对体育立法的配套与完善的涵义与特征、意义与原则以及模式选择等有关基本问题进行了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