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认知负荷是影响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效果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过高的认知负荷水平会使学习者的学习绩效下降,从而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外语学习绩效,首先需要了解网络环境下认知负荷的构成,为合理、高效地利用网络学习奠定基础.根据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应当减轻学习者的内在与外在认知负荷,适量增加有效认知负荷,从而降低总负荷,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外语课堂学习风格的理论研究为指导,探讨如何运用外语多媒体教学这一个性化教学模式培养和扩展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从而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外语课堂学习风格的理论研究为指导,探讨如何运用外语多媒体教学这一个性化教学模式培养和扩展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从而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成人学外语的误区及对症措施揉合成一体,分析了成人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的错误认识及提出成人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采取的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5.
袁燕华 《科教文汇》2010,(20):123-125
词汇作为外语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语学习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语料库资源通过网络实现共享,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真实开放的词汇学习环境。本文在分析影响EFL环境下词汇习得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语料库的AGA词汇习得模式,并对其理论基础及意义进行了阐述,以期改善我国英语词汇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九千多种期刊中有近百种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研究方面的期刊。外语期刊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活跃和丰富了我国的期刊市场,为无数的外语学习者提供了参考和帮助,更为广大的外语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研究的平台。与外语相关的期刊既有学术研究型的也有学习型的,登载内容包含社会、语言、文化等等方方面面,在外语期刊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在过去的岁月中,外语期刊的编辑人员在众多的外语教学、科研工作者及广大外语学习者、爱好者的关爱和支持下,兢兢业业为这些受众群体贡献着绵薄之力。那么未来在资讯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对期刊的冲击不可小觑,网络资讯将更新更快。在此情况下外语期刊将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呢?我愿意同广大的外语学习者、外语教学研究工作者以及出版工作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课程中教与学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教与学的关系也变的更加紧密.在设计网络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如何能刺激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发挥学习者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韩伟 《现代情报》2006,26(6):218-219
现代外语教学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学习者在外语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位置也不可忽视。对于影响学习者语言习得的因素的研究也尤为重要。本文从影响学习者语言习得的因素着手,分析影响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原因,帮助学习者认清语言习得的几个要素,以便更好地更有效地进行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9.
柳阳阳 《内江科技》2011,32(5):59-59
外语学习焦虑是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感,它的形成与学习者的个性,教师对外语教学的看法,课堂教学氛围以及外语考试有关。外语学习焦虑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予以控制,具体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倾吐自己焦虑的心情,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心,教师建构正确的语言学习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把握好命题的题型和难易程度。只有有效控制外语学习焦虑才能促进外语学习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0.
网络辅助英语教学的独特优势在于为语言学习者创造了理想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环境.从可持续发展知识建构理论及其技术支撑出发,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比传统环境更有利于外语学习者接触外国文化和建立来自不同文化的语言学习群体.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将对学习个体和集体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丽 《科教文汇》2011,(25):111-112
外语学习的心理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适应过程。基于舒曼的文化适应模式,在外语课堂环境下,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对于语言输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克服习得过程中不利的心理因素,同时创造有利的语言输入的心理环境,可以帮助学习者加快适应新文化,有效促进语言输入。  相似文献   

12.
连丽芳 《科教文汇》2014,(1):141-142
互联网视频的普及为高职高专外语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材料,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网络视频内容的时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另一方面网络视频的应用也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挑战:教师要扩充知识储备,提高信息素养,注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在网络视频的使用上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王梦君 《科教文汇》2014,(5):82-82,84
根据“外语”和“二语”定义的区别,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在中国境内英语课堂的学习,都应被归类为“外语”,即EFL学习。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学习者在EFL习得过程中的效率及效果,学习策略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学习策略的定义及分类,什么是有用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策略在EFL习得中的重要性等几个方面,旨在激发语言学习者及教学者对学习策略重要性的认识,最终达到有意识地培养学习策略的使用,从而达到英语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领域。该文从迁移理论概述着手,对负迁移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负迁移在语法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探究语言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以期帮助学习者习得地道的英语以及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茹辉  吴江 《科教文汇》2014,(2):138-140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但是,现实的外语教学通常将外语看作一门学问,注重知识的学习,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相对薄弱。2010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公布了《JF日本语教育Standard2010》,为全球日语教育、学习、评估提供了一个新的准则。其中,作为日语技能划分标准的“Can-do模式”为目语学习者提高实际运用能力提供了一个新颖的途径。本文围绕JF日语教育标准和“Can-d0模式”的理念.结合笔者在综合日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阐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意女.  相似文献   

16.
刘琦 《科教文汇》2013,(16):135-136
学习动机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而学习动机有两种: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工具型动机是指外语学习者将外语作为达到某些目的的工具,如工作或通过考试。融合型动机是指学习者希望融入目标语社团的活动或文化。工具型动机在短期内会使某些学习者获得成功,然而一旦达到目的,动机消失,加上国内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导致学习者英语学习的停滞,造成石化。本文拟从中介语的特点,中介语石化的现象及特点以及导致这种石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做一些简单探讨,并提出减少外语学习石化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普适技术,并介绍了运用普适技术、嵌入式系统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从而体现了该技术的产、学、研的结合,进一步实现了我国教育信息技术化的目标。该技术与课程的结合主要是通过自主开发以计算机、网络、移动技术为核心的普适教育服务系统.将多媒体技术、移动设备技术和网上社区技术支持下的中小学全科教学结合。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新的自适应学习系统,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管理系统。该系统扩展性强,可以用于其他的教学方面。  相似文献   

18.
李莉  任重远 《科教文汇》2012,(17):124-125
众所周知,年龄是外语学习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外语学习特点。本文通过社会、心理、生理三方面对儿童与成人的外语学习特点进行概述、比较,提出针对儿童与成人的不同外语教学策略,提高外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吴宦熙 《科教文汇》2012,(13):147-148
当谈及日语"上"的方位表达方式时,中文用"名词+上"来表达,而日语却用"名词+上+に、で…"来表达。比如将"桌子上有书"这个句子翻译成日语时,一般可以这样翻译:"机の上に本がある"。用同样的方法将"黑板上有字"翻译成日语,就会翻译成"黒板の上に字がある",但这个日语句子却变成了"黑板的上方有字"的意思了。也就是说中国的"名词+上"和日语的"名词+上+に、で…"并非一对一的关系。那么这两者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同时,二外日语学习者对这一语言现象的习得状况又如何呢?本文以将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英语专业的二外日语学习者为对象,对其习得状况进行实证调查,并究其问题所在,然后从中日对照的角度对二外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方位表达方式"上"的教学方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万力群 《科教文汇》2014,(32):41-43
泰国留学生在书面语里出现的偏误现象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复句的逻辑性偏误、程度副词偏误、遗漏偏误、增补偏误、语法规则偏误等。外国学习者所产生的偏误大体上都是基于“五个中心过程”理论而形成的。偏误的产生是正常的,偏误分析的作用就在于针对汉语自身的特点分析、归纳、总结习得者的习得规律,从而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