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详细描述了在非球面反射镜超精加工中,水平方向对刀误差对面形精度的影响,并且给出了可靠的计算误差的公式.同时也介绍了实际的对刀方法及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玉光  苗彦 《大连大学学报》2000,21(4):27-30,34
详细描述了在非球面反射镜超精加工中,水平方向对刀误差对面形精度的影响,并且给出了可靠的计算误差的公式.同时也介绍了实际的对刀方法及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3.
旋转二次曲面透镜基点和基面的位置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光学仪器中,非球面透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故对旋转二次曲面透镜光学性质的研究将有重要意义.根据等效光学系统理论和旋转二次曲面折射的焦距公式,并考虑了透镜两曲面的不同形状及不同曲率,导出了旋转二次曲面透镜的主距公式和焦距公式,统称为旋转二次曲面的基点位置公式.这些公式具有一般性,该文进行了分类讨论,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旋转二次曲面透镜基点和基面的位置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光学仪器中,非球面透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故对旋转二次曲面透镜光学性质的研究将有重要意义.根据等效光学系统理论和旋转二次曲面折射的焦距公式,并考虑了透镜两曲面的的不同形状及不同曲率,导出了旋转二次曲面透镜的主距公式和焦距公式。统称为旋转二次曲面的基点位置公式.这些公式具有一般性,该文进行了分类讨论.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圆锥形凹面聚束声透镜优化设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家忠 《韶关大学学报》1995,16(4):27-34,40
本文对圆锥形凹面聚束声透镜的优化设计作定量的初步研究。应用瑞利-索末菲衍射公式对其不同面形参数下的声场进行了数值计算,详细地分析了透镜的面形参数与其声场分布特征间的关系,根据在声场中尽可能长的距离范围内,获得声束宽度较小,旁瓣水平适中的聚束声束的要求,提出了透镜的优化面形参数。  相似文献   

6.
透镜加工很难避免光心不出现偏离,同时在测量透镜的焦距过程中需要将透镜利用支架置于光具座上,这些因素必然导致光心的实际位置与轨道刻度尺上的指示位置出现偏差(简称光心指示偏差),最终必然给焦距测量带来误差。实际测量过程中经常发现,即便是同一套光学仪器,多次测量结果间时常出现很大的偏差。通过分析研究,对辅助法测量凹透镜焦距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推导出透镜的焦距与物距、光心指示偏差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总结了光心指示偏差对焦距测量误差的影响规律,即物距越大焦距测量误差越小,并且光心指示偏差左偏情形导致焦距测量值大于标称值;反之,小于标称值。实验验证显示,依据该规律可显著提高焦距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
从焦深理论出发,解释了在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中无法精确确定像所在位置(像距)的现象,并从理论和实验分析了这一不确定度与物距的关系.根据焦深理论对焦距测量中常采用的两种实验方法(二次成像法和成像公式法)的实验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成像公式法测量透镜焦距,并且物距较小时,测量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将分光计和读数显微镜结合使用,可以提高薄透镜焦距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
高斯光束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2种在激光原理实验教学中,测量高斯光束特性参数、研究高斯光束变换规律的装置和方案。①利用刀口法直接测量氦氖激光器后方,不同位置高斯光束光斑半径,对测量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可得束腰半径、束腰位置、远场发散角及衍射倍率因子;②利用刀口法测量高斯光束经辅助透镜变换后,辅助束腰两侧不同位置的光斑半径,对测量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与计算,可确定光束经透镜变换后,光束的束腰半径、束腰位置、衍射倍率因子及远场发散角,再利用高斯光束变换规律,可以获得光束经透镜变换前,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束腰位置、衍射倍率因子及远场发散角。2方案测量结果基本符合,测量结果和谐振腔理论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牛顿环仪测透镜曲率半径是大学物理实验中基础的光学实验之一。本文通过多次的实验操作,获得多组测量数据,探究影响实验测量的因素,获得提高该实验精确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旋转抛物面薄透镜组的光心,首先讨论了单个抛物面薄透镜的光心,在此基础上,根据等效光学系统理论,对旋转抛物面薄透镜组的光心定义、性质和位置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研究,发现旋转抛物面薄透镜组的光心位置取决于两抛物面薄透镜的间距、抛物面的形状、两透镜材料及其周围介质的折射率,最后讨论了空气中旋转抛物面薄透镜组在几种特殊情况下的光心位置.  相似文献   

12.
指纹识别的技术实现,其理论基础就是光电数字图像处理,故采集到的指纹图像的质量好坏对后续图像处理的难易至关重要。设计出清晰、畸变小甚至无畸变的指纹识别镜头是制造指纹识别仪的关键。随着光学加工技术的发展,目前非球面镜片已广泛应用于光电产品的各个领域,本文采用普通材质的棱镜及非球面透镜,可使指纹采集系统的畸变控制在0.2%以内。  相似文献   

13.
无芯模旋压旋轮轨迹曲线对其成形精度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验证无芯模旋压工艺可行性,同时深入探究此新型工艺机理,研究并获取旋轮轨迹曲线参数化控制及其对于零件成形精度的影响趋势。创新要点:基于贝塞尔曲线实现对于无芯模旋压旋轮轨迹曲线的参数化控制;通过构建包括成形与回弹工艺过程的无芯模旋压仿真模型,研究参数化轨迹曲线对成形件壁厚及形状精度的影响趋势及关系,同时对成形过程变形区应力应变进行了深入探究分析。研究方法:1.基于三次贝塞尔曲线实现对于旋轮轨迹曲线的拟合以及参数化控制(图3);2.利用LSDYNA软件实现对无芯模旋压成形及回弹工艺综合仿真及其过程、结果数据的提取;3.研究不同参数化轨迹曲线下成形件壁厚及形状精度变化趋钟(图12和13),获取量化轨迹曲线对于零件成形精度影响关系(表3),并通过增加实验组验证所获关系模型;4.提取成形过程中及成形后板料变形区应力及应变数据(图14-19),深入探究上述变形机理。重要结论:凹轨迹曲线下,坯料中部出现最大减薄及变形程度,且降低曲线曲率,形状精度提高;凸轨迹曲线下,最大减薄及变形区域出现在坯料后部,且降低曲线曲率,壁厚及形状精度均提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验证无芯模旋压工艺可行性,同时深入探究此新型工艺机理,研究并获取旋轮轨迹曲线参数化控制及其对于零件成形精度的影响趋势。创新要点:基于贝塞尔曲线实现对于无芯模旋压旋轮轨迹曲线的参数化控制;通过构建包括成形与回弹工艺过程的无芯模旋压仿真模型,研究参数化轨迹曲线对成形件壁厚及形状精度的影响趋势及关系,同时对成形过程变形区应力应变进行了深入探究分析。研究方法:1.基于三次贝塞尔曲线实现对于旋轮轨迹曲线的拟合以及参数化控制(图3);2.利用LS-DYNA软件实现对无芯模旋压成形及回弹工艺综合仿真及其过程、结果数据的提取;3.研究不同参数化轨迹曲线下成形件壁厚及形状精度变化趋势(图12和13),获取量化轨迹曲线对于零件成形精度影响关系(表3),并通过增加实验组验证所获关系模型;4.提取成形过程中及成形后板料变形区应力及应变数据(图14–19),深入探究上述变形机理。重要结论:凹轨迹曲线下,坯料中部出现最大减薄及变形程度,且降低曲线曲率,形状精度提高;凸轨迹曲线下,最大减薄及变形区域出现在坯料后部,且降低曲线曲率,壁厚及形状精度均提高。  相似文献   

15.
焦距是透镜的重要参数之一,透镜成像的位置和性质与焦距有关。通过对位移法测凸透镜焦距的研究,得出在相同测量条件下D(物屏与像屏间距)的选取与测量误差的关系,总结出D值的大小对不确定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焦系统测量薄凸透镜焦距的方法.这种方法只需测量物体和像的长度就可计算出透镜焦距,消除了光心、像差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并对辅助透镜L4的焦距大小及放置的位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动态过程三维面形测量中,将频闪效应与三维面形测量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采用短脉冲频闪光投影结构光场到动态过程表面的频闪结构光照明系统,完成了该频闪结构光照明系统的核心部件——频闪同步控制单元的设计,建立一个将物体运动、频闪结构光照明和图像采集系统三者之间严格同步工作机理,为动态过程的面形变化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使用的照明系统。  相似文献   

18.
基于热透镜效应,设计搭建实验光路,利用不同波长具有高斯分布的激光束透射过不同种类的酱油薄膜,结合稳态吸收光谱探究了多种变量如何影响酱油薄膜热透镜焦距的变化.通过研究,建立了样品热透镜效应的焦距测量公式,该公式验证了Gordon经验公式,并由此测量计算的焦距可以准确地判断出酱油样品的品级及质量,此种测量方法也可以延伸到其...  相似文献   

19.
透镜的焦距决定了其成像的品质和规律,是反映透镜特性的基本参数之一.对于凹透镜焦距的测量则是物理光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实验内容.本文中利用透镜的高斯成像公式来测量凹透镜的焦距,即借助一凸透镜得到所测凹透镜的虚物,该虚物经凹透镜成一实像于挡光板上,通过测量该凹透镜的虚物距和实像距,代入高斯成像公式求得焦距.改变凹透镜和挡光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用常规仪表提高RLC串联谐振中Q值测量精度的方法,并对教学实验室中的电阻箱、空心电感线圈、电容箱、常规仪表等器材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作了分析,并用实验数据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