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瓶梅》中的西门庆由一个破落户财主一跃而成为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富商决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他的商人本质所决定的。虽然西门庆通常被看作是集地主、官僚、商人于一身的人物,但是从本质上说,他主要还是一个商人。西门庆经商的场所不仅在商场,甚至在官场和情场,他都能把他的“商业”经营得有声有色。西门庆作为中国本土的封建商人,还具有他一定的代表性。他代表了中国早期的封建商人,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封建商人的一切恶习。可以说,西门庆是中国商人的集大成者,他代表着中国封建商人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
彭倩怡 《文教资料》2013,(31):37-38
西门庆,无论是在《水浒传》中,还是在《金瓶梅》中,都是个人见人恶的角色.“好色”与“作恶多端”成了他的代名词。但人都是有两面性的,本文通过西门庆在《金瓶梅》中承担的商人、丈夫、父亲这三个身份,对一些细节进行分析,试图展现一个与世俗眼中不一样的西门庆。  相似文献   

3.
西门庆追逐“色欲”不乏“情”的闪光,贾宝玉执着“情”的陶冶,离不开“欲”的伴随,“情欲一样”是他们共同的心理特征,这相同的现实视点开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世界:西门庆的世界色欲横流,污秽斑斑,作说,贾宝玉的出现是西门庆的“皮肤滥淫”的矫正和反拨。  相似文献   

4.
本指出以往的《金瓶梅》论因受难以摆脱的中国化所具有的悠久农业明和道德至上观念的影响,故多静止的社会评价和更为静止的道德评价。分析了西门庆身上体现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残酷性,因而是此前小说中不普有,此后小说中找不到的独一元二的学典型。  相似文献   

5.
6.
西门庆原型明武宗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瓶梅词话》中西门庆的原型就是明武宗:作者依据易学理论及历史事实等,设计了西门庆的年龄,意在暗射明武宗;西门达、西门京良的命名,喑喻了“大庆法王”,即明武宗;西门庆之“藏春坞”,实为明武宗“豹房”的对译;《金瓶梅》中“会中十友”的情节并非虚构,它来源于宦官张忠自称与明武宗等为“十弟兄”的史实。  相似文献   

7.
潘金链与孙雪娥终生为敌,争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在这种争斗中,二人的性格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潘金莲即使不死于武松的刀下,那结局也不会好于孙雪娥。  相似文献   

8.
欲望的象征--西门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明代特定时代为背景,以商业社会、权力社会对人性的扭曲,以及人物的行为方式、心路历程等方面,对西门庆这一独特的人物形象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西门庆的经商理财多属于投机行为,巨额的不当得利使社会利益受到损害,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他的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封建性与腐朽性,对社会的发展与改良没有起到好的作用。"贪欲"在他身上没有成为社会发展的杠杆。  相似文献   

10.
在《金瓶梅》中,潘金莲是被当作十恶不赦的“淫妇”来塑造的,但如果将她的一生做个客观地考察,她不仅命运悲惨,而且她的悲剧也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  相似文献   

11.
人生观问题是干部素质的重要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当代干部素质提高的首要问题。不断地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增强干部践履意识,培养其自觉的行为,越来越关乎到当前我国社会的稳定,关乎到我们事业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2.
个体有选择地逐步内化外界精神文化的过程 ,是素质形成的关键。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决定了大学生选取教育资源的广度及其内化的深度 ,是其素质形成与提高的“心理过滤器”,也是导致大学中期大学生明显分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目的、态度和行为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正确的人生观能够指导人类认识世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实用主义人生观则产生诸多的弊端。文章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并阐述了各自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不仅是作表达个人的伤时之感,更重要的在于传达其对人生真谛的认识:人生是一部幻书。幻书之论既是他的人生观,也是他的人物观。纵览全书,构造幻相、解构传统寓意以及形成反讽效果,是《金瓶梅》人物塑造艺术的精髓所在。读可以通过小说的主人公西门庆与潘金莲等人物的形象塑造,洞悉作的笔墨用心。  相似文献   

15.
在留学生或者新移民小说中,"性"是个比较公开也比较隐秘的话题。或因身份的尴尬、生存状况和命运跌宕各异,移民爱情婚姻是海外作家格外偏重的题材。从故国到他乡,东西文化间的冲撞胜过交融,新移民文学的爱情叙事,后现代的文本实验取代了传统表述;异国婚恋题材已是千奇百怪、旧貌换新颜。然而形形色色在欲望中挣扎的性爱窘困,并不全是为性而性、为爱而爱;作品在挖掘人性的复杂和性爱的残缺扭曲的同时,表达现代人对异域荒诞世界的冷峻审视和无形的精神穿透力。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具有两个重点特点:一是进取性,二是多层次性。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要做到思想指导有高度,灌输教育有 深度,疏通引导有力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长期以来在人生观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普遍而深刻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运用心理学性格理论揭示人生观的奥秘:性格的态度特征就是人生观真实而具体的体现。这一认识及其应用,不仅能明显地提高人生观教育的效果,而且对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儒、道两家,是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思想,儒家因倡导“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富有积极的入世精神;道家因崇尚“清静”“无为”而富有辩证思维,却采取避世态度。对两家人生观的探研,利于把握古人的价值取向,亦有益于现代人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晚明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为通俗小说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出版业的商品化,大批通俗小说集被书坊刻印出版。“二拍”便是当时文化消费热潮中的一个产物。“二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以及爱情婚姻观。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的人生观呈现出从迷茫困惑到多元实用再到稳重务实的走向。究其原因,作为“现实的人”,大学生及其人生观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受到中国社会发展转型、国外社会思潮的影响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这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准确把握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切实做好大学生人生观的教育和引导,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塑造和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