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时期学存在着多种意义转变,其中作家身份的代际转换和学思潮的流变与西部学密切相关。从“右派”作家的现代性启蒙到“知青”作家的浪漫追忆,再发展到先锋派的叙事革命,直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生代”的个人写作;学思潮从伤痕、反思、改革、化寻根到新写实和先锋派。西部学成名于伤痕和反思学,贡献在改革学和化寻根,游离于新写实,彷徨于先锋派,出现逐渐边缘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黎族作家文学既不乏传统黎族文化的真实写照,又不缺古今冲突下黎乡人民作出的抉择。在传统和现代的书写中,黎族作家们塑造了以传统美德的践行者、传统观念的维系者和传统旧俗的挑战者为代表的黎人群像典型。原生态自然环境的诗意描摹、独特民族性格的多重再现、黎味语言的巧妙展现等写作特色的运用使得黎族人物群像更为丰满立体,而作家的成长体验以及文学理想则解释了黎族作家们塑造黎人群像的共同原因。  相似文献   

3.
“后新时期文学”开始于90年代,是商业社会的文学形态,是新时期文学的继续和发展,但又不同于新时期文学,它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及品质。  相似文献   

4.
黎族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一朵南国之花.将蕴含于黎族文学中活灵活现的黎族文化融入海南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做法,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是打造区域特色英语教学模式的需要,是传播区域文学与文化的需要.从课堂汇报、文化拓展、习题改编三方面探讨黎族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基本途径,探究黎族文学与文化影响力提升的基本策略,能帮...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文学较之过去历次的新文学运动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思想主题的社会人本倾向.作家在选择和处理题材上有较大的自由空间,艺术形式的全面发展,多元形态的人文审美批评格局的形成等,构成了其主要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 ,女性文学都有不同于以前阶段的表现形式和发展特点。本文阐述了中国的女性文学含义及在新时期的特点 ,并划阶段分析了女作家的创作道路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从中可以看出女性文学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且它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相似文献   

7.
“后新时期文学”开始于 90年代 ,是商业社会的文学形态 ,是新时期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但又不同于新时期文学 ,它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及品质。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文学的流浪主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浪是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流浪学”的出现与现代人的生命体验息息相关。1980年代中国大陆,人类潜在的流浪情结逐渐被唤起。作家开始关注流浪怀着希望和惆怅的路上状态,追逐他们精神演变踪迹,以及他们的人生观和生命形态。知青群体的城乡徘徊、青春流浪的都市表达和为寻找精神家园的化流浪构成了新时期学中的三种流浪类型,共同表达了被释放的人性状态。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后学,不同于后新时期学,不是新时期学的不同阶段,而是一个新的学时期,它诞生于新时期学的终结之处。当社会化语境由政治化向商业化转型时,学必然有所反映。中国新学自“五四”到新时期虽经多次转型,可作家的使命意识与学的意识形态性却始终未变,新时期后学却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发生了变化。作家使命意识的缺乏,无害学的提出与合法化,学意识形态性的商业化运作以及作家主体地位的失落构成了新时期后学重要的美学前提。这种意识形态市场化的最具意义特征的是在学艺术领域实施“五个一工程”。由意识形态部门出巨资悬奖符合要求与规范的作品,而对于一般作品的最低限定是它的“无害化”。让其在市场中爬摸滚打,脱颖而出也好,自生自灭也好,让消费决定其“生存,还是毁灭”。新时期后学正是存在于这样一种化语境中,并以其商业性、民间性、无害性、多元性和非意识形态强制性为特点而确立与新时期学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宜春文学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气象,成为江西文学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研究她就成为必要。宜春文学作为赣文化的子系统,有着深刻的赣文化的烙痕,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赣文化的自然精神,赣文化的正统意识,赣文化的红色情结来论证宜春新时期文学与赣文化特征之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重返大学后,遇到的第一个理论话题就是“现代化与全球化”。这使我立刻回想起上世纪80、90年代托夫勒的著作《第三次浪潮》、《未来的震荡》,以及另一位同样是美国未来学者的约翰·奈斯比特的著作《大趋势》,1992年我在撰写《二十世纪大飞跃》(21世纪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时,曾深受上述著作的影响。预测得到了应证,“地球村”成了现实。拥抱还是拒绝“全球化”?它是吹过海面温暖的风,还是铺天盖地的一场沙尘暴?21世纪之初,我们依然是无法逃避。恰在选择课题的彷徨之时,王海无意中聊起的话题引起了我的兴趣。通过具体文化形态的研究,来接近…  相似文献   

12.
对台港文学的研究,开始有从政治出发的倾向,表面在台湾文学研究中是重乡土派文学轻现代派文学,重怀乡爱国主题的作品忽略其他题材作品;香港文学研究中配合“九七”回归过于直接和简单化,对“南来作家”的作用强调过头。后来的研究跳出了为政治服务的框框,逐步回到文学本身的轨道上来,使这些研究论著具有自己的科学形态和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13.
反思是新时期学的精神内核。是区别五四学、十七年学的一个最显的标志。新时期学的反思意识是特定历史背景和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反思的内容包括社会性的反思、化的反思、人的反思和对学自身的反思。反思活动中,伴随着作家不同的主体思想状况。  相似文献   

14.
汪兆骞 《新读写》2008,(11):4-5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开放催生的新时期文学,冲决了文化专制主义的羁绊,恢复了文学的独立品格,充分发挥了文学的创造力,文学也就重新获得“人文”的尊严。新时期文学是一条艰难探索,迂回曲折,奋力开拓,不断创新,取得硕果累累之路。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中也曾经存在甚至现在还存在若干迷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反叛和贬斥,中国文学“现代化”追求中对西方文学发展模式的推崇,文学创新中对读者接受习惯的漠视等。  相似文献   

16.
1980年代的文学,在四个方面对整个新时期文学作了奠基:价值观上,经历了从人道主义大写的人到存在主义小写的人的探索,颠覆了"当代文学"的"政治文学"体系;方法论上,经历了从本质的人到现象的人、从古典思维到现代思维的革命,建立了新的艺术叙事体系;体制论上,经历了从体制的人到市民的人的嬗变,实现了作家队伍的非体制化与文学形象市民人格重建;传播论上,实现了从文学的人与传媒的人的变异,实现了从文学选择到传媒选择,勃起新的文学-传媒体系。在此意义上理解,80年代文学是异于前此"政治文学"的新时期、新世纪文学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槟榔文化是黎族物质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文化的角度阐释与槟榔相关的文化事项,首先梳理了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槟榔种植和食用方法的记载,然后围绕黎族槟榔文化的表现形态展开论述,展现了黎族槟榔文化的深刻内涵,最后归纳黎族地区槟榔文化的主要特点和成因,为研究南方民族的物质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学在进入新时期以后,由于政治乌托邦神话的破灭,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制约逐渐减弱,作家关注社会生活不再是单一的政治视角,可以从文化、哲学、美学等不同视点来观照现实生活,新时期文学由此摆脱了“一元”.走向“多元”。虽然新时期文学可以列举许多特点,但从宏观上来看,“世俗化”是新时期文学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新时期文学的世俗化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有多种成因。主要表现为文化渊源、文学传统、现实状况以及作家创作心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味紧跟时代嬗变而缺乏保持距离的独立审视,从而造成人云亦云的追风逐浪,足新时期学面对时代嬗变最为多见的表现.这种学现象又主要体现在题材与主题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文革”是新时期以来的中国作家面对的最近也最压抑的历史,对这段历史的描述,不同作家的叙述与书写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形态。论文考察新时期以来的知识分子作家,面对文革这段历史时,这些读史者是如何去“读”和“叙”,对文革的历史叙述存在哪些历史误区与困境,如何建立关于文革的历史叙述的有效而丰富的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