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累积创新中后续创新需以先导创新为基础,在先导创新拥有多个权利主体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反公共地悲剧”现象。后续创新者利用先导创新成果需要向先导创新者支付创新许可费,门槛费、利润分享和数量提成是三种常见的许可协议方式。分析表明三者对后续创新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先导创新者数量明确,仅数量提成方式会导致累积创新中的“反公共地悲剧”。如果先导创新者的数量不明确,先导创新者的序贯出现将使后续创新者落入“公共地陷阱”,削弱其创新动机,同样可导致“反公共地悲剧”。  相似文献   

2.
现今社会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点正是建立在众多创新者的“创意”之上。现实的创新者可能不像在工业经济时代那样创造某种机械、工具,现今的创新则往往体现于某一、两项有科学依据的创意。而这个创意的实施是需要社会力量的投入。这是现今时代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关于"专利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创新是精英创新的基础。在产权分配上.给创新者的财富份额具有一定的国际可比性。科技人才的评价标准要突出“专利权”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开放创新悖论和负外部性并存的前提下,知识产权的“疏堵”保护模式对地区创新能力影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12—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开放创新范式下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在开放创新范式下,采用“重堵轻疏”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影响知识产权的创新溢出效应,不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样采用“重疏轻堵”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由于缺乏创新者激励,同样也不利于地区创新能力提升;只有建立“以市场化疏通为目的,以核心利益保护为底线”的市场化促进与保护模式,才更有利于实现创新者激励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双重效应。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知识产权保护与区域创新研究方面的文献,对我国政府制定支持区域提升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具有理论和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综合考虑网络外部性与专利创新程度的条件下,对创新者不许可策略、固定许可策略与变动许可策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创新者的最优专利许可策略。研究表明,当网络外部性较弱时,变动许可是创新者的最优许可策略;当网络外部性较强时,固定许可是创新者的最优许可策略;当网络外部性强度适中时,如果创新程度较低,创新者将选择变动许可策略,如果创新程度较高,创新者将选择固定许可策略。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与制定专利许可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陈锟 《科研管理》2010,31(2):65-73
摘要:中国企业突破式创新水平的低下是否与创新者窘境有关,国内外既有研究并未充分回答该问题。本文基于Christensen的创新者窘境理论以及英特尔前总裁安迪·格鲁夫笃信“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著名论断,从一般性层面上重新界定和检验了创新者窘境的形成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正陷入创新者窘境,其中营销战术能力是阻碍中国企业开展突破式创新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秉持市场偏执能够阻断营销战术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负向影响,并提升营销战略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揭示了熊彼特的企业家间断创新和大企业持续创新思想。企业家不仅在产业下一次创新风暴中难以进行创新,而且通常是一个抵制创新者。大企业在产业下一次创新风暴中能够成为创新者。创新竞争是大企业持续创新的外部条件,创新体制化是大企业持续创新的内在根据。最后讨论了企业家创新与大企业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创新环境的抗创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环境的基本属性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曾经提出一个关于人类的行为公式:B=f(P,E)。式中,B表示人的行为,P表示个体的个性、素质等,E表示个体所处的环境。公式表明,人的行为是个体素质与环境的函数,每个人都基于内部素质和外在环境这两大变量去从事自己的社会实践。如果把创新者自身以外的一切因素都理解为创新环境,那么根据人类的行为公式,人的创新行为(包括通过创新活动来开发创造力的创新教育)应当是创新者的创新素质(知识、能力和人格等)与创新环境的函数。而每一个创新者都基于内部创新素质和外在创新环境这两大变量去从事创新活动。其…  相似文献   

9.
对任何企业来说,不变革、不创新,就无法适应变化的环境和谋求更好的发展。但创新又是一把双刃剑,有数据显示,仅有9%的创新者成为市场上最终的赢家,却有64%的创新者最终一蹶不振。那么,如何把握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顾客最大支付意愿的约束下,产品创新决策影响创新者收益和顾客所获效用。相关决策包括产品创新努力程度决策和创新产品定价。从产品创新努力程度事先确定和产品创新努力程度未知两种情况出发,考虑了创新产品的定价和最优决策组合,讨论不同决策结果对创新者和顾客的影响,分析了与创新者获利相关的各因素灵敏度。结论表明:针对不同的市场存在不同的最优决策;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及投资系数、提高创新效率及创新成果转化率对创新者及顾客均有利;单位生产成本、品牌效能及顾客对品牌效能的敏感度在创新努力程度未知且按MWTP定价时,不对产品创新努力程度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谈起“创新”,许多人对它“爱恨交织”。在创新的道路上,无数英才前赴后继。“创新到底是什么”,“创新之路应该如何走”,这些问题是近年来企业家最为关心的。是不是应该为创新者买份“保险”,让他们笑到最后呢?革命、模仿≠创新不少人认为,创新就是革命,是“疾风骤雨”般的“全盘洗牌”。革命的成果就是成为行业领头羊,享受行业洗牌后的独占优势。不可否认,革命的确是一种创新,当年因特尔公司放弃存储器业务,全力拓展微处理器领域,进而成为最大的芯片商。  相似文献   

12.
丁雪  杨忠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8):150-156
微创新产生于互联网行业,是帮助企业跨越“创新者困境”的有效策略。然而现有对于微创新的研究大多从理论分析出发聚焦微创新的概念与特性研究,对于微创新是如何帮助企业走出“创新者困境”的问题缺乏探讨。因此,本研究以微创新视角为切入点,结合互联网典型企业的核心产品——腾讯微信的案例,以扎根理论为基础通过使用案例研究方法,对相关素材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微创新的两个类型,即前摄性微创新与回应性微创新,并基于此探讨不同阶段两类腾讯微信是如何对两类微创新进行组合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本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加强对微创新的认识,在实践上对企业走出创新困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武  王玲 《科研管理》2006,27(4):48-5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规模和投资强度增大,率先创新者的收益受仿制者行为的影响也在增加。现代创新竞争必须引入知识产权机制来调节创新与模仿。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创新者获取收益大小和速度的影响,得出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重视采用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的技术创新的重要结论,并进一步研究了创新者与模仿者在发明与创新的成本、风险和收益等方面各自存在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借鉴与嫁接是应用最广的创新方法,也是创新的一条捷径。由借鉴而产生的创新,要多于纯粹出自发明的创新。卓越的创新者善于把某个环境中显而易见的构思挑选出来,以某种方式应用于其他环境。露丝·汉德勒在女儿玩纸板娃娃时,萌生了想要给女儿做个塑料娃娃的念头。于是,一个名叫"芭比"的11英寸人偶诞生了。露丝给"芭比"穿上了各种各  相似文献   

15.
以主体性哲学的发展为线索,李泽厚哲学的发展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批判》一书初步提出主体性实践哲学(从外在主体性到内在主体性),主体性哲学论纲系列和“答问”对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发展(从群体主体性到个体主体性),“人自然化”“情本体”对主体性实践哲学的背反和超越(从主体性到非主体性),“关系主义”“情本体”的外在维度对主体性实践哲学的背反和超越(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主体性、非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是李泽厚哲学的三重维度,后两者在同个方向的两个不同角度上对前者构成背反和超越.李泽厚哲学的此发展脉络与三重维度的现实基础是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它们对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性(“中国模式”)及其“普世价值”从哲学理念的层面上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关于创新者困境的理论解释——排斥性创新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关于排斥性创新的创新者困境的理论研究发展过程,进而评述了经济学观点、组织理论观点、学习理论观点和宏文化观点对于创新者困境的理论解释。最后采用创新退化的观点对关于创新者困境的理论解释进行了评述,为进一步研究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17.
除整体性的创新投入之外,创新产出还会受到个体创新者合作关系的影响。本文基于合著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包括网络聚集系数、平均路径长度、小世界熵数、网络密度、最大连通图节点占比五个指标的创新者合作关系量化体系,以山东省海洋产业2010至2014年专利发明人合作网络为例,实证分析了创新者合作关系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 最大合作团体的合作关系过于紧密将抑制整体的创新产出。(2) 增大最大合作团体规模,将促进整体的创新产出。在此基础上,现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了创新者合作关系量化体系中各因素对创新产出作用强度的顺序关系。  相似文献   

18.
美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史上的三个案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美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史上的三个典型案例———福特公司的T型车创新案例、通用公司的全产品创新案例和克莱斯勒的面包车创新案例 ,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提出 :技术创新是创新者的创新理念产生、量化、物化、实现的过程 ;技术创新是否成功 ,依赖于创新者的创新理念是否与当时的消费观念和能力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代产品的美学功能日趋增强,发明创造者何不拥抱艺术,献上自己的灵感与痴情?此如你想在手表上搞发明创造,除了从技术上考虑不同传动原理的新型手表(新型石英电子表。化学水动手表等)外,也可以在手表艺术化设计方面寻求突破。其中装饰手表的开发,更值得借鉴。比如,在造型上,除了圆形、椭圆形、菱形等传统表壳外,装饰表中还有三角形、月儿形、星形、叶形等;在表面上,设计者注重图案创新;在表针上,则大胆采用刀叉、铅笔、蜘蛛等作为指示时间的标志。此外,创新者还在表带上进行创新设计,常常使消费者“重…  相似文献   

20.
爱迪生一直被看成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家,但在笔者看来,这种认识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恰巧掩盖了爱迪生的真正价值和他对社会的主要贡献.更严重的是,对爱迪生的曲解,阻碍了社会有效利用他为人类创造的财富,且对研究、发明和创新产生了严重误导.因此,给爱迪生“平反”理所应当.爱迪生的最伟大之处,不在于他作为发明家的一面,而在于他作为创新者和企业家的贡献.他首先是最伟大的创新者,其次是企业家,最后才是发明家.真实的爱迪生与大众的认识有着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