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是当今发展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信息素质,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教育信息化条件的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的实施,各个学科应用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课程正在从计算机教育发展到信息素质教育,从单一的计算机学科教育发展到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教学相结合,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育资源的载体,已融入教学活动中来,是实现学校教学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已是大势所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基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专业课程特点等因素,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方法,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英语、语文、美术、旅游等课程的整合,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用层次结构组织教学.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计算机信息处理平分,2.信息技术与信息化,3.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教育以激发人类活动为前提,以发展人们素质为核心.以人的可持续教育作为根本原则。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从而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的发展不仅仅极大促进了整个科学社会技术的发展.而且明显加快了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因此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信息素质.为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因此熟练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相关知识十分必要。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而“微课程”将革新传统教学与教研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介绍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培养目标与教学现况,设计一种“微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校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电脑的普及,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教育走信息化之路已成必然.在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同时,很多学校开始开设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并逐步探索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本文主要探讨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7.
《华章》2007,(11)
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1.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计算机、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当计算机与教育有机结合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遍及到各个领域.社会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学校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提高计算机...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各行业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育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在分析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项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教育,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给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做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适应社会发展、加快我国信息化进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赵淑巧 《甘肃教育》2008,(17):52-52
高职教育是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的教育,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在信息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不仅是信息社会人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必备的基本技能。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更加有效地促进和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就要从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人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老师必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1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1.1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师》2016,(Z2):14-15
<正>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时代性特征。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趋势,并具备一定的操作、运用信息技术相关硬件、软件的能力~([1])。伴随着教育信息化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普及信息化教育的基础课程也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2])。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时刻推进着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课程是真正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原则的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真实可用的信息技术为宗旨,为学生提供在信息化社会所必备的生存能力。具体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互联网、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常用软件应用之上,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运用Office系列软件的能力,掌握该能力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化社会中,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断地深入到教育教学领域,课程整合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大势所趋。主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目的、意义以及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现状、原则、方法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普遍已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高校新生计算机水平也发生相应变化,但现行高校(主要指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并没有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做好衔接.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高师院校计算机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出发 ,寻找从计算机教育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中师资培养方面的困难和存在问题 ,提出只有加大课程改革 ,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对师资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人们对信息的及时获取、鉴别和利用的能力,是大家都应具备的一项基础技能。而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人接受规范化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因此,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效率,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地位,对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提升社会成员适应信息化社会,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合理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0月25日,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明确为两个:一是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程,力争在5年内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二是全面启动"校校通"工程,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1 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仅有不足10%的中小学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联网的学校不足0.1%,也就是说,平均每121个学生才拥有1台计算机,计算机教育师生比例为7∶20000。2亿中小学生中,每年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课,而且是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统一考试课。作为计算机知识教育的第一门课程,对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活动,对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与实践,认为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充分提高“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