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式为框架,选取《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的8篇疫情相关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探究两国媒体的立场,并揭示其中蕴含的语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媒体的新闻报道侧重于描述中国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态度与措施,语言较为客观、中性;美国媒体则通过语言策略,着力报道中国政治体制的缺陷和政府失误,丑化了中国政府的形象。两国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国不断提高的国际地位和美国即将来临的大选都是影响疫情新闻所用话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19,(3):111-117
雾霾议题日益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和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性质相同而区域不同的《人民日报》和《四川日报》对雾霾议题建构有不同。《人民日报》因其立足全国,注重报道内容全面与均衡,报道相对科学理性,善于使用评论进行引导,用词较为直接准确;而《四川日报》因区域事件影响呈现较强的偏向性,更多以数据和引述客观表现事实,在用词上也较为隐晦。媒体只有全方位、深度、客观地报道与分析雾霾现状、成因及整治措施才能让受众更信服,从而在雾霭整治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6年,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震惊世界,但伊朗是个例外。以《德黑兰时报》为例,记者和编辑们通过采访和对外媒报道的筛选,客观公正地对美国大选予以追踪报道。在美国宣布大选结果的第二天,《德黑兰时报》登载了长短不同、冠有特朗普名字的14篇文章,对特朗普获胜后的美国、国际背景、社会变化及原因进行全面剖析。人们拭目以待特朗普入主白宫后的政策,不论内政还是外交都将是革命性的,世人要做好准备,以迎接职业政治家地位下降、没有"世界警察"时代的到来。进入21世纪,成功始于对世界的正确认知,而它必须建立在理性思维之上。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作为时代的晴雨表,与当代文学互动共生70余年。梳理《人民日报》与当代文学生产和传播的也就尤为必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料学视角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学者对新中国文艺生产机制中的媒介和新中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发展进行研究,对《人民日报》的知识分子精神史和刊载文艺作品进行了观照。  相似文献   

5.
美国2000年大选因计票混乱导致总统难产,两党候选人展开司法大战,招致全世界嘲笑,最终经由联邦法院裁决,小布什进入白宫,客观地反思这次大选,很难说法院干预选举体现了司法公正,美国人也未必会因这次大选出了乱子而废除选举人制度,但是,这次大选的政治影响不容小觑的。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气候变暖而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吸引了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为代表的中美两国主流媒体的关注。两报在报道内容上的背离使得中美两国在环境新闻领域形成新的话语交锋。二者形成差异的原因在于国情相异,意识形态观念有别,文化积淀基础上形成的生态伦理观念迥异,新闻传播理念不同等。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我国环境新闻的写作需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注重策略的优化,同时力求与现行的国际传播手段接轨,重塑中国勇于承担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7.
《商洛学院学报》2016,(6):92-96
区域形象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媒介的呈现和塑造来传播的。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对《人民日报》陕西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可以认为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媒体对陕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报道是真实、客观、公正的,《人民日报》呈现的陕西形象与陕西政府希望的"三强一富一美"的西部强省形象较为接近。陕西自身在塑造和传播地区形象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北京奥运会"为主题,运用评价理论介入系统中的借言次系统对国内外两家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日报(我国的《人民日报》和美国的《纽约时报》)中的新闻转述引语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使用的三种借言介入方式中数量最多的是直接投射,而且《人民日报》使用的三种借言介入方式数量都比《纽约时报》较多。由此可见《人民日报》的新闻转述引语客观介入较多。  相似文献   

9.
刘冰 《唐山学院学报》2013,(5):82-83,102
文章论述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的背景、历程,认为这次新闻改革是党报由新闻宣传主义向新闻专业主义的一种适度回归。改版之后,《人民日报》业务有了新变化,新闻传播超越政治报道,善用漫画和连环画,广告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今天的一些党报在新闻专业理念上甚至还不如改版前的《人民日报》,现在的党报改革应在去除新闻报道礼仪化现象、注重讲故事技巧的运用、增强可读性、注重反映基层批评声音等方面向1950年代的《人民日报》学习。  相似文献   

10.
于洋 《英语广场》2023,(2):17-20
《我在中国的童年》是清朝第二批留美幼童李恩富的回忆录,此书是华人在美国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作品。作品在背景、取材、人物刻画等方面,都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色彩。李恩富将创作与翻译相结合,旨在消除19世纪美国对华人的刻板印象,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本文以归化和异化为理论框架来研究《我在中国的童年》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旨在促进文学作品及中华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作为媒体现象,民意测验以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不但赢得了在美国大选中的地位,也使得民意测验与总统大选最终结果之间具有了某种关联。在长达9个月的美国总统大选过程中,由民意测验引发出影响美国大选的若干变量,它们与民意测验一起成为观察和研究美国总统大选的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人民日报》与《华盛顿邮报》对“朝鲜第三次核试验”的报道作为样本,运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探讨中美媒体在此次朝核试验报道中的差异以及对朝鲜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奥运背景下,《泰晤士报》对中国的关注显著上升。《泰晤士报》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基本态度是客观的,但偏见依然存在,倾向性比早期更为突出。《泰晤士报》中中国国家形象的变迁表现为"去政治化",政治议题的比例大大减少,经济议题报道量居首位。在报道方式上更加注重策略,针对性加强,对华政治报道的倾向性表达更加隐蔽。  相似文献   

14.
新闻标题被称为新闻语篇的次语类,能集中反映新闻语篇的显著特征及所在媒体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意图。本研究以《人民日报》要闻版灾难新闻报道的标题为考察对象,在语言评价理论框架下,统计并分析态度、介入和级差三大系统及其子系统的评价资源在语料中的分布和使用频率。研究表明,新闻工作者通过在标题中对评价资源的策略运用,能有效传达灾难新闻信息,体现出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作为NHK拍摄的系列纪录片《为什么贫穷》的最后一集,由中国纪录片导演陈为军拍摄的《出路》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出路》以读书致贫为基本主题,引发了观众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反思。同时该片叙事策略的运用也独具匠心,营造了真实、客观的影像特征,具体表现在:平民视角、内外视角结合的叙事视角;长镜头、同期声和无配乐声音设计的叙事语言;客观视点、第三人称视点和创作者视点相结合的叙事视点。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首次集中报道中日钓鱼岛争端,其报道主题主要涉及:日本觊觎并侵犯中国钓鱼岛主权权益、美国政府的钓鱼岛政策、中国政府及海外华人维护钓鱼岛主权的活动、1978年"钓鱼岛事件"等。早期《纽约时报》涉钓报道具有一定程度的客观性,但依然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偏见,这种偏见源于美日同盟框架下的冷战思维。《纽约时报》涉钓舆论立场与美国同时期钓鱼岛政策是相一致的,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这一特征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7.
斯诺的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和《为亚洲而战》在对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进行表达时,把握“客观公正”、“正义”的报道原则以实现其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作品中对尚处旧中国“腹中”的新中国的报道,则是通过对儿童、少年及某些特殊人物的“童年时代”的叙述,鲜明地体现了“客观公正”、“正义”的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的舆论调查显示,新闻媒体是中日两国民众了解对方国家的最主要渠道。而媒体报道的内容和姿态,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力举足轻重。鉴于此,笔者考察分析了2008年《人民日报》的对日报道、《读卖新闻》的对华报道。日本报纸过多的负面报道,对突发性事件的炒作,是导致日本民众对中国好感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中国报纸以两国关系的大局为重,客观冷静的报道态度,使中国民众对日感情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自2013年9月1日起《人民日报》开始推出"中国梦·共赢曲"的系列报道,讲述的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故事".作为"中国梦"相关报道的重要补充,"中国梦·共赢曲"系列报道是对"中国梦"概念的发展和延伸,即由最初的"中国梦"逐渐发展为"世界梦".本研究运用话语分析和叙事分析的方法对这 23 篇系列报道进行研究,概括出了这一系列报道的三个整体框架,即合作-共赢框架、危机-救助框架、以及了解-学习框架.并在这些框架的基础上总结出该系列报道所建构的主体身份和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侨报》日前报道,当中国在如何改革应试教育的道路上艰难探索时,美国教育体系改革也在激烈的辩论中起步,不过改革的方向与中国正好相反:美国学生被认为过于轻松了,学校今后要更加注重考试,学校也将以排名比较好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