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学生主体性缺失的文化背景及教育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其缺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从文化的高度对它进行理性的审视,充分重视文化对人主体性的发展与影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教育所关注的焦点,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在发展人的主体性方面当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其缺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体性的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从文化的高度对它进行理性的审视,充分重视文化对人主体性的发展与影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教育所关注的焦点,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在发展人的主体性方面当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正走向主体教育”,“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要倡导主体性教学”。主体性教学强调并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根本目标。审美主体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主体性,主要是指培养和发展审美自觉、审美创造以及审美超越等审美主体性素质,这既是主体性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与任务,也是主体性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有主体性的人需要主体性教育来培养。因此,弘扬、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理应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然而,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对人的主体性重视不够。在德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看作一个“单向的、被教育、被塑造”的客体。这主要表现在:   ——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起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将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方法,无法有效地为学生认同,…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受教育者主体性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体性素质的发展与培养日益得到重视。因此,20世纪80年代末,教育理论界提出了主体教育的观念、思想,并在90年代初开始,北京、河南安阳、天津、湖北荆门、深圳、湖南长沙等地开展了中小学主体性教育改革研究。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实践研究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一、主体性教育思想概述当今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主体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素质教育活的灵魂,其核心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的教育改革对学生的主体性极为重视,主体性学习和教育成为教育者研究的重要话题。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并以此为教育目标进行教育优化,实现教育价值的更高体现。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基于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而提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发展质量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评价指标,亦是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尺度.主体性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主张把人培养成为主体,反对把人培养成工具.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生主体性开发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一、中学生主体性教育的战略意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主体性教育由理论探讨进入综合实践,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思想源泉.“从本质上讲,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如果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将会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仕财 《考试周刊》2012,(69):145-146
从当今人才需求的发展来看,社会亟须大量创新型人才,我们在教育中要重视发展人的主体性,树立“一切为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观念,重视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从长远发展看,中学阶段的教育不应只重视传授知识,而应从终身教育和继续学习的视角出发,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教育要着眼于未来,重视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新教育正是体现了这一目标,为了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应努力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对于改变我国传统的外塑性教育模式,增强教育活力,实现终身教育理想以及培养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人才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就教学目标的重点在认识上经历了一个从强调基础知识到重视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再到重视创造力、个性和主体性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学生个体主体性的确立、弘扬和凸现,离开了活动和交往就难以成为可能.人的主体性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活动与交往,特别是交往所赖以进行和所生成的诸多品质使活动与交往本身成为教学的内容、对象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高校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完善主体性的适应指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是教育的主题和实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人。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学生在教育中主要是通过课程获得培养。从这种意义上说,课程是学生精神建构、主体性发展的主要途径。首先对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其次,提出高校课程体系应是发展大学生主体性的主渠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旨在培养大学生主体性的高校课程体系构想。  相似文献   

12.
肖川 《教育导刊》2001,(2):47-4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就教学目标的重点在认识上经历了一个从强调基础知识到重视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再到重视创造力、个性和主体性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学生个体主体性确立、弘扬和凸现,离开了活动和交往就难以成为可能。人的主体性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活动与交往,特别是交往所赖以进行和所生成的诸多品质使活动与交往本身成为教学的内容、对象和目标。  相似文献   

13.
对教育活动主体性的强调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所谓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是人在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人格品质。主体性表现为主体精神的弘扬和主体能力的发挥,它是人得以全面、自主、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也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所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如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精心设计和有效组织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健康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学生的发展就会落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就只能是一个良好的愿望。因此,学校要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主体性是人的重要属性,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范畴。教育以培养人的主体性为目的追求,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要以人的主体性为根据,才能促进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培养具有高度主体性品质的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工程,主体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双向建构。主体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认识论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主体性的价值观选择。领会主体性内涵、挖掘主体性规律、加强主体性交互、归于主体性发展,反映了新时期主体性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起点、遵循、途径和目标,体现了主体性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意蕴。新时期主体性理论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从深化同一性、观照规律性、指向实践性、突出发展性这几方面下功夫,共同推进民族教育工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人们提出“科教兴国” ,关注教育时 ,却不无忧虑的发现 ,教育实践 ,尤其是基础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弊端 ,即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 ,结果培养出的学生缺乏主体性 ,缺乏鲜明个性 ,往往是“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因此 ,进行主体性教育 ,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就成为今日教育改革的要求与目标。而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展 ,离不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而这种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正是教师主体性地位的展现 ,正是教师主体性发挥的结果。一、教师的主体性当前 ,教育界对教师主体性的含义论述不多 ,若按照人的…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对主体性的培养既是普通大学的教育目标,也是远程教育的教育目标。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应当是教育的开放性,即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自主学习。主体性培养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在远程教育中应当是互动的;远程教育的开放性与远程教育对主体性的培养在目标上比普通大学更具有共同指向性。主体性培养应渗透在教学管理、课程教学、学生管理等多层面上。远程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担负重要的引导责任。  相似文献   

17.
卢梭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他关于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的发展和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标观,突显了人的自然主体性,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发展,初步奠定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基础.对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育,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对于改变我国传统的外塑性教育模式,增强教育活力,实现终身教育理想以及培养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人才都具有现实意义。一、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人的发展是一个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渐进过程,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同一性等特点。人的身心发展要受到遗传的制约、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控制。教育是主导力量,对于儿童品德的形成、主体意识的发展、知识增长、社会道德文化价值观的传递有重要作用。但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主观能动性却是决…  相似文献   

19.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与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名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他关于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的发展和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标观,突显了人的自然主体性,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发展,初步奠定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基础。对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育,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主体性德育课堂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柳 《高教探索》2004,(1):88-89
德育模式是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载体,而主体性德育模式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其中课堂模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指出:在“两课”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成长;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变换主角与配角的关系,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再次,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突出学生创造精神的激励和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