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一场具有爱国救亡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了救亡图强,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发展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倡导并进行了变法运动。谭嗣同是这场运动中的左翼激进分子,他政治思想中的民权思想与封建君权思想根  相似文献   

2.
谭嗣同的民权思想有人民选举罢免君主,抨击封建专制,反对封建纲常名教的伦理道德,主张妇女解放等内容。这些思想较之同时代的其他人远为激进,但却充满了两重性,说明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动摇性。  相似文献   

3.
宋传瑛 《中学文科》2005,(10):54-55
谭嗣同是维新时期宣传民权思想最早最得力者,他在《仁学》中系统阐述了他的民权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不但是谭氏对中国古代的平等和民本思想批判与继承的结果,而且是他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中得到的借鉴和启发。尽管他的民权主张是一个未成熟阶级的思想家所表露出来的未成熟的思想,但它表达了一种近代意义上的民主情怀,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谭嗣同之死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我们看见的只有朝代的兴衰轮回,并没有个人的生死。即便如此,那些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却还是感动着我们一代又一人。谭嗣同的身影在他们中间显得犹为特别……——题记  相似文献   

5.
秋瑾与谭嗣同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两个不同政治派别中的著名人物。在探寻中国妇女解放问题上二者分别提出过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思想主张。他们的妇女观除具有相同的一面外,二者之间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谭嗣同的妇女观仅注意“破”,而秋谨的妇女观尤注重“立”,这种差异主要是二人的生活经历与政治主张上的不问所致。然而,二者妇女观上的差异实际上存在着一种递进互补关系,他们的妇女观正好构成中国资产阶级早期较为完整的妇女解放思想理论,对后世的启迪与影响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康有为培养维新力量的万木草堂和维新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孝》;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公车上书”、组织维新团体——强学会,出版维新刊物——《中外纪闻》;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梁启超著作《变法通议》;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相似文献   

7.
支玉良老师在《从教学的失败到教学的成功》一文中(见《历史教学》2010年7月上半月刊),用自己的教学经历展示了对谭嗣同之死的评价。支老师认为谭嗣同之死是“用最宝贵的生命来捍卫变法的正义”“更具震撼力”“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些观点没有人能反对,但同时也不能说明谭嗣同之死有多么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五名正谊,字子斌,又作子宾或子彬,行五,善使大刀,人们称为大刀王五。直隶(今河北)人。绿林出身,以“保镖”为业,秉性刚直,为人仗义,劫富济贫,是清末光绪年间京师有名的大侠。影响所及,北至山海关,南到清江浦。 光绪五年至六年(1879—1880年),京师附近劫案数十起,捕吏疑心是王五所为,五城御史派数百人往捕,未得。次日,王五去刑部自首,尽讲数月来劫案有其徒党所为,有他人所为,主审提牢的濮文暹太守只以打二十板的小小惩戒逐出。后濮文暹出任南阳知府,缺少川资,王五携二百金相助,并予护送。甲午战后,监察御史安维峻因上书痛斥李鸿章妥协投降,被贬,谪戍张家口,王五护送其去,并送所用财物。 谭嗣同十岁时,在北京读书,向王五学习剑术。梁启超在《谭嗣同传》中说他“少倜傥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这个“好任侠,善剑术”,即是受王五的影响。二十年后,谭嗣同三十一岁时,曾写诗赠王五,诗中说:  相似文献   

9.
我们许多同学在学习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的戊戌变法这一课时,往往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即“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究竟是什么?”因为课文中虽然有“康、梁的维新思想”这样的二级标题,但是其目录下,并没有明确表述其具体的思想内容,而是介绍了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梁的维新思想特点及他们从事的维新活动。因此许多同学在学完这一节后,在问及到康、梁维新思想的具体内容时仍感到茫然。其实只要大家善于思考,就不难概括出康、梁新思想的核心内容。首先,从历史的继承角度来看:由于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早期维…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救亡”的背景下,清末知识精英掀起一股尚侠思潮。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是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在鼓吹侠风的同时对侠的人格进行重新阐释,努力将侠改造成为国为民的英雄,使人们相信侠能够承担救亡图存的重任。在他们尚侠的背后,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谭嗣同主要在于对墨侠实践精神的推崇;梁启超用侠来塑造“中国魂”;章太炎高扬侠风,则将之作为反清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戊戌政变发生后,英甘帝国主义千方百计营救康有为、梁启超,他们是同情中国的维新运动,还是另有用心?本文试从英日营救康梁的经过加以分析,供教学参考。一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上谕,引起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疯狂反对,他们积极准备发动政变。9月14日,调聂士成军驻天津,董福祥军驻长辛店。光绪帝感到形势严重,于14、17日,让杨锐和林旭分别带出两道密诏。第一道密诏要康有为救他,第二遭密诏是他救康有为,让康去上海督办官报,“迅速外出,不可迟延’。康有为接到密  相似文献   

12.
强学会封禁之后,梁启超、章太炎、谭嗣同各自撰写了为“学会”鼓呼的章,分析了学会在中国的命运,高度评价学会的作用,并对组建学会、开展活动作了设想。三人在学会背景下从事的学术研究,基于共同的民族危机和化危机时局,服务于改革救亡的目标,因而能把批判专制制度与讨论学弊结合,批评老学,主张民族化反省和强调民本位观念。但是三人在对待儒学、西学、孔教与佛教的态度上存有差异,对学会工作的重点以及如何处理学会内部的人际关系看法亦有所不同。章还贯穿着概述从“维新”到后“五四”这二三十年间化学术社团在中国化学术发展之链——化世家、地域性学派、书院、化社团、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观点,并且认为维新时期的学会实为化社团这一环节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何年 《教育》2010,(8):51-51
前不久,笔者因工作需要接触了一些留学生家庭。在接触中,笔者发现,选择留学的家长和学生其实是选择了一种不同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语调是说话时声调高低的变化。英语的语调很难掌握,尤其是对我国学生。我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最大困难,不在元音和辅音上,而在语调上。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与我们的母语—汉语语调的影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维、陶渊明的田园山水诗均属优美的美学范畴,以平淡、静溢为主要风格。但两者之间有所不同。王诗更加冷寂、静穆与安祥,有些诗透出看破红尘的淡漠,充溢着宗教神秘感,与世俗生活有着较大的距离,体现了一种清高、自赏的士大夫情调。而陶诗却充满了本真的生活气息,平易素朴,亲切可爱,具有平民性、世俗性、民间性,有着对现实人生的肯定和对世俗生活的认同。艺术表现上,王诗更重形式美,注意炼字炼句、对仗押韵、色彩对比、画面安排等。而陶诗则浑然天成,自然流畅,不假雕饰,天然本色。  相似文献   

16.
语调是说话时声调高低的变化。英语的语调很难掌握,尤其是对我国学生。我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最大困难,不在元音和辅音上,而在语调上。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与我们的母语—汉语语调的影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国,大多数学生开始学英语时,已基本上掌握了汉语口语,形成了一套牢固的汉语语音、语调习惯。学习英语的语音、语调是形成一种新习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  相似文献   

17.
谭嗣同的《仁学》是中国近代一部思想性极强的著作。从墨家思想、儒家思想、西方民族主义思潮3个方面对谭嗣同思想之开放性进行探析,可得出该书将传统文化赋予具有现代性的内涵,符合现代化的潮流。  相似文献   

18.
19.
晋武帝在徙民、削州刺史之权同时,还在益梁实行奖拔蜀人的用人政策,东晋控制益、梁后,则摈巴蜀人士于统治集团之外,导致谯纵之乱。刘宋政权除排抑蜀人外,还加强了控制,造成蜀中人才断层。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人民观上存在巨大差异,毛泽东的人民婉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蒋介石的人民观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这两种人民观的差异对国共两党的命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