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邵晋涵是清代中期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江藩在《国朝汉学师承记》中把他归入清代汉学家,并不能准确地概括邵晋涵学术的特征。本文钩稽现存史料,橥了邵晋涵学术宗旨、特点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2.
邵晋涵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学者,其学术风格别具特色.他本着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结合兼收并蓄的学术理念,形成了凡发议皆论博征实据的治学路数,体现了他征实致用的学术取向.  相似文献   

3.
4.
邵晋涵是乾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在继承和总结前人“良史”传统的基础上,对“良史”提出了具体标准:一是史以纪实,秉笔直书,持论公允,对史料认真考订,辨其真伪,取舍得当;二是从史书的断限、体裁、体例等方面强调史法义例的重要性,同时要把史法与义例结合起来,不能以史徇例;三是史求其用,重视史学的教化功能,表彰妇女的孝行善举是化民俗之要道,表彰忠义之士,有利于扶持风教;四是叙事要准确、完备,有条理,并以此作为评判史家素养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邵晋涵的“良史”观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良史”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文质涵义的分析和著名史学家汉班固、唐刘知几和清章学诚对文质的观点的阐述,揭示了邵晋涵“文质因时”这一史文思想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邵晋涵和刘台拱是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的经史学家,在当时学术界享有盛名。关于两人初次相识的时间,近人黄云眉《邵二云先生年谱》和刘文兴《刘端临先生年谱》均未明确谱录。邵晋涵自己说在“徒维遏茂之冬”始“获交刘君端临”,对照历代通行的干支纪年乃是“己戌”年,然而六十周甲中并没有这个纪年名称。这究竟是邵晋涵记载失误,还是另有其它原因?只有考证清楚这个问题,并且作出合理的解释,才能消除人们的疑惑。  相似文献   

7.
“义法”是方苞论文的中心,并且成为后来的“桐城派”的体系的基础。概括而言,就是要求在内容上“文以载道,”在形式上讲究结构条理,语言技巧等。刘大槐补充了方苞的理论,认为“义理、书卷、经济者”是“行文之实”,是“匠人(文人)之材料”,而“神、气、音节者”是“匠人之能事”。而姚鼐首次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结合起来作为古文理论的整体原则提出来。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学史上,山东有着悠久而荣耀的散文传统,是散文创作与研究的重镇。山东师范大学作为一所以文学艺术教育和研究见长的院校,建校七十多年来,培养了王景科、刘烨园、蒋新、丁建元、李登建、王兆胜、张清华、李一鸣等二十多名优秀的学者型作家,逐渐形成了一种学院派“散文创作现象”。本文以刘烨园、丁建元、李登建、王兆胜的散文创作为中心,考察山东师范大学散文创作的美学意蕴,为地域散文研究增加新的视角和材料。研究发现,山东师范大学作家们的散文创作,在呈现出鲜明的学院派传统、多元的审美趣味、创作技艺的先锋姿态等美学意蕴的同时,内嵌着浓厚的齐鲁文化精神传统,是当代散文创作领域内别具特色的一面“人文旗帜”。  相似文献   

9.
邵晋涵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向为士林所推重.然而关于其字号的说法,时人已有分歧.章学诚撰<邵与桐别传>,其子章贻选作补注说:"先师讳晋涵,字与桐,号二云".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前后崛起的西部散是一道独特的景致。其价值在于它既丰富和充实着新时期国内散创作的内涵。同时又在证实着同一时态背景下内地散即主流散的存在。作为创作主体,贾平凹为标志的西部散作家有许多共同创作特征,严肃真诚地创作、展示地域风情世相与民族历史化、关注人生和探讨生命、普遍追求艺术风格的浑厚大气。这些恰是构成西部散独特格调与美质的基础,同时作为创作操守与把握生活的艺术精神,也对新时期散创作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散文诗简论     
散文诗的文体定位决定了其以小见大的审美特质 ,在现代社会具有普遍的审美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周邦彦作为北宋著名词人,其词作一直是研究中的重点,而其他文学作品则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本文对周邦彦的诗文从内容题材、艺术风格、思想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全面了解、评价周邦彦的生平、思想以及创作。  相似文献   

13.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是最富有文采、思辩水平最高的一位哲人,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座高峰。庄子散文想象奇特,纵横驰骋,汪洋恣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对庄子的散文风格加以概括分析,即散文的风格为:以寓言述思想,寓哲理于形象;超世绝伦的想象和深远奇妙的意境和谐统一;多种修辞手法的妙用,使文辞之美,千古卓绝。  相似文献   

14.
邵逸夫是宁波帮实业家的杰出代表,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慈善家。在他跨越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中,除了广泛兴资助学留下的物质财富,其深刻且合规律的教育思想同样是重要的精神财富,在当今中国的教育实践中具备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启示作用。邵逸夫教育思想研究是软性、纯度高的理论研究,也是发散多元的宽领域研究,需要投入更大的研究力量。其思想涵盖教育功能论、均衡发展的系统观、以点带面的全局观、务实求精的质量观等部分,对其话语文本和行为语言的深入开掘梳理、比较分析及人文评价是未来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可能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李育善散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版)放在我的案头已久了。初读,我就被他那质朴而自然的情感叙述所感染,一股清澈、纯净、真切、鲜活的审美感受在我的心中徒然泛起。李育善,这个文坛初露锋芒的名字在我头脑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刘峻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其文数量不多,体裁较少,但文学价值颇高。具体来说,刘峻骈文较重文采及对仗、用事等形式技巧,言辞激切,说理透辟,抒情真挚而深刻。  相似文献   

17.
颜延之是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骈文家,其骈文作品体裁覆盖面广,技巧精湛,名篇也较多,可以代表南朝前期骈文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具体来说,颜文注重雕琢,比较讲究对仗、用典、藻绘,风格繁缛典重。  相似文献   

18.
任防是南朝时期著名骈文家,其骈文体裁多样,对形式特征更为讲究.具体来说,对偶更工整精致,用典更繁密贴切,辞藻更趋华美,声律愈益严谨.体现出成熟骈文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9.
齐武帝永明年间,沈约等人提出声律论,不仅对诗歌创作造成影响,这一影响还延展到骈赋、骈文的创作中。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骈文形式要素走向定型。从创作技巧上来看,永明以后的骈文对形式特征的追求更加严格:对偶更工整精致,用典更繁密贴切,词藻更华美,声律更讲究。除《奏弹王源》外,沈约的大多数骈文都比较重视声韵之美,因此可以说,骈文发展到沈约,基本达到了成熟时期。  相似文献   

20.
刘基在小学领域也颇有些建树,特别是训诂学上成就更大。散见于刘基散中探求词源,说明词和事物命名的理据及谴词造句理据的研究,已具语源学特色。散《菜窝说》用声训的方法,比较系统地探求了部分蔬菜的单名理据,大都可信。其他散对复名的理据探求更为可靠,其寻求理据的方式对目前的语言理据研究还有较高的价值。刘基《春秋明经》揭示的《春秋》的句法修辞理据,也颇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