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中指出高考所考的文言文是“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是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但是,文言文已经淡出我们的生活,学生除了课堂已经没有使用文言文氛围和环境;因而,文言文可能虽“浅”,但对众多的高中生来说却不“易”。这就需要我们在文言文教学时,转变观念,改变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一、分析传统教学法利弊,提出问题教学必要性文言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必考内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重视基础,主要是老师对文言文的范文教学多是运用分析讲  相似文献   

2.
张驰 《广西教育》2013,(12):44-44
初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有差异的。初中语文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高中语文课标提出:"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3.
<正>一、古文作文教学模式的几点尝试新课标中对古文"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即应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目标中,忽视了对古文的文章结构、文章语言的鉴赏,这既是语文教师不把古文列入写作教学内容主要原因,也是教师不去探究和总结古文写作教学模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明确要求:"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由此可见,高中阶段语文教材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之高。近几年来,我省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的考试题型也几乎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明白了这些,高中文言文教学才能有的放矢,不再盲目。  相似文献   

5.
正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七到九对年级文言文阅读学习提出的阶段目标是"诵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要求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6.
肖燕 《现代语文》2005,(10):78-79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应该是我们打破文言文教学传统的串讲方式,推陈出新的一把标尺.  相似文献   

7.
张斌 《考试周刊》2012,(87):41-41
新课程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上述要求,我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中考文言文命题的依据中考文言文命题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命题的难易度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评价标准:"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教学有明确要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文言文有具体要求:"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文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场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这不仅是《课程标准》为每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设定的文言文阅读目标,也是对每一个参加高校选拔性考试的考生提出  相似文献   

11.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高中课程中文言文篇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要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文言文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古文年代久远,有时代隔膜。入选中学教材的古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站在国家教育策略的角度,强调了文言教学的必要性:"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在评价建议上,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可见,为落实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培养初步文言阅读能力和文言语感是基本途径,为更好地突出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语言因素,应通过诵读、比较两种手段加强语言教学,培养语言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在考察评价中这样规定"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应该教会学生利用工具书,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深邃思想、精妙构思等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典雅、简洁、内涵丰富,虽年代久远,却香如陈酒.新课标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相似文献   

17.
古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日常的古文教学中,学生古文阅读能力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古文阅读能力强,阅读量丰富,可有很多学生几乎不具备古文阅读能力,更不要谈阅读量了.如何让读不懂古文的学生能够读懂并喜欢阅读古文,让基础不错的学生达到更高的阅读层次.下面我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正学会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就可以直接触摸中国传统文学,品味原汁原味的经典著作,真实地感受超越时空的文字魅力。因而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都是以教材中的古文为对象,一篇一篇地讲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三年的高中教学,并没有给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带来质的改观。一篇浅易的文言文放在学生面前,许多学生都似懂非懂,没有办法顺利读完。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我认为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共有古诗13首、词4首、文言文6篇,在全书中所占比重较轻。新课标对中学阶段文言诗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提出了明确的阅读目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