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与教学价值观的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新课程的价值观和对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学应建立注重人的生命发展的价值观,即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一、新教学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一)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不同的“样子”,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尊重生命独特性的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他懂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二)理解生命的生成性人是未完成的存在,也是非特定化的存在。人的“…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价值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课程价值观的转变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价值观。根据新课程的价值观和对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学应建立注重人的生命发展的价值观,即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一、新教学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一)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人的生命有自己不同的“样子”,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尊重生命独特性的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他懂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让每一个学生都…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一种方式,有的人选择安逸,让自己的生命甘于平淡:有的人选择坚强,让自己的生命不甘屈服;有的人选择等待,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有的人选择出击,主动安排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与方式,每个人的生活也因此而变得不同。  相似文献   

4.
死亡意识     
一 "死亡意识"作为一个名词,它只是一种能指,指的是人作为生命的主体对死亡的认识和体验,这是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存在的普遍意识,它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死亡意识"的所指则是丰富多样的,也难以有一个固定的内涵,它具有高度的主体性,每个不同的个体基于自己的主体情况都有不同的死亡意识,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在每个人之间也决不会存在完全一致的死亡意识.  相似文献   

5.
<正>一、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负责人生如同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个人也都要对角色负责。作家科尔顿说,人生只有一种追求,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就是对责任的追求。1.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一个人想方设法地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甚至做到极致,这就是责任感。德国产品之所以精良,是因为德国人用宗教般的虔诚来看待自己的职业,他们把产品的质量视作自己的生命,而不完全因金钱的驱使。当一个人怀着宗教一般的虔诚去对待生活和工作时,他一定能感受到责任所带来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一种方式,有的人选择安逸,让自己的生命甘于平淡;有的人选择坚强,让自己的生命不甘屈服;有的人选择等待,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有的人选择出击,主动安排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与方式.每个人的生活因此而变得不同。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能让我们对自己人生的选择多一份成熟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一种方式,有的人选择安逸,让自己的生命甘于平淡;有的人选择坚强,让自己的生命不甘屈服;有的人选择等待,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有的人选择出击,主动安排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与方式.每个人的生活因此而变得不同。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能让我们对自己人生的选择多一份成熟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1.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不同的“样子”,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尊重生命独特性的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他懂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生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生命,无论对于人还是动物,抑或是植物,都只有一次,虽有枯树重发芽的奇迹,但已然不是原来的那柄枝干,生命,有人珍惜,有人漠视,如何走过自己有且仅有一次的生命历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有人选择平平稳稳、波澜不惊,有人宁愿惊鸿一瞥地掠过……生命到底是什么?这个困惑万千人的话题,正在"对话空间"里再次引发热议,浙江岱山中学的师生们有着怎样深刻且不同的见解呢?且让我们走进听听……  相似文献   

10.
每个教师都应有教学主张,我的语文教学主张是"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这个主张是根据生命发展需要、教育本质的追寻、教育研究的启迪、语文价值的寻觅而建构的。我们把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和重要方法。这基于人的生命追求成长,生命成长需要语文教育;不同的教育对人的生命成长影响不同,每个人都期盼得到适合的语文教育。为此,建构自己的操作模式:确定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价值,重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内容,建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途径,探究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范式中,生命意义的寻求、发现与实现是每个个体生命的生存使命。从生命的视野看,个体生命只能成为生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成为生命"所是"和"所能是"的自己。这一答案从生物学、伦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得到有力支持。当今人类的发展为个体生命成为自己提供了可能,当代教育改革正朝着有助于个体生命成为自己的方向发展,教育有义务帮助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  相似文献   

12.
【活动理念】叙事治疗是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将人和问题分开,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叙事治疗将人和问题分开,治疗师站在一个"去专家化、去中心化、但具影响力"的位置上,带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好奇心,以多元的视角,为来访者(故事讲述者)撑开一个说故事的广大空间,透过说故事、聆听故事、回应故事(提问),让每个人都成为解决自己的问题的专家。  相似文献   

13.
<正>导语:思维决定人生。人生当中,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学会改变思维,改变方法,往往会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关键就是思维转变的问题。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学会改变思维,许多事情都会改变,人生从此将会变得不同。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一种方式,有的人选择安逸,让自己的生命甘于平淡;有的人选择坚强,让自己的生命不甘屈服;有的人选择等待,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有的人选择出击,主动安排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与方式,每个人的生活因此而变得  相似文献   

15.
杨立行 《家长》2013,(Z1):54-55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而且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日本心理学家曾对1000人做过一项测试,询问每人三件不愉快的事及原因,结果有991人把原因归于他人。现实生活中,不少"尤人"遇到困难首先会埋怨他人,认为老天不公,不给自己机遇,无法发挥才干,或是说出有人故意要压制自己等"尤  相似文献   

16.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何不让自己活得潇洒,让自己的人生别具一格。让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路,走出不平凡的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正是这些梦想让我们有了不同的前进方向,鞭策我们走出不同的路,活出非凡的自己!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生命生命》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篇生命的颂歌。作者通过生活中普通的"手中飞蛾求生的欲望"、"砖缝中香瓜子的生长"、"倾听自己的心跳"三件事例的细致描写,从字里行间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希望每个人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宋保平 《现代教学》2012,(12):72-74
芬兰人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性格与能力上的可取之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当世界上许多国家以"大量制造"的方式来教育下一代之时,芬兰却选择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发展,他们不鼓励、不强调孩子从小就与他人竞争,也没有耸人听闻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口号,而是去启发、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他们尊重每个独立自主的个体,  相似文献   

19.
《紫藤萝瀑布》《绿萝的相守》(选自2012年12月20日《新华日报》"新潮"副刊,作者:施立松)两文都属于状物抒怀之作,用来"抒怀"之"物"相近——一是门外盛开的紫藤萝,一是立在客厅与书房的过道间的绿萝,但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境遇也迥异,物象所处的环境与命运也不同;睹物抒怀,它们所引发的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也各不相同。现将两文作如下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20.
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是一曲生命的颂歌。文章借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来感受自己的生命这些寻常小事,歌颂了执着的生命追求、顽强的生命意识和伟大的生命力。文章之所以显得境界高远,积极向上,源于作者对人生、命运等的深层思索,它既是作者的生命宣言,也是作者自我独立性格及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