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至理名言,让我受益匪浅。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刻体会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那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呢?一、拼音教学中的德育拼音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音方法和拼读技巧,也要注重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使汉语  相似文献   

2.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3.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明白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以极大的热情和探索精神投入到语文创新教学中,在培  相似文献   

4.
理想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理想课堂应该是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理想课堂应该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理想的课堂需要教师、学生一起相互启迪、共同研究、相互促进,孕育出无限生机,共同演绎有知识生命的新的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语文学科自身规律,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高正红 《教师》2012,(19):94-94
生命是美丽的.我们要学会欣赏;生命是善良的,我们要学会感恩;生命是和谐的,我们要学会相处。生命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生命又是何其珍贵?有了生命.才有了竞争和拼搏,有了生命,才有快乐与悲伤,有了生命,才有希望与理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的生命之花绽放呢?  相似文献   

7.
诗词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优美的韵律、丰富的内涵,历来为读者所钟爱。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培养学生的素养和陶冶学生的情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诗词虽美,却因其语言高度凝练,古今汉语的差异较大,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一、给学生创设诗词教学的情境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地位相统一的过程。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情感动力",教师和学生的密切合作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情感是两者的保障。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一、交流要用心作为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教育。云南省从2009年秋季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创新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育和引导得当,他们的创造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挥。教师应多措并  相似文献   

11.
理想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理想课堂应该是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理想课堂应该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理想的课堂需要教师、学生一起相互启迪、共同研究、相互促进,孕育出无限生机,共同演绎有知识生命的新的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因此,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满怀激情地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明白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以极大的热情和探索精神投入到语文创新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一些体会,先谈一下浅陋之见:  相似文献   

14.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在小学阶段开设小学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提高审美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和任务,注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及兴趣爱好来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现自我特长。  相似文献   

15.
在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最基本的而且是切实有效的途径。而语课程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是生命之声,是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内涵,语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质兼美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教学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顺应时代的发展,适时渗透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陶坚 《中学文科》2006,(12):57-57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从哪里来?要靠教育,尤其是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把语文的人文性放到了重要的位置,这就决定了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要重视情感因素,用情感影响学生的行为,使之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感情,从而激发学好语文的热情,自然地进入课文氛围.那么,如何才能来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呢?  相似文献   

18.
姚美云 《语文天地》2012,(12):56-5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优化教学过程,降低学习难度,及时发现和疏导学生的不良学习情感,让学生快乐、满足、自信地学习,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积极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19.
龙游 《教学随笔》2013,(20):148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但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真谛的阐述却永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遵循的准则:要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脑力劳动文明,养成一个人在一生中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需要。亲爱的同行们,让我们怀着对教育的热情,对学生的热爱,用孜孜不倦的探索去践行这一准则吧!  相似文献   

20.
近日,听一位老师执教《中国石拱桥》。课堂上,在老师分析课文语言时,一位学生在老师分析描写石拱桥的词语时毫不在乎,却根据课本上的插图说,赵州桥只不过跟我们家乡的江桥差不多,但比长江大桥只不过是“小鸟”中的“小鸟”,说它雄伟不准确。而课文却说赵州桥历史悠久、外形优美、结构独特、气势磅礴、艺术价值高。为什么学生就没有感受到这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