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林敏静 《成才之路》2014,(13):54-54
正我们经常在讲,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可这个"语文味"到底是什么,总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对"语文味"的解读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他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说来,‘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标注、摘抄写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而"读味",正是语文最原始、最本真的味道。我们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在朗读中领悟语言文字特有的美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情感激越的起伏,在朗读中唤起学生与文本真切的体悟,在朗读中让语文课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2.
正一、营造气氛,凸显"读"味朗读是语文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朗读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营造出适合的教学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文本特点,采取多样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才能凸显出阅读教学本色。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四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时,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在语文课堂这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1我认为,语文课堂最重要的是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最大的特点就是让语文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语文教学中如果没有人文诗意,就没有召唤和启示,就没有美感,也就没有性情的陶冶和净化。一、用丰富凝练的语言打造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艺术,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都是  相似文献   

4.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也是阅读教学的必要途径,更是发展语言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习语文,朗读是出发点,亦是归宿地。无数教学实践表明,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读出"语文味",读出"生活味",读出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科是一首流淌着情感的诗歌,语文教学能否充分展示出本学科独特的诗意,朗读是至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声情并茂的朗读,既可发展学生的思维,更可激发学生的真情,培养学生浓郁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在朗读中体悟,在朗读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如何突破朗读教学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张芳 《考试周刊》2013,(38):40-41
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越来越浓。语文教学要真正回归本真,必须重视朗读的作用,避免课堂上的听读及默读现象,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魅力。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说明文与文学作品一样也能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应关注说明文教出语文味的四个维度,即教师的课堂语言"说"出语文味,课堂朗读训练"读"出语文味,在语言品味中"嚼"出语文味和在文章写法分析中"品"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进入文本最有效的方法。《乡下人家》用质朴而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田园风光的诗意画卷。在教授这篇文章时,应以"美"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在欣赏、推敲、美读中去感受语言之美、写法之美和情感之美。美文美读,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读出美文的情感真味。  相似文献   

9.
常识性课文因其文体的特点,有不少教师教学时常常忘记其"语文味"。常识性课文的教学不应只是承担科学知识传授这一简单的任务,同样应让学生咬文嚼字,品味语言的精妙,夯实朗读,感受语言的生动,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0.
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的培养,又主要是通过朗读实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然而,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却一直是语文教师觉得棘手的事。他们常常为了使学生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而煞费苦心。在实践中,笔者发现,语文教师如果在指导朗读中善"变",就会给语文课堂增添妙趣,使语文学习更富有诗意,文本解读更有深度。  相似文献   

11.
章春燕 《学子》2014,(9):29-29
一、营造气氛,凸显“读”味 朗读是语文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朗读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营造出适合的教学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文本特点,采取多样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才能凸显出阅读教学本色。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朗读训练。语文课文文章优美,语言丰富,是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最好的教科书。朗读作为语言最主要的内容,要想学好语言,必须从朗读开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现在已有很多语文老师开始从朗读对学生进行培训,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效果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尽如人意。课堂中学生虽能积极参与却效果不佳,是因为学生在阅读时没有抓住文章的中心,只是为阅读而阅读,使语文教学越来越"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13.
初·名师     
教育格言尊重赏识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成功。教学主张张宗方主张语文课堂要体现“本色语文,快乐语文”的特点,追求课堂“语文味”及行云流水、自然流畅,注重在亲近语言、反复朗读、情感充盈、快乐学习等方面下功夫。他认为语文课堂就是语文教师自我成长的主阵地。多年来,他立足课堂,积极探索,在践行“本色语文,快乐语文”的教学主张中享受着语文教学的诗意。  相似文献   

14.
"书声朗朗"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的重要特征之一。学生朗读的过程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个性。要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彰显它应有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阅读教学乃至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没有朗读就没有语文的学科特色,也就没有课堂的语文味. 一、含英咀华赏佳句 含英咀华品真味,吟咏体悟吸精髓.正如朱熹所说:"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语言的精妙,内蕴的深刻,只有在斟酌中才能领悟,在欣赏中才能感受,在朗读中才能流露真情,品出味道,才能激发想象,激活童真,引发童趣,启迪智慧.也只有如此,语文味才能充溢语文课堂,充溢孩子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小语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朗读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地感知句段的内涵、篇章的气韵和语言的诗意美,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情感是言语的内蕴,言语是情感的载体,正因为此,汉语言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特点。因而我们所接触的汉语言文字其本身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段真情,一首人生之歌,包蕴着丰富的人文情愫。记得鲁迅先生说过:"读书的方法,窍门是靠自己读出来的,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得其益,会其智,触其情。"为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美好情境,让学生在诗意般的境界里享受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朗读教学,"语文味"主要来源于朗读训练。因而,朗读教学应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本文着重探讨了朗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也是阅读教学的必要途径,更是发展语言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习语文,朗读是出发点,亦是归宿地。无数教学实践表明,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读出“语文味”,读出“生活味”,读出“人文味”。  相似文献   

19.
培养语感,必须让学生反复接触语言、感受语言,朗读则是学生接触和感受课文语言的最经常、最重要的方式。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能力。"进行语感训练,就是要让学生直接参与感知语言的实践,要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潜移默化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入选教材中的文章大多语言优美、文质兼美,是语言学习的好材料,语言的内化靠的就是朗读,朗读落实不好,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会提高。因为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学生在读中可以积累词汇,可以积淀语感,可以体会文章蕴含的内涵。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美好的情感氛围中读出文章意境,体验朗读教学的美丽。下面是我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浅显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