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通过语言,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但由于学生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并且在一些学生中存在胆怯、害羞、耐挫力差等心理障碍,不肯积极举手发言,以至最终不求甚解,阻碍了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师课堂上一味“插蜡烛”式的提问,或自问自答,与学生缺少语言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将会使师生间的双边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严重影响了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教育政策研究:议论批判的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对政策研究、特别是教育政策研究的新近发展,加以评论及综合。有关的发展被部分政策研究者称之为阐释转向、争辩转向或说服转向,这些转向基本上是对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主导政策研究的一种"经验—技术"视域的回应。本文把这些变化统称为"议论批判"视域,它总结了多个理论视域近年在政策研究中的贡献。它们包括:文本、文本质感及文本互联性的诠释学研究,议论的考古学及系谱学研究,批判政策研究。这些转向将会把政策研究从以往只属于政府官员与政策研究者私下的对话引领至一个更为民主的批判议论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科书编者”首次走上阅读教学的对话席,成为阅读教学多重对话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批判思维是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内容、形式和结果进行优劣、是非评判时,所表现出来的严谨的、具体的、有科学可信度的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实验和实践,不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达到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议论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一般写作知识的介绍而忽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现象。为改变这一情况,作者认为,议论文写作要抓住现实性、深刻性和辩证性,与此相适应,在教学中应注重训练学生联想性思维、深刻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批判思维的教学与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的议论与议论文章的议论区别何在牛殿庆,周采霞做为一种写作表达技巧,刘熙庆先生给议论这样下的定义:“议论就是讲道理。论是非,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①刘忠惠先生是这样下的定义:“议论,即说理、评断...  相似文献   

8.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任务,而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高质量的师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以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以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起了“国外、国内、校内”的三级培训体系,有计划地对所有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教师队伍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教育的情况一直不容乐观,究其根本是传统思维作祟.鲁迅作品所蕴含的独特批判思维对传统思维有着积极的纠正作用,有望成为鲁迅作品教育新一轮改革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0.
优秀的记叙文,无一不是记叙、议论、抒情完美结合的产物。记叙过程中穿插议论,不仅能深化中心、强化文章的思想性,更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提高记叙的品位。议论对记叙有画龙点睛、点铁成金的作用。一般说来,记叙文中的议论安排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议论安排在开头。当需要强调事情的深刻含义,引起读者对所记内容的重视,或为了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往往开篇议论。这种议论,常以设问的形式出现,它适用于消息通讯,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导语部分。另外,倒叙式结构的记叙文,一般也在开头  相似文献   

11.
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既是一种具有强烈问责取向的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技术手段,同时,它在日益理性化和专业化的同时也逐渐演化为一种权力机制。对于遵从的倡导,对于技术的迷思,以及权力和责任的失衡,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所固有的弊端。要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一项可持续的事业,须从质量保障走向质量文化。一方面,需要对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进行反思和革新;另一方面,需要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一种基于相互信任的,以社会契约关系为核心的整体性质量文化。  相似文献   

12.
创新阅读教学,通过学生在阅读中积极主动的多元思维参与,并融入自己的知识经验,主动参与对文本内涵的综合、判断和形象再造,从而多层面地感悟和领会作品的意蕴,并产生超越文本的思想火花,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厉敏 《现代语文》2005,(8):68-70
语文教材中的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篇名作,跳动着时代脉搏、展现着时代特色,为提高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开地.  相似文献   

14.
"王文"以数理逻辑否定普通逻辑、批判性思维逻辑、非形式逻辑是以小逻辑观否定大逻辑观;"王文"混淆传统逻辑与普通逻辑,混淆数理逻辑与现代逻辑,其"以数理逻辑完全取代普通逻辑"的错误主张偷换为冠冕堂皇的"以现代逻辑取代传统逻辑"的口号;绝对不能以数理逻辑取代普通逻辑,"王文"所提出的以数理逻辑取代普通逻辑的种种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逻辑是成熟的学科。“非形式逻辑”无论怎样在“非”字上做文章,毕竟还要依赖于逻辑。“批判性思维”则不同,它不用考虑“非”字带来的麻烦和限制,甚至可以彻底摆脱逻辑。因此,“批判性思维”不是逻辑,至少可以不是逻辑。“批判性思维”本身又是一个含糊的概念,主张它的人对它至今没有清楚的说明。因此,鼓吹把这样的东西作为逻辑课来开设,甚至用它来取代逻辑,乃是非常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大众文化的兴起所形成的时尚阅读形态影响着小学生的阅读选择。经典阅读应甄别批判,追本溯源,明确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阅读选择的必然性;择良承续,去芜存菁,提升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阅读选择的自主性;理性辨析,价值导向,强化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阅读选择的免疫性。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公平思维的前提批判中,主体间性思维方式的确立是针对神灵思维和主体思维提出的。神灵思维是人类的蒙昧思维、原始思维和前现代思维;主体思维是现代思维,是对神灵思维的扬弃,人走出了自己为自己设立的牢笼,绽放出主体的伟大力量。同时也逐渐使主体陷入了自我论的逻辑,自我成为了神灵的替身。现代主体思维成为了人类整体发展的枷锁,更是教育公平思维发展的桎梏。而主体间性思维是共存思维、生态思维、和谐思维、差异思维、后现代思维。是解决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牵涉人类发展生死攸关等重大问题和重大关系的价值选择和思维路径。从根本上、根基上转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在的核心思想,是现在及未来教育公平思维重建的终极指向。  相似文献   

18.
19.
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化的教育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大学生形成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无论从外部的社会环境,还是从内部情况来讲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大学生形成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无论从外部的社会环境,还是从内部情况来讲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