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村庄都是一本待读的书。 我们从村庄来,又不断地回去,这来来去去之间,读了几十年,仍读不透那本书。  相似文献   

2.
    
瓦是屋子上面的田地,一垄一垄,长满了我的怀想。离开好久了,怀想还在上面摇曳着。我不能进入瓦的内部,不知道瓦为什么是那种颜色。在中原,最黄最黄的土烧成的瓦,也还是瓦的颜色。瓦完成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土与火的最本质的认知。当你对瓦有了依赖的时候,你便对它有了敬畏。在高处看,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我拆过瓦,屋顶搭下来的长板上,瓦像流水一样滑落,手不敢怠慢,一块块像码字一样将它们码在一起。屋子一直在漏。雨从瓦的缝上淌下来,娘要上到屋子上面去。娘说,我上去看看,肯定是瓦的事。  相似文献   

3.
《弟子规》中这句话告诉我们:刚开始读这本书,不要又想着读那本书。这本书还未读完,不要开始读另外一本。说明读书要专一、认真,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情景小故事:老师给小朋友布置了暑假的读书任务。要求每人读一本好书,开学后与其他小朋  相似文献   

4.
最喜欢的……闲暇的时候,极喜欢做的一件事便是读古诗。若书是那种黄黄的线装书,字是竖排的,且繁体,那便更好。那样,我就是着了长袍的古人了。最喜欢的一句诗是:“野渡无人舟自横。”总觉得那七个字写绝了一种境界,写活了一种幸福,写真了一种人生。这很让我联想起闲云野鹤,梦里看花。  相似文献   

5.
书缘     
书缘●李世营曾经不止一次地回忆起儿时的那一幕幕:每每至暮蔼徐徐笼罩住熟悉而亲切的村庄,村中泥塘岸边那一间屡经风雨侵蚀的茅舍之中,就照例会浮起一片金光。破旧的茅舍之中,一位少年燃着一盏油灯正俯身在一张剥落了色泽的小桌上翻读一本已发黄起皱褶的书,而靠里墙...  相似文献   

6.
沈上 《中文自修》2008,(5):34-37
世界上的书浩如烟海,汗牛充拣。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粪出版物更是铺天盖地,“书满为患”。如果一本一本读过去,怕是十辈子也读不完。更何况,我们只有一辈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读到好书,避免宝贵的时间被垃圾书课杀?在文学方面,读大家的读书笔记不失为一个好办告。大家之大,不仅体现在创作成果上,也体现在目光的独到上。读他们的读书笔记,不仅胄蛊让我们知道,一本书在大家的目光下如何呈现;还能让我们知道,是什么样的书成就了大家,让一个灵魂从普通走向卓绝。 同样,我们读到一本好书,也会兴奋不已,那不妨写下一些感恬,与更多的人分享。在这一期篮色书屋里,就让我们来看看大作家们的读书笔记,也来看看同龄人的读书心得;  相似文献   

7.
<正>断断续续读完柳青的书稿《千年诗情千年叹》,那婀娜多姿、情志内蕴的文字始终盘桓脑际,绕梁不散,那穿云破雾、迎风傲雪的自由心灵更引领我穿越古今,出山入海,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灵魂的震颤,精神的洗礼。这是一本个性张扬的书,一本能够让你放慢脚步,静下心来,读了开篇就想一直读下去的书。一、从个人的性情出发钩沉遴选,创新体式柳青是中学语文老师,学生当然是她写这本书  相似文献   

8.
2003年3月20日星期四我望着图书角那一大堆书而犯愁:孩子们已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这些小画册、带拼音的小故事书、小童谣已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读书需求,放在书柜中,徒为摆设。而孩子们在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活动中,在我的推荐下,又买了许多新书,如果每人捐一本,那等于一下子每人拥有了50本,学生的藏书岂不大大丰富了?而且还可以根据学生需要,每月或每半个学期一更换,更何况,“书非借不能读也”!对,更新图书角!那又如何处置眼前这一大堆书?发还给他们?显然这些书对他们已不会起作用;作废物处理?这一本本书承载的可都是知识!我寻思了良…  相似文献   

9.
包利民先生的《一本枯萎的书》有这么一段文字:"她读了几十年的那本书,是《宋词三百首》。每次看过书,她都把书放进一个小木盒里,动作很慢,就像收拾一种心情,收藏一份记忆。那本书,从不让我们染指。"为了说明"奶奶"对"那本书"的珍惜,作者用"染指"一词来描绘"奶奶"不让"我们"触碰它。其  相似文献   

10.
选好课外书     
中学生怎样阅读课外书,往往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不过,即使是适合自己阅读的书,往往也分几种情况,或精读,或略读,或浏览。现代作家杜宣把“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分为四类:“一、心治之书,这类书是要记在心头上的。二、目治之书,这类书浏览一遍就可以了。三、口治之书,这类书要大声读出来的。四、手治之书,这类书要抄下来的。”有些书是坏书,读了有害,当然不要去读。有些书是好书,但内容太深奥,中学生暂时不要去读;还有些专业性强的书,中学生也不必去读。人的脑子就像一间房子,房子里只能放最急需、最有用的东西。对此,英国作家柯南道尔有一…  相似文献   

11.
郑力 《成才之路》2010,(9):54-54
印象中的书生应该是手拿一卷线装书,于月下浅唱低吟,完全沉浸其中。我们也会被感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也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而我们的文言文阅读。  相似文献   

12.
看了这个题目,你可千万别以为这是一本可读的书,其实,我说的这书是一本活的书,那就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许老师。许老师是一本引人人胜的书。我最爱听许老师讲课,在许老师的课上  相似文献   

13.
正习惯于周末逛逛书市,驻足琳琅满目的图书前,呼吸着扑鼻而来的油墨的清香,我总会忆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忆起那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全国人民共读"红宝书"的年月度过的。那时,家里仅有的几本线装书都在"破四旧"中付之一炬,小学语文老师唐显礼先生不忍心看我们天天读那几句"语录",就用旧报纸写了许多"字丁"(将旧报纸裁成一个个小方块,上面写上毛笔字),每人发给一小叠,让我们一边读一边用手比画,  相似文献   

14.
有一本天书     
随着父母对家庭教育的关注,指导父母如何教子的书也多了起来。但是,您可能很忙,没有时间去挑选书,也没时间看完整本的书,我们开办这样一个栏目,目的就在于把我们发现的值得一读的好书的部分章节介绍给您,或者您觉得这本书太好了,索性买回来读读,那我们就更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白做。 主持人/刘秀英 本期《图书阅览室》栏目,我们向您推荐徐国静的《有一本天书》这本书。徐国静是个记者,是个诗人,更是个母亲。因为是个母亲,所以她才能如此深入地了解孩子;因为是记者,是诗人,她又有了自己独特的视角,使我们发现一些我们没有看…  相似文献   

15.
所谓”开卷”,就是指打开书来读,也就是措读书或者看书,“开卷有益”众所周知。是不是一开卷就都有益呢?我想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开卷是否都有益?取决于一个“卷”字。如果是好卷自然受益匪浅,如果是坏卷那就说不定了。所以,我们要做到“开卷有益”就必须有选择性地读。刘向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一本好书,让人读了受益终生。好的书籍给人巨大的力量。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就是因为阅读了上千种好书籍,才写出了《资本论》;因为读了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而让我们知  相似文献   

16.
徐一灵 《红蜻蜓》2023,(9):38-39
<正>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在五星红旗下宣誓:“永远听党话,坚定跟党走!”我为何如此坚定地说出这句话?那还得从我暑期读的一本名叫《合肥党史故事》的书讲起。这是一本写给青少年的关于合肥党史的书。书中按照时间顺序,用39个故事讲述了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  相似文献   

17.
<正>请先读懂自己的心萨特曾说:"我是在书堆里开始我的生活的。""书"总是伴随我们的一生。据一位作家所言,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是"有字之书",那是知识的海洋;一是"无字之书",那是社会的历练;一是"心灵之书",那是心灵的觉醒。三本大书缺一不可,否则人生这段历程似乎缺了一个角。但我说,"心灵之书"才是每个人最该读透、最该  相似文献   

18.
读书滋味长     
俗语云: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新学期伊始,当一本本崭新的书摆上我们的课桌的时候,只要嗅一嗅那飘逸的油墨清香,就有—种纯真的陶醉。读书,实则是读历史、读文化、读人生……因此,拿起书本,我们的心中就应该升腾起一种神圣。著名作家余杰曾把书比喻为一片肥大的桑叶,他自己是一只小小的蚕,且一辈子都啃不完那片桑叶。书籍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本就是用来"吃"的。多"吃"些好书,就会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9.
读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生快事,莫如读书,它能让我们识天地之广,晓人生之道;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它是我们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床。书,是大家亲密的伙伴,读书其乐无穷。你可以与孙悟空大战三百回合,也可以与鲁滨逊一起漂流,跟着卖火柴的女孩哭,随着F4一起笑……书——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需要的,就如吃饭睡觉一样。书好像是一位懂得许多知识,有许多经验的智者,可以从他的谈吐中学到各种知识。这使我想起作家歌德的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读不同的书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读历史书能让人回到那遥远的过去,了解各种各样古代的事情;读小说能让人变成书中的主人公,去亲身体验一下主人公的经历;读科幻书能让那些复杂而深奥的科学原理通过图片与文字展现在你的面前……  相似文献   

20.
读书的年龄     
<正>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源于它自身,而源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