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覃潘燕 《大众科技》2015,(2):202-204
文章生态翻译学从语言的关联性、翻译内容的上下文生态环境、翻译行为的目的等多个方面对翻译的本质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解读。通过对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和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掌握了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精髓,并围绕翻译质量的评价问题,从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翻译质量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语言转换的过程,当前关于翻译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也融入了很多其他的理论,例如生态翻译视角就是讲生态学与翻译学结合起来产生的一种翻译理论,本文以翻译研究的生态学视角为切入点,对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翻译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构建和谐平衡的翻译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3.
詹姆斯·霍姆斯在<翻译学的名称与性质>一文中,对翻译学的研究目标、研究范围以及学科内的划分提出了详细的构想.文章意在对霍姆斯及其翻译研究理论作比较详尽的介绍,通过对<翻译学的名称和性质>一文的分析,评介其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以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为指导,以王宏印教授《鸿雁》英译本为基础,初步探讨乌拉特民歌汉英翻译研究,指出译者在民歌汉英翻译时要进行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提出民歌翻译应注意事项,对日后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翻译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学者提出的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和选择,为影视字幕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文章从多个维度对一些成功的字幕翻译文本进行研究,探讨译者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策略"整合适应选择度",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学者吉迪恩·图里是世界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发展了霍姆斯的描述翻译理论和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形成了一套描述翻译学理论和方法。本文介绍了图里翻译思想的三个方面,依据其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探讨译语文化对翻译活动的规范以及描述性翻译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学领域中的两种翻译策略,它们从跨文化交际层面发展了翻译理论。日语惯用句中包含着许多日本民族所固有的语言文化特征,因而如何对其进行恰当地汉译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探析日语惯用句的汉译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国际汽车标准文献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体例层面详细探讨了国际汽车标准文献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根据翻译学家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和观点,结合国际汽车标准文献的语言特点,提出在翻译中应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对等原则,灵活采用分译法、合译法等翻译策略,不拘泥于形式对应,来达到翻译的效果对等。  相似文献   

9.
王慧丽 《内江科技》2011,32(1):34-35
ItamarEven—Zohar通过观察翻译对社会的影响而提出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现代翻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多元系统论为框架,探讨五四时期中国的翻译状况,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多元系统理论的思想来源;二,理论内容;三,多元系统理论的应用;四,多元系统理论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黄万武  张佳 《内江科技》2013,34(5):38-39
翻译作为一门跨文化学科,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社会翻译学理论为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该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剖析了陕西企业外宣翻译中存在语言文化意识淡薄和接受者心理分析欠缺等问题,进而从企业外宣翻译人才培养、高校翻译课程教改和企业翻译学建立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企业外宣翻译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史传龙  王亚平 《科教文汇》2014,(34):141-142
本文剖析了陕西企业外宣翻译中存在语言文化意识淡薄和接受者心理分析欠缺等问题,进而从企业外宣翻译人才培养、高校翻译课程教改和企业翻译学建立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企业外宣翻译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詹成 《科教文汇》2010,(26):129-130
本文回顾和描述了2009年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首届香港翻译研究暑期班的情况,包括课程背景、教学内容和学员研修状况,旨在通过介绍这一翻译学研究领域的新鲜事物,对我国的翻译学研究提出一些启发与设想。本文认为,举办此类汇集多元视角的翻译研究暑期班是推动我国翻译学研究发展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尝试着以著名美国翻译学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支撑,来探讨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方法。本文的目的就是完善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以及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文化转向带领翻译学进入了新的时代。文章通过分析文化转向的一些新概念,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读者反映论以及新闻的基本特点,说明在国际新闻翻译中,归化原则占有主导地位,异化原则辅助完成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快、国际全球化趋势越发深入,英语翻译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与之相关的翻译理论也日渐丰富.其中,在全球视野生态思潮下产生、发展的生态翻译理论,便是当前较具特色的翻译理论之一.其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传神论"、克里斯蒂娜·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等国内外翻译理论相比,更加注重英语、汉语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在汉语、英语中的呈现,更加注重英语翻译者是否忠于语文信息、是否做到适时变通与适当创新、是否实现生态翻译环境和谐统一.所以,生态翻译理论对照英语翻译,扩宽的不仅是英语翻译视角,还有英语翻译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快、国际全球化趋势越发深入,英语翻译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与之相关的翻译理论也日渐丰富.其中,在全球视野生态思潮下产生、发展的生态翻译理论,便是当前较具特色的翻译理论之一.其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传神论"、克里斯蒂娜·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等国内外翻译理论相比,更加注重英语、汉语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在汉语、英语中的呈现,更加注重英语翻译者是否忠于语文信息、是否做到适时变通与适当创新、是否实现生态翻译环境和谐统一.所以,生态翻译理论对照英语翻译,扩宽的不仅是英语翻译视角,还有英语翻译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磊 《科教文汇》2023,(17):70-73
法律翻译是翻译学和法学的交叉学科。“对等律”“同一律”等翻译学的指导原则和文义解释等法律解释方法,都应当成为法律翻译的指导原则。在法律规则的翻译中,对等律应当成为优先适用的指导原则。而在法律概念的翻译中,为了保证法律概念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的范围不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生变化,法律解释方法中的文义解释规则应当成为优先适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在对已有的几种翻译研究范式展开批评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建构主义的视角,即:以返回翻译本体为主旨,以实践哲学为哲学基础,以交往理性为理论基础,以共识性真理为真理观,以言语行为理论为语言学基础。本书既有对中国传统译论的继承,又有对国外译论的借鉴,思辨结合,有驳有立,在证实与证伪的结合中提出了新的翻译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0.
刘芳  王坤 《科教文汇》2014,(35):115-116
翻译研究范式的两次转变催生了语料库翻译学这一新的研究范式的产生,为了厘清近年来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特点,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知网(CNKI)2000-2013年间发表的语料库翻译类论文进行有系统的量化分析并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