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久前,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在京召开了在京常务理事会,会议针对目前社会上错字、别字泛滥情况,发出了“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努力奋斗”的倡议。为此,我刊特新辟一栏:“语林漫步”,欢迎大家积极撰文,提供稿件。  相似文献   

2.
孙儿刚进初中,别看他小小年纪,特别好学深思。知道爷爷是语文教师,便经常就语文方面向爷爷问这问那,看似平常甚至幼稚的问题,却往往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比方他最近问我:“爷爷,您经常说读书要多用脑子,可人们总是说‘心想事成’。那么,想事到底是用‘心’还是用‘脑’呢?”  相似文献   

3.
4.
<正>有谁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因一件生活日用品而成众矢之的呢?杭州李先生开豪车送孩子上学,老师教育他说,不要这样做,会引起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对此,李先生是一脸的无辜,不过是自己辛苦买来的车,又何罪之有?初读这则新闻,我不禁莞尔,这是否真的会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5.
丙廷 《宁夏教育》2003,(11):52-52
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人类社会便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发展起来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一批批西欧人引到美洲聚居,又从亚洲、非洲买入一批批劳工开发旧金山,淘到了第一桶金。有了钱,美国人办起了学校,搞起了教育,使美国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成为20世纪的“世界霸主”,印证了靠教育竞争和科技竞争才能成为强者、只有尊师重教国家才能兴盛的道理。荀子说:“夫之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唐代散文大家韩愈,因“师道之不传久矣”,乃作…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谈到他小时候曾向老师请教“怪哉”这种虫的往事。其实,有关“怪哉”这种虫的故事就见于鲁迅自己辑录的南朝梁《殷芸小说》第二卷,现迻录于后:  相似文献   

7.
毛遂之所以能一举成名,一在于非凡的谋略和过人的胆识,二在于敢于“自荐”的勇气。在平原君门下,像毛遂那样能够滔滔雄辩的人或许不止一个,但他们有的自恃“清高”,有的不愿“强出头”,不敢上门“自荐”,因而只能一辈子寄人篱下,在默默无闻中终此一生。  相似文献   

8.
你的孩子说出的第一个清晰的词是什么呢?“爸”?“妈”?爸的发音稍难,大概是妈。我的孩子说的头一个词却是“阿顿”——这是一个省略语,全词是“阿里斯顿”。孩子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现象,我听说过同事家的孩子很小很小的时候最喜欢看电视的天气预报,对天气预报中的“小雨”一词特别感兴趣;我的孩子情形很相似,他最喜欢的是广告,不论是什  相似文献   

9.
变格前后作文题中都有“说开去”——这是作文的“雷区”。但是,作者规避了“散乱”的风险,各自都有明确的中心。作者处理“说开去”的成功做法是:所议,先聚合;所据,才发散。两文都请“诸葛亮”引出不同话题,其变格的做法是:从“诸葛亮出山”一事的众多属性中选择同话题相符的属性,再联想到同“此属性”类似的事例。如果将变格前后的作文,作为2006年高考湖北卷的应考作文,它们能深刻地把握作文题的命意。  相似文献   

10.
文学艺术的创作是一条漫长、曲折、艰辛、永无止境的道路。“江郎才尽”的故事使我们每一个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学艺术的传承者得到反思。要保持旺盛的创作力并创作出影响力强的作品,只有通过社会调查、比较研究、交流思考、开拓创新文学艺术的创作。牢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根本准则,才能在思想政治、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繁荣文艺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才能使文学艺术的生命力更长久。  相似文献   

11.
2008年3月20日,美国《华盛顿时报》(The Washington Times)报道说,保存在美国国务院网络资料库中的美国总统竞选人奥巴  相似文献   

12.
韩学政 《成才之路》2011,(31):13-I0008
“毛遂自荐”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的历史典故,但知道“毛遂自刎”的人并不多。  相似文献   

13.
刘段肖 《学周刊C版》2014,(8):219-219
“匪夷所思”这个成语.现在使用率颇高.文字中、口头上常能见到和听到。但大多数使用者都在成语前加上“令人”“让人”“使人”之类词.这其实是病句.成语中的“夷”含义就是平常,这里指平常人。成语含义是:不是平常人、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成语内已经有了“人”.岂能在成语外再加“令人”?  相似文献   

14.
国有图徽,团有团徽,校有校徽,班级也该有班徽。北京特级教师刘敏贞,在新生入学不久,便对学生说:“我们开学已经一周了,排了座位,确定了小干部。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下我们班的班徽”。什么叫班徽呢?刘老师接着说:“就是我们全班的一个标志,这个标志能表达我们班全体同学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能表现我们的理想和努力方向。你们想一想,喜欢用什么来表达?然后,我们把它画出来,贴在教室里,大家每天都能看见它”。刘老师话一说完,同学们就议论开了,有的说画大海,有的说画宇宙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说有一门动物技能课程,包括跳、飞、啄、挖四项核心内容。考试时,鹿在跳栅栏一项上得了95分,却在“飞”和“啄”的考试中失败了;老鹰用低飞通过了跳跃的测验,在飞行中得到了高分,却在“啄”的测验中折喙,在“挖’他考试中损爪;松鼠是善于挖和跳的,但在“啄”的方面却不可能做到像啄木鸟那样轻松自如,结果,也只能勉强通过考试,  相似文献   

16.
无论什么东西,有人喜欢就有人烦。比如臭豆腐,说它香的人不少。街头小摊上总有一群学生围着,永远是一副流浪汉手捧人间美味的模样,小心翼翼, 一本正经地品尝,也不管天上是否下雨, 自己站立的位置是否堵塞了交通。无辜的路人们,总要被迫感受臭豆腐独特的气味,不管你是面无表情地信  相似文献   

17.
最初听到"艺墟"二字时的第一反应是将其解为"艺术的废墟",但又不明白为何对方说起这个词时表情毫无悲怆感。结果后来发现原来是自己古文功力太浅——香港许多地名中都有这个"墟"字,表示的是"市场"的意思。而他们口中的"艺墟",其实是一个类似于"社团节"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隆中对”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众所皆知。当年,刘备拜访诸葛亮,诸葛亮都把他拒之门外,刘备又来了多次,诸葛亮才答应出山。故事体现出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和诸葛亮“择主而事”的智慧。为什么诸葛亮要让刘备多次请他呢?他是想考验刘备看他是否有诚心,是否是真正识得人才的伯乐,是否是自己值得效忠的明君。  相似文献   

19.
一日,从电视上获悉:某国动物研究机构,把饲养的一只老虎放归山林。这只老虎竟然不能自行觅食,而且还受到同类的欺凌,成了丧家之犬,威风尽失。科学观察者们不得不把这只老虎接回去,重新训练。看到这里,禁不住使人要问:那曾荣获“兽中之王”贵冠的老虎,怎会落到如此狼狈的地步?究其根源,人们不难看出:这只老虎,整日生活在研究者们为它编织的“套子”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生活,甚至连睡觉的床也被工作人员布置得舒服豪华,使老虎养成了一种惰性,当然也就比不上在大自然中时时为生活而奔走撕杀的同类,失去了搏…  相似文献   

20.
肖恩利 《数学教学》2011,(12):25-27
在2011年高考上海理科卷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问题1设g(X)是定义在R上,周期为1的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