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诗性":"以己度物"和"以物度物"的体悟状态钱钟书所说的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诗歌,而是寄托了人类情感的一切艺术文化的统称。诗歌、小说、雕刻都是诗。这类泛义的"诗",有无一种共通的思维特性——"诗性"存在?这种"诗性",源于意大利学者维柯的《新科学》。维柯认为诗性智慧就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之上的形象思维。它是凭借感觉、直观与想象创造出来  相似文献   

2.
诗性智慧是维柯《新科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而作为这一理论体系核心概念的隐喻思维和想象力同时也都是探讨人类艺术发生的重要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性智慧理论对艺术发生研究具有重要贡献,它既不同于从外部社会学角度考察艺术发生的"劳动实践说",而且也要比单一的"巫术发生说"和"游戏说"更为全面圆通。中国上古的神话、岩画以及乐舞等原始艺术遗迹,正是以隐喻和想象彰显了人类早期的诗性智慧,体现了人类对此在生存的超越性,从而也印证了诗性智慧理论对艺术起源问题解释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当代的美学建设、理论进展,大体上是在康德"三分结构"(真-美-善/知-情-意)的逻辑框架中运转.这局限于纯"逻辑方式",而缺乏"历史方式"的考察.其实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中就从宇宙到人"生成"的高度和全局性,考察了人的理智和情感及其不可言说的关系.他把"理智"与"情感"和谐发展的能力定名为"判断力"(近似诗性智慧).相对于康德对"真"(知)与"善"(意/道德)的研究,即宋儒倡明的"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问题,中国哲人对此问题的探索有独到的慧识与久远的传统.对"美"的追踪与诠释,最佳的途径是打通通向"诗性智慧"原点的途径.从"美"回到"诗性智慧",是哲学还原(回乡之路);从"诗性智慧"到三分结构中的"美",是历史走向逻辑(一种升华与内化).美学(或审美能力)不应该再是"谜样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诗性智慧是"最深层的个人的活生生的经验",诗性智慧的课程论述已经成为对抗理性主义课程论的有力武器.人类社会的起源是"诗性的",诗性智慧包括感性、情绪、想象、热情、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这与儿童的天性相契合,应该成为儿童学习的主要课程.诗性智慧的课程论述强调利用儿童的这些特质,发挥故事的教育价值,创设体验学习的机会,大力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最终实现儿童的精神解放.诗性智慧的课程论述将为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5.
维柯"诗性智慧"的概念所强调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与中国传统诗论有奇妙的契合之处。本文从实际文本出发,探讨维柯《新科学》对朱光潜的影响,以及朱光潜对维柯诗学理论与中国传统诗论的比较、综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维柯的诗性智慧的理论张扬了西方文化中的诗性传统。本文阐释了诗性智慧的涵义,分析了诗性智慧的运用和特征,并利用诗性智慧理论解释了今人想象不及古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文字绘出的图画"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个专题名称,将庞培的《森林与河流》编选进这一板块真是恰如其分。汉字本身的表意性决定了汉字能够引发读者美好的联想,从而带来"图画"般具象的审美感受,但并非所有由汉字码起来的文章都是"绘出的图画",只有具有诗性话语特征的才独具这样的效果,《森林与河流》就是有如此浓郁诗性魅力的美文。一、文本中的"诗性"表现"诗性"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最早由意大利哲学家、人文主义者维科在《新科学》一书中提出。维科认为,"诗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的、独特的原始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维科作为文化哲学创始人,在《新科学》一书中贯彻历史主义原则,通过考察原始人类的诗性智慧,分析人类认识的生成过程,揭示了人类认识中想象和创造的核心地位,提出了"真理凭创造"的认识论原则,实现了"人类历史的本质在于它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认识高度。这对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形象思维又称"艺术思维".在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主要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意大利维柯在<新科学>中提出"诗性智慧",即用最具体的感性意象来理解事物和进行创造的想象功能,已把想象视为一种思维方式.俄国别林斯基在<艺术的概念>中提出艺术"用形象来思维".形象思维在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整个过程中是以审美感知为起点,经过联想、想象和幻想,形成审美意象,并从中获得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10.
教育诗性智慧是最早发育也是最早成熟的教育智慧,《论语》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诗教”,而且也在“以诗论教”,具有丰富的教育诗性智慧。它以“志”、“思”和“言”三元所形成的结构为基底,通过“启发”得到典型表征,《论语》所彰显的教育诗性智慧具有理性、真实、简约等显著特点,很难用西方传统诗性智慧的特点来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11.
美是教育实践的一种深度,没有这种深度,实践将是贫乏和肤浅的.追求实践美的取向使教师始终怀有寻找精神家园的永恒冲动.了解教育实践美的标准和外显特征,使我们认识到教育实践的美是"真",是"善",是思维方式,是精神追求,是一种"诗性智慧",同时也是一种遗憾的美.目前教育实践美的探讨仅停留在"思想的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12.
拓展诗性思维提升人文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要借助于诗性的智慧。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西方哲学研究出现了关注人的研究转向,一些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都十分重视从"诗化"、"诗性"的角度入手,思考语言的本体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如何将"诗性"与"童性"有机融合,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诗性智慧。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不妨这样理解儿童的诗性智慧:它是儿童最初的智慧形态——一种强烈的感觉和广阔的想象力,是儿童的个体生命与外界相遇时,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创造生成能力,逐渐形成对自我、对人生、对世界带有审美能力的体悟。之所以如此重视诗性智慧,是因为在理性的统治下,儿  相似文献   

14.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有若干经典语句,而经典中的经典莫过于那个颇具诗性的表达——"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迷恋他人成长",短短的六个字,却丰满而瑰丽,豁然直抵教育的种种特质,特别是其崇高的专业存在方式,以及人与人之间那种神圣而持久的关联。记得江苏汾湖的张菊荣校长写过一篇与本文同名的博  相似文献   

15.
诗性智慧是维柯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将诗性智慧还原到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活动中进行解读,蕴藉在原始神话中的诗性智慧是人类诗意地把握外在世界的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16.
杨守森 《中学时代》2022,(17):30-32
<正>艾青是“五四”以来我国新诗史上卓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自从1932年5月在“左联”的刊物《北斗》上发表了处女作《会合》之后,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动人心魄的诗篇。他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妙的诗歌艺术形象创造乃重要原因之一。一、有形体与无形体的形象创造依据取材特征,在诗歌作品中,常见有形体的形象创造与无形体的形象创造两种类型。在这两种类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艾青的匠心独具、诗性智慧与独特的想象和表达。  相似文献   

17.
《江苏教育》2013,(10):75-76
<正>"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余秋雨教授的新作《中国文脉》开篇便阐释了这样一个观点。事实上,这种"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在明清之前就是一股诗的潜流,从《诗经》伊始,一以贯穿了中国文学的整个发展脉络。因此,谈到诗歌教学,如何将这种"生命"意识与"审美"意识贯彻于课堂,便成了诗性教育探讨的话题,其实,概而言之,也是诗性教育的底色。一、操千曲而后晓声——提升独到的文化鉴赏力诗歌,是文学体裁中最具情感冲击力的一种文学样  相似文献   

18.
"诗性逻辑"是维柯《新科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通过分析维柯的"诗性逻辑"中的内在"逻辑",认为早期人类社会所具有的诗性智慧是诗性逻辑的起点,诗性思维是诗性逻辑的演绎方式,而诗性逻辑的价值旨向则是探寻人类社会各民族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19.
儒家解释《诗经》注重其社会、政治等方面的作用,没有遵循《诗经》是文学艺术这一根本原则,没有接触《诗经》作为诗歌的“诗性之美”。以《陈风&#183;泽陂》为例,综合十种《诗经》注本关于此诗的解释,将汉儒、以至后来儒者加诸此诗上的种种迷雾吹散廓清,以发现其耀煜着先民情性之光、智慧之光、理想之光的诗性之美。  相似文献   

20.
查尔斯·泰勒在《本真性的伦理》中将现代性的困境概括为三个隐忧:个人主义、工具理性和政治自由的丧失,同时在其中看到了值得追求的本真性理想。但是泰勒并未具体谈论本真性理想的诠释角度与具体内涵。维柯在《新科学》中考察了原始异教民族的诗性智慧与人类共通性,区分了人类知识的两个领域。通过回到维柯提出的个体性、民族性等现代性概念的根源,分析诗性智慧与共同原则,泰勒的本真性理想展现出一种可能的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