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北宋之际的诗坛,苏黄二体诗风占据主导地位,其后学不免在学习过程中衍生出一些弊端,于此时登上诗坛的陈与义对诗坛现状有非常清晰且深刻的认识,以极大的才力和魄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自成一家的"陈简斋体",在当时被称为"新体",影响广泛而深远。  相似文献   

2.
在宋初诗坛上,晁迥可谓"一身兼三派":诗拟"白体",名列"西昆",而实开"理学体"门户。其"拟白"诗主要表现为形式上对白体的模拟,这种模拟甚至到了句句求似的地步。56诗中拟乐天诗11首,拟乐天诗句8句。  相似文献   

3.
盛唐诗的"有我"与"无我",与当时的佛禅思想颇有契合之处.概言之,盛唐诗的"有我"即是"吟咏情性",这是与此前初唐奉帝王之命而作的应制诗等宫廷诗最大不同,这正是当时慧能南宗禅的理论核心"佛性论"在诗坛上的表现.也正因为禅宗思想的渗入,盛唐诗虽"吟咏情性",但并不滥情,它既有真性情,却又超越了情性,达到了一种"无念"、"无相"、"无住"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之洒脱、超逸,就在这种大自然"光采与我同"的境界中,诗人得到了极大的精神愉悦与难以言说的解脱自在,盛唐诗也达到了圆融澄澈的"无我"境界.  相似文献   

4.
检读贺诗,深感"荒园到欧,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①;"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例崛起,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②"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绝去翰墨畦退"③确实,李贺诗歌之创作,在唐诗坛上独僻溪径,别具一格,表现出奇幻瑰丽的鲜明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创作个性。人称其诗为"鬼诗",称其人为"鬼才",这无非是说其诗歌之意象不为常人所理解,它所体现的思维方式亦与常规不合,显得光怪陆离、虚荒诞幻之至,令人难以索解,以致郝经在(长歌哀李长吉)中发出"黄尘草树徒纷披,八人…  相似文献   

5.
夏竦"出入荣华四十余年",虽"为人无足取",但博文好学,在文学方面颇有一定的成就。他诗词文皆擅,作为后期西昆派诗人,其文论较为丰富,已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夏竦的文学思想对前期昆派有承有变,充分反映了后期西昆派诗人在诗风转换期的发展变化。在诗歌创作方面,也颇有自己的个性。夏竦诗与其他昆体诗人的诗歌多缺少主观情感,思想内容单调、贫乏相比,他还具有托意委婉之作,微语中藏有讽刺,或寄予寓意,富有哲理。其诗风具有多面性,既有西昆浓艳之风,也有清丽、气势开阔之作。总言之,对夏竦诗歌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后期西昆派的性质、作用,更为清晰地描绘北宋诗坛由"唐音"向"宋调"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6.
骨气与词彩的矛盾是汉末建安至初唐时期诗坛发展的一对主要矛盾,而锺嵘自始至终都力求以曹植诗骨气与词彩兼备的美学标准品评诗人,然而诗坛的实际却往往无法兼美,锺嵘对某些诗人的具体品评与其诗歌史地位的认定也由此而产生分歧,遂导致了左思"虽浅于陆机,而深于潘岳",但左思在《诗品》中的诗歌史地位却不如潘岳的结果。"深"、"浅"之评不代表品第之优劣,"深"之内涵为词彩繁密,略有芜漫之嫌;"浅"之内涵为词彩简省而行文洁净,有气骨柔弱之弊。  相似文献   

7.
齐梁陈隋时期诗坛上存在着古今两种体制的情况,这种古今体分流是唐代古近体分流的前期形态。诗歌体制上的古今分流现象,晋宋诗歌中已经有所表现,在齐梁诗坛上变得更加突出了,并且有了新的内涵,即齐梁声律俳偶、绮靡咏物之体为今体,而汉魏、晋宋之体为古体。在绮艳体中也存在着古体与近体的问题,其中"古意"一类为古体的核心,其创作的基本宗旨在于拟古,可以说是唐代陈子昂、张九龄、李白等人创作古风体的前驱。  相似文献   

8.
在苏、梅、欧活跃于诗坛之前,北宋的诗坛已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从"白体"、"晚唐体"的气格不振,再到"西昆体"的华而不实,北宋诗歌急需自救、自立。韩愈的诗歌于是进入宋代诗人的视野,并被苏、梅、欧三人一眼觑定,极力师法并大加推广。在他们的努力下,韩诗的某些特色加以发展并逐渐形成宋诗自己的特色。可以说,宋诗特点的最终确立与宋人对韩诗的接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苦吟"是中晚唐时期之重要诗坛现象。对于唐人"苦吟",李嘉言先生认为有"生活苦"、"思想苦"、"态度苦"三个方面的含义。今本于唐代苦吟诗人诗中所论及相关材料,就此三点,寻绎"苦吟"之含义。  相似文献   

10.
正"乌魂族"与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性背道而驰。经历过黑夜的亢奋与激情之后,他们白天基本上处于游魂状态,昏昏欲睡、哈欠连天、眼圈乌青,精神状态欠佳。于是在职场中,这群人被视为工作效率的"黑色杀手",让人敬而远之。令人震惊的是,大约有百分之六十的职场白领认为自己有"乌魂族"的表现症状。  相似文献   

11.
杨万里"诚斋体"诗在南宋诗坛独树一帜,尤以其"活法"为时人及后人所津津乐道。细读其诗,发现多有对生活及自然细腻而富有情趣的"感官"体验与描写,不拘泥于语言雅俗、文理规矩,一任"透脱"之胸臆,而这正是形成其"活法"的一个重要因素。故研究"诚斋体"诗的感官描写,有助于我们更深一层了解其诗歌理论及创作实践,进一步明晰其诗中"透脱"对形成"活法"、以至"无法"之法轨迹的意义,切身感受杨万里由"感官"对自然的感觉体验上升到心胸"透脱"的"活法"艺术之路,更具体地理解诚斋体诗中透脱的感官描写对革新南宋诗坛积弊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士禛作为清代康熙年间的"诗坛圭臬",其诗学成就与影响甚巨。渔洋诗学体系包括其诗学理念与诗歌创作实践,主要体现为"神韵说"。其诗学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康熙年间及以后的诗坛发生了重要影响,甚至影响到了朝鲜等国,他的诗学理念与诗学实践也引起了学界的许多争鸣,总体而言贡献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3.
文体之"体"是由身体之"体"演变而来的,全面探讨先秦两汉"体"字的用例所蕴含的各种义项,有助于理清这一演变的过程。"体"字在这一时期其词性有二,即名词与动词,具体所指则颇为繁富。曹丕《典论·论文》等篇里,将文章范式称作"体",将文章风格称作"体",此后不久当代西方"文体"概念主要含义有三种即文章范式类型、体裁行文风格、作家作品风格。如此看来,文体之"体"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比较成熟完善的体系了。  相似文献   

14.
伴随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语言开始盛行。从"凡客体"到"挺住体"再到"陈欧体",这类"能量体"已进入人们的生活。以"凡客体""陈欧体"为文本,从修辞学角度分析其语言特色并探究其成功传播的内在动因,可以揭示这些"能量体"背后反映的当下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5.
目前诗坛只注重到新诗的不景气,但同样旧体诗也不景气.作为诗的国度,应对新诗与旧体诗同样关注,应提倡旧体诗的写作.以旧体诗促进新诗的发展,"以旧促新",并达到"新旧并重".这样,中国诗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6.
公众总是与大众、群众、受众等日常或学术用语混用,但公众有特定的含义,虽然是"众中之众",实际上却"与众不同".公众的重要性即表现在其对人性的意义上,也表现在其对道德是非、对政治生活、对人类未来的价值上.但现代社会对公众存在的条件进行了釜底抽薪式的破坏,公众之殇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公众之培育,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从重建公众存在的条件入手.在公众培育的时代任务面前,学校教育也可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晚唐五代诗僧普遍选择"苦吟"诗风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当时诗坛风尚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佛教徒的唱经方式和苦修传统在诗歌领域的展开。在此种诗风的影响下,晚唐五代的诗僧创作显示出与中唐僧诗不同的特征,前者乃"禅人之诗",而后者则更近于"诗人之诗"。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是安徽省进入新课程改革后高考的第三年,处在由大纲高考到新课标高考过渡的后期.高考数学科一结束,数学卷成了公众口诛笔伐的对象,"难"的呼声此起彼伏.真的难吗?难在哪里?本文站在"草根阶层",从考生的视角谈亲身感受.角度有  相似文献   

19.
杨键是一位为当代诗坛所瞩目的诗人,他所践行的诗歌写作方式不仅是"审美",更是"求道"。这"道"是"心之道",是心灵在直面自我生命与大千世界时如何求得救赎与超越的真理。杨键把传统文化精义作为自己的精神资源,为现代汉语诗歌写作注入新的生命力,这对当下诗歌写作无疑是个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叶延滨,这位诗歌界公认的"常青树",曾是中国诗坛的"大管家"。许多人可能对他作为一位卓异的诗人是十分熟悉的,但对他在其他文学品类上的成就相对而言也许知之不够。实际上,叶延滨在他担负繁重的编辑工作之余,一向对社会生活敏于观察,文化知识积累丰厚,而这一切,经过他的融合与提炼,便构成为独具个性的思想和艺术的辉光。"好茶,沸水中无声的舞者/修炼到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