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它的文化传播功能越来越突出.今天,广告在完成其商品促销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文化形态,传输文化信息,尤其是对现代企业文化的传播起着巨大的动力作用.本文基于这点,从广告对企业审美文化传播的角度,论述了企业广告传播的行为美、产品美、品牌美和个性美等问题,并提出了广告在传播企业审美文化、树立企业整体形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彦 《科技广场》2004,(5):20-21
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它的文化传播功能越来越突出.今天,广告在完成其商品促销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文化形态,传输文化信息,尤其是对现代企业文化的传播起着巨大的动力作用.本文基于这点,从广告对企业审美文化传播的角度,论述了企业广告传播的行为美、产品美、品牌美和个性美等问题,并提出了广告在传播企业审美文化、树立企业整体形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招贴广告的英文名种是“poster”,意为张贴在大木柱,或墙上、或车辆上的印刷广告。自十九世纪下半叶起,招贴就以它独特的魅力出现在众多宣传场合中,用来完成一定的宣传鼓动任务,或是为报道、广告、劝喻、教育等目的服务。在我国用于公益或文化宣传的招贴称公益或文化招贴,或简称宣传画,用于商品则称商品广告招贴,或商品宣传画。大尺寸的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卓越的创意构成了招贴的独特特征。招贴虽受到来自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多种广告媒体的挑战与竞争.但它们始终不能取代招贴,这是由其信息传播面广泛的最基本功能决定的。而其主要…  相似文献   

4.
试论广告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佟鑫 《大众科技》2008,(5):200-202
在商品经济中,广告是传递信息、促销商品的工具,也是一种新文化现象。其实质则属中国文化领域里的特殊载体。而中国文化即体现民族文化特征,又反映出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它包括;物质、制度、精神、形态,内涵文化的深层。  相似文献   

5.
广告设计者一直在广告图像中有意无意地将独特的思维方式传达给消费者,通过图像的视觉传达对人们起到播散文化信息与交流沟通的作用。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可以说广告的视觉传达与我们目前所处的消费社会密切相关,它在通过独特的艺术形象建立了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而广告自身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它与视觉的关系,传播,意识形态的表达等方面是怎样的,在文中我将进行详细探究,以便加深我们对广告视觉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商品的个性标志一直是美国人钟爱的广告工具。各种各样被广告商作为传播体系的"会说话的动物"和"会跳舞的产品"已悄无声息地蔓延在美国的流行文化中。1982年,有人在做调查后发现,凡是商品特征明显的广告,在改变品牌偏好的能力上要比同行业其他品牌强。这一点表明社会正在接收商品个性标志这样的讯息。然而,尽管商品个性标志的运用在广告商和消费者中大受欢迎,却几乎被完全遗忘在广告和流行文化研究的角落。本文将从相关文学的角度解析什么是商品个性标志,以及其如何运用在现代广告业中,并与消费者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商品的个性标志一直是美国人钟爱的广告工具。各种各样被广告商作为传播体系的"会说话的动物"和"会跳舞的产品"已悄无声息地蔓延在美国的流行文化中。1982年,有人在做调查后发现,凡是商品特征明显的广告,在改变品牌偏好的能力上要比同行业其他品牌强。这一点表明社会正在接收商品个性标志这样的讯息。然而,尽管商品个性标志的运用在广告商和消费者中大受欢迎,却几乎被完全遗忘在广告和流行文化研究的角落。本文将从相关文学的角度解析什么是商品个性标志,以及其如何运用在现代广告业中,并与消费者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刘合强 《科协论坛》2008,(1):154-155
本文从文化批判的视角,对商业社会中广告的视觉传播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如广告视觉传播对人们的心智和行为实施软控制,造成形象意义的衰减和退化,使受众陷入循环刺激的漩涡,助长了享乐消费主义,利用人们心理需求中的弱点恣意煽情等.  相似文献   

9.
期刊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文化与商品的二重属性,为适应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需求和期刊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学术期刊的装帧艺术也就成为出版者的话题,装帧设计中的传统与现代,书卷味与广告味是图书和文化、大众期刊装帧设计中的热点话题。学术期刊,尤其是自然版学术期刊的装帧设计尚停留在模仿和照搬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祝贺  刘佳 《科教文汇》2009,(11):271-271
图书产品进入市场后,和其他商品一样进入流通领域,然而由于图书承载着诸如文化等各种信息,因此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商品广告的特殊性,图书广告作为图书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图书的销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当今图书广告疲软的状况,本文试图从图书广告的特性作为切入口,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揭示图书广告的特殊规律,并探索一些改善图书广告效果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1.
邓超群 《科教文汇》2011,(31):46-46,81
广告作品以图形符号、色彩等元素向消费者传播商品信息。符号学是研究语言符号传播信息的学科,图形是非语言符号的一种,广告设计课程在我国艺术类高校中开设以来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出现的问题较多,将符号学原理融入广告设计的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尝试,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提升其对广告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拉近了广告与人们的距离,甚至成为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广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促进商品的销售,另一方面广告中包涵的一种文化意蕴对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影响。本文基于文化角度,解读广告的文化意蕴,主要表现在哲理、道德、民族精神、文化艺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论学术期刊的准商品属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学术期刊作为一种特殊的高品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同样具有商品的二重性,是商品。但学术期刊又不是一般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通常是间接的、潜在的、持久的、滞后的,它的价值也往往是抽象的、潜在的、难以量化的,它难以在市场中得到等价交换,存在着“价值错位和双重补贴”现象,因而它的商品属性是不完整的,恰切地说,学术期刊只具有准商品属性。  相似文献   

14.
图形象征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形符号是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图形符号具有象征意义以及象征的多义性,因此,成功的图形符号能够使平面广告设计更加艺术生动,别致多样;使广告主题得以更为准确、精巧的表达;也使得设计作品更具原创性,更具个性化而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5.
期刊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文化与商品的二重属性,为适应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需求和期刊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学术期刊的装帧艺术也就成为出版者的话题,装帧设计中的传统与现代,书卷味与广告味是图书和文化、大众期刊装帧设计中的热点话题。学术期刊,尤其是自然版学术期刊的装帧设计尚停留在模仿和照搬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马景风  朱艳 《金秋科苑》2009,(18):196-196
创意,是指创造性的独特主意,是设计的灵魂,用广告大师奥格威的话就是"好的点子"。其本质并非创造前所未有的想法,而是由现有素材求的新概念、新表现、新手法的过程。在广告设计中,它是运用独创意念和构想来传播广告信息,但并不是单纯的追求视觉形式的过程,它是围绕传播广告信息这一主旨展开的创造性活动,其目的就是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而促成消费的广告目的。  相似文献   

17.
马景风  朱艳 《今日科苑》2009,(18):196-196
创意,是指创造性的独特主意,是设计的灵魂,用广告大师奥格威的话就是"好的点子"。其本质并非创造前所未有的想法,而是由现有素材求的新概念、新表现、新手法的过程。在广告设计中,它是运用独创意念和构想来传播广告信息,但并不是单纯的追求视觉形式的过程,它是围绕传播广告信息这一主旨展开的创造性活动,其目的就是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而促成消费的广告目的。  相似文献   

18.
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伴随着商品生产的出现而诞生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传播事业发展的催化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广告业在我国方兴未艾,蓬勃发展。广告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手段,对于沟通信息、调剂余缺、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大量的视觉信息,使视觉信息变得繁琐与复杂。在视觉传达过程中,信息不能够直接、快速、准确地传递,因此,图形以其独特的视觉魅力,在平面构戍要素中形成广告性格及提高视觉注意力的重要素扎能够下意识地左右广告的传播效果。在当今可视信息范围内,一切视觉信息皆为图形化设计,一切视觉信息皆可用图形化表现,图形能够有效解决视觉繁杂问题,缓解视觉疲劳,适合视觉文化时代的要求;适合视觉传达的要求;适合受加心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传播是人类继口头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之后最具整合优势的传播方式,达到了对物理和精神世界的全面覆盖和无限延伸,对人类文化进步产生了巨大彩响.它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和文化形态的变革,促进了文化属性的嬗变,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发展,对原有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产生了强烈冲击,对文化传授和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