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达夫开篇即言:“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并加一笔特别强调道:“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1]也就是说,“清、净、悲凉”的“秋味”是郁达夫所喜爱乃至推崇的;而“饱尝”这种“秋味”正是郁达夫此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上《故都的秋》前,有一学生抱怨:"老师,故都的秋天味在哪儿?郁达夫喜欢它什么呢?"我发现这个疑惑很普遍.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找到了文章开头一句带有总括性的话:"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要求学生回答:"清、静和悲凉表现在哪里?"课堂进行得很顺利,学生们顺利地找到了相关句子来印证故都的"清、静和悲凉",但我分明看到了学生脸上的隔膜和漠然.  相似文献   

3.
李军 《学语文》2012,(1):24-25
一位老师教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后,学生居然认为朱自清和郁达夫是一对孪生兄弟。学生的理由是:《荷塘月色》有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照应全篇,《故都的秋》也有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统领全文:两篇文章结构上都是首尾照应,写景都是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觉来表达,写法上都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修辞上都善用精彩的比喻……  相似文献   

4.
杨茂义 《学语文》2014,(5):49-50
通过赏秋来悲秋,才是《故都的秋》书写秋天的特色。许多人为文本点到的"悲凉"二字牵引,力图从字里行间挖掘出悲凉的含义,结果增加了学生的疑惑。作者虽然用故都之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点题,并指出故都的秋能够引起人们"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但通读全篇,给人的感觉是清静有余而悲凉不足。主人公仿佛是在赏秋,而非悲秋。《故都的秋》的悲秋独异处正在这里:赏秋在表层,悲秋在深层。  相似文献   

5.
<正>研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我有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强烈感觉。故都的秋味实在深浓,我们来和作者一起饱尝一尝这"秋"吧。本文的第一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生出一些疑问:既然作者说任何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而故都的秋尤其好,那应该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这里不应该用表示转折的关联词"可是"啊?这不犯了语法错误吗?还有秋天清、静、悲凉,已经令人情  相似文献   

6.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这是铁定了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着重号为作者所加,下同),三个“来得”句是《故都的秋》的文眼,这也是铁定了的。我并不想提出什么异议,因为自己也并没有什么不同于别人的见解的地方。但从8年前由我拟题的一次新教师招聘,  相似文献   

7.
正《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郁,意味隽永,文辞优美,通过对故都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这些景物分别为清晨静观、落蕊清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并能集中体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学生在阅读此篇文章时也很容易找到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但是这却不能解决本课的根本问题——郁达夫先生怎么会喜欢带有这种悲伤调子的秋呢?而本文却恰恰相反是在对秋的清、静、悲凉的描写中渗透了作者对家乡的爱,对自身经历的体悟,对家的安全、舒心的体悟,  相似文献   

8.
《故都的秋》是一篇颇有特色的抒情散文。它以情贯穿,构思精巧,是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千里追寻,情在意中。首段说,北国的秋有“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特点。接着作者写自己从千里以外的青岛赶到北平来的理曲是“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者为什么一定要从千里以外赶来寻秋呢?这是因为他对故都的秋有着特殊的眷念的感情。前段的意中显情在尾段得到了深化。作者想留住北国的秋天竟说“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  相似文献   

9.
辜玢玢 《师道》2021,(4):47-48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将秋天的特点概括为“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他主观地过滤掉热闹的、喧腾的秋景, 留下的是那些“带着浓厚的颓废色彩” 的秋。教师们通常会以此为线索, 将文章分解为几幅秋景图, 进而引导学生通过解析秋景的要素来感知其美。事实上, 学生很容易从视觉直观上感知到这些秋景图是美的, 但再追问一句———为什么是美的, 以及什么样的大自然能够称之为美, 似乎就难以言达其意了。  相似文献   

10.
带领学生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学生一起品尝那份浓浓的北国秋味,是一件惬意且美妙的事. 按照惯例,开课是学生阅读文章的初步体验,并在体验中找到赏析文章的切入点.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觉得这是文章的总领句,下面所有的描写都从这里展开,可以从这句入手."第一个孩子发言.  相似文献   

11.
很多文章都有文眼.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都属文眼,抓住了它们,就等于切准了脉,把握住了文章的灵魂,理解文章就容易了很多. 但有的文章文眼是不那么容易被发现的,如果教师能准确地把这种带有一定隐蔽性的文眼找出来,无疑就找到了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突破口,教学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后赤壁赋》就是一篇这样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相似文献   

13.
“悲凉”是郁达夫《故都的秋》的主旋律,一开篇,作者就为全文奠定了基调:“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使众多“阅读指导”确定郁达夫笔下的“秋味”充满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诚如钱理群教授所言,由“时代的苦闷”而推出“作品必定是充满了单一的绝对的苦闷感”是“审美的误差”,但并不影响读者从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品出孤独和悲凉,只是对于这种孤独和悲凉感的成因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性强而议论成分又较多的抒情散文.作者热忱地爱故都,爱故都的人民,爱故都的秋天.所以,作者在最后直抒胸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读完全文,我们的确感到:"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相似文献   

15.
《故都的秋》作为一篇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作者是怎样来写景抒情的"。因此,本文从抒情艺术的角度,探索《故都的秋》的语文核心教学价值。笔者认为,作者为了显示出自己在文本中的情感,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抒情艺术。一、摹绘写情《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  相似文献   

16.
《故都的秋》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的散文代表作。作为一篇以写景状物来抒情的散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作者是怎样来写景抒情的"。因此,本文从抒情艺术的角度,探索《故都的秋》的语文核心教学价值。笔者认为,作者为了显示出自己在文本中的情感,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抒情艺术。一、摹绘写情《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摹绘",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采用  相似文献   

17.
"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方人念阵字,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这是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秋雨话凉"的一个场景,作者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好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散文名作。该文脍炙人口,韵味悠长,历来深受读者喜爱。很多现当代散文选本都将该文编入其中。可是,令人遗憾的是,白璧有瑕,这篇美文中竟然存在不少病句,经不起推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文的"美好形象"。毋庸置疑,作为文化传承者,我们应该以  相似文献   

19.
这是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秋雨话凉”的一个场景,作者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好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0.
这一年四季,哪个季节哪个地方的景色不可喜爱,又哪个季节哪个地方的景色不让人生恨?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情志. 清、静、悲凉,是郁达夫的故都之秋,要是可能的话,他都"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来留住这北国之秋.于是《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就成了他情志的物化. 在他看来,故都的秋是平民化的.普通人家的庭院,街道上,也无论是晴天还是阴雨天,只要你有着耐性,便能"饱尝"到那十足的秋味.那早上的碧绿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漏下的日光,北国槐树像花又不是花的落蕊;那随处都能听得的秋蝉衰弱的残声,任何人都能见得的息列索落的秋雨,还有那都市闲人"一层秋雨一层凉"的腔调,无不生长在民间.这秋,有着广泛的生存基础,于是尽情"尝秋"就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