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国华 《高中生》2010,(36):8-9
【考查特点】1.考点解析从2010年高考湖南卷文言文阅读题设题情况来看,文意理解题其实涵盖了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考点的考查。  相似文献   

2.
张传权 《新高考》2009,(3):19-21
文意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有的题目还考查文学鉴赏能力,赋分3分。下面谈谈近几年高考试题文言文文意理解题的几种设错方式,以探讨快速而准确地解答这类题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阅读材料整体文意的综合考查,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归纳内容要点”着重考查在理解基础上深化了的分析概括能力。近十年中,此类试题稳定于文言文阅读试题最末一题,出现率为100%。文意归纳题的题型有下列两种。  相似文献   

4.
谢国华 《高中生》2010,(12):8-9
从2010年高考湖南卷文言文阅读题设题情况来看.文意理解题其实涵盖了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考点的考查。  相似文献   

5.
陈一鸣 《广东教育》2014,(11):13-14
从高考卷文言文阅读题设题情况来看,文意理解题其实涵盖了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考点的考查。高考文言文中都有一两道"文意理解"(概括文章内容)题。这题设置四个选项,四个选项的内容按行文顺序表述,也都采用"选出错误的一项"的形式。编题老师往往在"错误项"中设有陷阱,"引诱"读者上当,面对这道选择题,我们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吴明 《学语文》2007,(6):4-6
多年以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部分均设有一道文意综述题,尽管不同的试卷在该题题干表述中对试题考查内容的称渭不尽相同.如全国卷称为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分省命题的试卷有的与全国卷同,有的或称为有关内容,或称为原文意思,也有的则径称为文意,但这道试题却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7.
正【考点解读】内容理解题主要考查阅读和分析古文的能力。包括:文意把握、情感理解、表达技巧分析等,此类题目的考查,无论是提取文章的基本内容,还是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都应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分析时必须综合梳理,整体把握。内容理解类试题常考考点主要有:归纳要点、概括中心、鉴赏写法等。【实例引路】一、针对归纳内容要点类题目,可采用提取信息法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综合阅读题的考查目的 ,是在于通过对词语的理解 ,对语句的分析 ,对文意的概括 ,去检测考生是否正确把握了文意 ,理解了文章的中心主旨 ,并能对其内容作出正确的评价 ,对其技巧进行合理的鉴赏。很明显 ,着重考查的是整体阅读能力。因此 ,解答文言文综合阅读题 ,除了要掌握各种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外 ,注意掌握整体阅读的规律是很重要的。一、完整领会文章的内容 ,力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差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种整体理解能力 ,要正确地把握文意 ,既要微观上从字词入手 ,落实词语含义、语法结构、修辞运用和文化文学常识 ,…  相似文献   

9.
高考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首先着眼于“言”,表现在试题中,“言”即考查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句式和翻译等;然后是对“文”的考查,即内容的分析综合,通常包括三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既然是阅读题,对文的把握理应是第一位的,对语言的考查理应遵从并服务于对文意理解的考查。综观近四年来江苏省自主命制的四道文言试题,也的确体现了这一考查态势。  相似文献   

10.
薜峰 《高中生》2013,(15):14-15
命题者构拟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题"的错误选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与分析之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因此,研究命题人设计干扰的方法,无疑为考生准确、快捷地解答文言文"文意理解题"提供了绝佳的突破口。归纳起来,这样的突破口主要有如下六个。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压轴题都是"文意理解题",此类题型的设计方式通常是在大体正确的叙述中设计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项来供考生排除;题干要求也逐步定型为"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此,探究命题人错项设计的方法,无疑为我们突破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的误区提供了一条捷径.归纳起来,命题人错项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六种: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高考文言文阅读客观题最后一题(2003年除外)涉及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实际上考查的是考生对阅读材料整体文意把握的能力。该题干扰项设置的基本做法是,在大体正确的说法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那么,这些不正确的表述究竟有什么特点?本文拟以高考题(全国卷)为例作一番透视,相信对增强考  相似文献   

13.
试题总评自2007年有新课标高考起至今5年来共14套全国卷,其文言文阅读题一直平稳。阅读材料均为选自正史的人物传记,所考查题目均为3道选择题(每题3分)和2道翻译题(每题5分),总分值为19分。3道选择题均分别考查实词、筛选信息和判断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关于文言虚词,虽均未专门设题考查,但在翻译题中时有涉及,而理解文意也绕不开文言虚词,所以属于不考而考。  相似文献   

14.
<正>■课标解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江西省中考语文在古诗词阅读方面的考查主要是诗句理解、文意领会、内容概括  相似文献   

15.
【考点概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结合7~9年级的阅读要求,中考课外说明文阅读还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都出现了"内容概括题",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或现象,在规定的字数里,概括内容.这样的题型设置,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阅读中有一个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是对考生分析、理解文意能力的综合考查。应对这一考点,训练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上。学会分析,又须从研究试题是如何"设障"(即设置与原文说法  相似文献   

18.
【考点内涵解说】纵观近几年中考阅读语段,有关概括能力的训练题,主要重点考查以下内容:1.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2.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概括;3.对段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与分析;4.对文与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准确剖析;5.感受人物形象、对象特点、把握论证观点、领会文章主旨;6.对文章的结构特征、思路线索、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准确归纳。中考中关于概括能力的训练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要在准确地辨别文体的前提下,能迅速地捕捉筛选重要的信息,并进行合并、归纳,以此来掌握文章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了解…  相似文献   

19.
【考纲解读】《考试大纲》要求对文言文“分析综合”的考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是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事件或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推理,要求能说出某个论点的论据、某个事件的起因、某种事件的发展所导致的结果,或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20.
曹保顺 《高中生》2012,(36):8-9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对阅读材料内容理解方面的考查,是文言文阅读中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部分。我们先来看一道高考真题。例1(全国大纲卷第10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