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强者,一种人是弱者。强者给自己找不适,弱者给自己找舒适。想要变得更强,就必须学会强者的必备技能,那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如果你学会了这种技能,你可以完成很多事情,例如克服拖延、健身、学习新语言、探索未知领域等。但是很多人都倾向于回避这种不舒适,毕竟没有一件事情是简单的,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甚至让自己遍体鳞伤。  相似文献   

2.
王石 《同学少年》2015,(1):42-43
<正>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强者,一种人是弱者。强者给自己找不适,弱者给自己找舒适。想要变得更强,就必须学会强者的必备技能,那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如果你学会了这种技能,你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例如克服拖延、坚持健身、学习新语言、探索未知领域等。但是很多人都倾向于回避这种不舒适,毕竟没有一件事情是简单的,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甚至是让自己遍体鳞伤。例如,想要改掉拖  相似文献   

3.
要做一个精神上刚强、坚定、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勇敢的人。一个人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没有那些艰难困苦,人若是不能去克服它,他就不能默默地去饱经风霜,历尽艰辛;然而正是由于能克服它,人才会成为战胜困难的胜利者,成为一个强者。当你感到困难不可克服,产生畏葸念头的时候,你会走了轻松的下坡路,最怕的是吝惜自己。对自己的吝惜,是一种意志薄弱的情感,它甚至能使一个强者变成一个弱者。做一个弱者,不会有好运。一个弱者,不会有多大欢乐,他不知生活的真正  相似文献   

4.
感受挫折     
挫折——人成长当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无论是谁都会遇到。弱者在挫折面前会变得十分沮丧、苦恼,甚至抱怨人生的不公平;而强者则会坦然面对,把它当作一种责任,经历风雨,体验人生。  相似文献   

5.
正作画如同为人处世,也讲品格气质。品格有雅俗之分,气质有强弱之别。雅与俗,或许有时还存在争执,毕竟"各花入各眼",但强与弱则极易区分,一目了然。强者大气,弱者小气;强者雄健,弱者婉约;强者如泰山压顶,弱者似小家碧玉。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博大简约",正如"博大精深""光明正大""大象无形",这在  相似文献   

6.
关于孤独     
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弱者都是群居着,所以有芸芸众生。弱者奋斗的目的是转化为强者,像蛹向蛾的转化,但一旦转化成功了,就失去了原本满足和享受欲望的要求。国王是这样,名人是这样,巨富们的挣钱成了一种职业,种猪们的配种更不是为了  相似文献   

7.
弱者,你的名字是——且慢,首先我们要先搞清楚,什么是弱者。老虎是强者,兔子是弱者;橡树是强者,小草是弱者;大鱼是强者,小虾是弱者。  相似文献   

8.
典子的话     
这幅漫画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一种生活现象:强和弱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狼、羊、老虎身上,我们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的影子。有时,我们像漫画中的羊一样,由软弱变得勇敢;有时,我们也可能像漫画中的老虎一样,由勇敢变得怯懦。生活中,没有永远不变的弱者,也没有永远不变的强者。亲爱的读者,你从中读到了什么?是否也获得了一些启发?看了四位小作者对这幅漫画的解读,你  相似文献   

9.
面对孩子之间的争吵,多数父母常采用以下几种做法:制止争吵;评判对错;阻止自家孩子的行为;靠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来平息“内战”……孰不知,这些方法一次次剥夺了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机会,不利于他们社会性的发展。孩子之间的争吵是儿童交往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儿童交往的一种方式,孩子正是在争吵中逐渐地学会与人交往的。父母要允许孩子争吵,让孩子在冲突中获得必要的经验,或学会保护自己,或学会收敛自己。如果父母干涉太多,就会影响孩子这个学习过程,使弱者不能学会保护自己,使强者变得肆无忌惮。。C理学家皮亚杰主张…  相似文献   

10.
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弱者都是群居着,所以有芸芸众生。弱者奋斗的目的是转化为强者,像蛹向蛾的转化,但一旦转化成功了,就失去了原本满足和享受欲望的要求。国王是这样,名人是这样。  相似文献   

11.
直面承受     
做人需要承受。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承受着亲人寄予的期盼和热望;在求学的日子里,我们承受着来自各方的挑战和压力;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痛苦和打击;在突发的灾害面前,我们承受着磨难和考验……人在生存中需要承受,人在发展中需要承受。应付来自学习和做人等方面的艰难与困苦,需要承受;想进一步提升自己,就需要承受更多的辛劳和寂寞。可见,承受这一能力在人生的全过程中都不可或缺。也可以说,人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就无法生存与发展。勇于承受是强者的心态,选择逃避是弱者的专利。承受困苦是强者的表现,逃避困苦是弱者…  相似文献   

12.
挫折是金     
挫折是金,人生因挫折而变得闪闪发光。挫折对强者来说,是一块垫脚石;而对弱者来说,则是无底的深渊。如果说人生是一道菜,那么挫折就是菜中的佐料,少了它,就会很乏味;如果人生  相似文献   

13.
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相似文献   

14.
如今在我们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爱表现出强者的风范来教育自己的学生,而学生往往会碰得“头破血流”,教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其实教师适时以“弱者”的姿态行事,学生也会愿意接受,一切反而会变得顺畅。  相似文献   

15.
弱者,你的名字是-- 且慢,首先我们要先搞清楚,什么是弱者. 老虎是强者,兔子是弱者;橡树是强者,小草是弱者;大鱼是强者,小虾是弱者. 是这样的吗?也许,因为至少看起来,老虎能吃兔子,兔子却不能吃老虎.橡树如果倒下来,可以砸烂小草,小草如果倒下来,什么也砸不死.而且,儿歌里也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如此看来,几百年下来,柔弱的兔子自然早该被强大的老虎吃完了,柔弱的小草自然也该灭迹,软弱的虾更该断子绝孙.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人使用"支那"一词称谓中国,民间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差异.无论是在古代还是近代,日本民间使用"支那"一词称谓中国,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日本人"崇尚、学习强者,蔑视、欺负弱者"文化特征的体现.民国时期,日本政府使用"支那"一词称谓中国,则是一种政治行为,有着更直接的政治目的,且表现出多变的态度和立场,是其实用主义侵华政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闫洪雨 《山东教育》2011,(17):54-55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说过:"如果是中国制造,就一定会被打败。如果说中国创造就一定不败!"这种精神叫做勇于创新;画家郑化改说过:"强者回顾大坎坷一带而过,弱者叙述小挫折  相似文献   

18.
《家教世界》2013,(Z1):58
一头小狮子因为贪玩而远离了狮群,不幸遭遇了几只鬣狗。本来,小狮子这时候还有机会逃生,但由于过分自傲,它却放弃了机会。"我是狮子。"小狮子把胸脯拍得啪啪响。"不错。"领头的鬣狗说,"如果你是一只成年狮,那么你是强者,我们是弱者。而今你还是一头幼狮,你是弱者而我们是强者,大自然的生存规律就是弱肉强食。"说完,鬣狗们便扑过去把小狮子咬死吃掉了。  相似文献   

19.
自信是相信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同时又是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肯定,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充满挑战、竞争的社会里,自信心强的人.能充满自信心迎难而上,面对各种挑战、竞争并且能克服种种困难、压力,想方设法获得成功,从而成为生活中的强者;而缺乏自信的人害怕失败,则会退缩,甚至放弃,易成为生活中的弱者.  相似文献   

20.
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弱者都是群居着,所以有芸芸众生。弱者奋斗的目的是转化为强者,像蛹向蛾的转化,但一旦转化成功了,就失去了原本满足和享受欲望的要求。国王是这样,名人是这样,巨富们的挣钱成了一种职业,种猪们的配种更不是为了爱情。我见过相当多的郁郁寡欢者,也见过一些把皮肤和毛发弄得怪异的人,似乎要做孤独,这不是孤独,是孤僻。他们想成为六月的麦子,却在仅长出一尺余高就出穗孕粒,结的只是蝇子头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