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2007,(Z4)
金牌教练精讲考纲细读"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应用能力。其中选用句式是根据上下文特定语境在句式、连贯、表情达意等方面的要求或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使用恰当的句式,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仿用句式是根据题目要求,依照特定句子的句式写—句或几向话。变换句式则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改换句子的句式。这类试题大多呈开放状态,没有固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近年中考对句型考点的考查方式有明显变化:(1)主观题多,客观题少;(2)句式变换放在阅读材料或特定的语境中考查;(3)考查趋向综合化、多样化。解此类题既要根据特定的语境去理解,又要根据语意、感情、语气连贯的需要选用句式,生动准确地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3.
【考点阐释】选用句式,指能根据题干或语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这一考点有时单独考查,有时与压缩语段、修辞等一起考查。选用句式主要考查学生根据不同对象、场合、目的等选择恰当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知识梳理】句式,指的是句子的结构方式。常见的句式有: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  相似文献   

4.
曹保顺 《高中生》2013,(10):6-7
高考对句式的要求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从2013年高考来看,其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类:①句式选用题多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通常与选择性连贯题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如全国新课标卷一第15题、广东卷第4题、北京卷第4题等;有的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考查选用不同句式的效果,如湖北卷第21题。  相似文献   

5.
〔考点说明〕“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包括三项内容 :第一是了解各类不同的句式 ,学会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复习这一方面内容时 ,要注意以下三点 :1 要根据语意的需要选用相应的句式 ;2 要根据感情的需要选用相应的句式 ;3 要根据语气连贯的需要选用相应的句式。第二是仿造列举的一句或几句话 ,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这一类题目从思维的角度看 ,是考查考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 ;从语法的角度看 ,是考查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能力 ;从表达方面看 ,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衔接式情景题什么叫"衔接式情景题"?衔接式情景题,是指利用给定的语言情景,考查衔接能力的题目。一般的形式是:命题者创设整体语境,其中空出某个局部位置(这个位置可以是文段的前、中、后位置任意一处或多处),然后提出填写嵌入句的答题要求,考生通过领悟题目所给的语境意义,从语脉的承接、句式的吻合等方面,按答题的要求来回答问题。请  相似文献   

7.
【考点说明】选用 ,是指根据不同对象、场合、目的等 ,为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选择恰当的句式。句式的选择要注意 :①表达的内容必须准确。②表达的语言要恰当。③上下文要连贯一致 ,包括陈述对象、句式、色彩、情境等的一致。选用考查的题型主要有 :(1)提供一定的语境形式和内容 ,选择恰当的句式填空与上下文衔接。(2)为了收到某种表达效果选择恰当的句式。仿用 ,在形式上仿写的句子有着严格的束缚性 ,它要求仿句必须与例句格式完全相同 ;在内容上仿写的句子有着鲜明的创造性 ,它要求仿句的内容不能与原句重复 ,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内…  相似文献   

8.
刘承香 《快乐阅读》2011,(17):70-71
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它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其基本要求是:明确题目要求,服从表达需要,掌握句式特点,  相似文献   

9.
《考试说明》规定了句子部分考查的第二个要点是“变换的选用句式”。句式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各自有不同的表达作用罢了。带着不同的目的,面对不同的对象、场合,必须运用恰当的句式才能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这就是句式的选择。解这类题的总体思路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解答,这在各类教学刊物中论述很多,不再一一赘述。这里只是对一些典型题例谈点具体的操作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笔者参加了哈尔滨市2008年中考语文的阅卷工作,阅卷中发现在积累与运用这一板块中,第6题语境题和第7题情境题,是两道区分度比较明显的题。例1: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不要慨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  相似文献   

11.
庞运爱 《新高考》2008,(4):20-21
"选用句式"是根据某种表达需要选择句式,要求语意恰当,与意境和谐。"仿用句式"是根据提供的语句句式特点,仿写一个或几个内容相关、句式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在前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选用句式大都为选择题。一般从陈述对象一致、排序照应、时空连贯的角度来考查,  相似文献   

12.
林忠港 《考试周刊》2007,(22):21-22
语言表达题通常是以一个题目一个考点的形式来考查单项能力。不是修改标点,就是修改病句;不是扩展语句,就是压缩语段;不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就是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近年来高考命题“放权”到省后,多数语言表达题依然难以体现知识运用的综合性,反而有泛化之嫌,映入眼帘的所谓新题也无非是写新闻点评、写一条建议、写欢迎词、写留  相似文献   

13.
【考点说明】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是语法问题也是修辞问题。这一知识点的考查主要有以下题型 :①选择恰当句式与上下文衔接 ;②根据所给句子的句式仿造续写句子 ;③将一种句式变换成另一种句式 ;④辨析不同句式的表意效果或语言差异 (本题型近几年高考没涉及 )。本考点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 :①理解不同句式的特点 ;②学会根据不同语境选用恰当句式 ;③掌握各种不同句式的变换方法。选用 ,是指带着不同目的 ,根据不同对象、场合 ,为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而选用恰当的句式。句式的选择要注意三点 :①表达的内容要准确…  相似文献   

14.
所谓"仿用题",就是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甚至内容与上下文相互衔接的句子。由于仿用题涉及语法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语言运用题历来是高考中的重头戏,是高考命题创新的“试验田”,永远是命题者出新出彩的最爱。最近几年,特别是分省市命题以来,在此板块中大量推出新题型,展示新亮点,成为现今命题模式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高考结束后都会在这部分试题中发现一些新题型。在2006年全国及各地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运用题目共46题,分别是:句式变换2题;压缩概括7题;语言连贯6题;语言得体4题;语言表述11题;看图画说话5题;广告词1题;仿写7题;改错3题。纵观这46个题目,既有老题目,也有新题目,在老题目中,也有一些新变化。笔者现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试题,略作分…  相似文献   

16.
庞运爱 《新高考》2008,(3):22-23
【考点指津】句式变换是按照一定的要求、保持原句内容、改变原句形式的一种题型。从近几年全国卷试题来看,本考点已演化为一种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查。除"选用""仿用""变换"三者本身有重叠交叉外,还常与修辞、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等考点有重合。句式变换一般采用文字表述题的方式考查。长句与短句、主动句与被动句、常式句与变式句、一般句与修辞句的变换是考查的热点。变换句式有这样几个原则:①要明确句式经过变换,只是句子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②掌握各句式的特点及相互变换的方法;③弄清提供语境的材料的表述角度,然后选  相似文献   

17.
1.依据语境,用两个带有比喻的假设关系的复句使语意连贯完整。(不超过30字)学习即生活,生活需学习。_____________:学习与生活如鱼得水,如鸟入林,才算达到了一种境界。2.依据括号中的提示选用句式,使前后语意连贯。生命中有快乐,也有痛苦(选用否定句表达)。快乐与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如同河流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令人兴奋,痛苦也同样美丽(选用感叹句表达)。3.请选用含有比喻的两个动宾结构的句子填在下面横线上,使语意连贯完整。(每空不超过10字)风过去了,只剩…  相似文献   

18.
语句衔接题是中考常见题型,它涉及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乃至句式、修辞等知识,是中考试题中一道难度系数较大的题目。【内容解析】1.该题涉及的主要句式:①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②(按成分位置分)常式句、变式句;③(按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④主动句、被动句、把字句;⑤肯定句、否定句。  相似文献   

19.
【考试标准】 中考句子题主要考查运用能力。近几年中考涉及这个部分内容的具体考点有:1.句式的变换;2.根据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选句或写句;3.句子的仿写、扩展、排序;4.揣摩句子的言外之意;5.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一、看准题目要求,切合命题意图语言表述题是要求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词语、句式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适当组合的一种常见题型。正是因为语言运用目的变化无穷,才使有限的语言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所以语言表述题注重对语言运用的目的性的考查,而考生在审题与答题时就要特别注意题目所规定的目的或主旨。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19题。该题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按一定要求运用语言的能力。题目要求写的两句话要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也就是以“远离毒品”为内容写一副对联。既然有此要求,对题干中的“写两句话”,就不能理解为是毫不相干的两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