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欢乐行】回想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或热爱生命的故事,选择感受最深的写下来。要写出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和启发(比如,这种现象或这件事,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认识和感悟)。【审题小桔灯】生命现象包含的范围很广,如小草掀翻石块钻出地面。本次习作就是通过对生命现象的理解或对生命故事的解读,来写一写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语文的魅力,在丰富绚丽的语文世界中获得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亲近,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还要让学生知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文就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终生。  相似文献   

3.
一场漫卷全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涌动,它的良好开端,为新世纪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新课标"借鉴引入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借他山之石,攻中国教育之玉。语文课程标准从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设计了三个维度的立体化课程目标,即"知识  相似文献   

4.
读了《湖南教育》编辑部寄给我的约稿函,我很感动,也很汗颜。约我写的是“百家论坛”中的文稿。年过七旬,是名副其实的老人了,编辑部居然还能记起我,真正令我感动。但要我写出“对语文教育几大问题的思考成果”,却又觉得头脑里的确盘旋过几十年而如今仍是一团乱麻,无从说起,不免汗颜。不过,既蒙厚爱,说还是要说一点的,无非是“老调重弹”而已。我的语文教育生命观从“人之所以为人”这个角度说,“语言(言语)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因为人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有生命的“生物人”),更重要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有…  相似文献   

5.
生活·感悟     
灵感——很奇妙的东西,在不经意间从脑海里倏忽而过,转瞬即逝;然而,对于用心生活、用心思考的人而言,片断的生活可以被升华成《萤窗小语》,零星的感悟可以被积累成《随想录》。虽然不敢奢望能够成名成家,然而对我来说,思考毕竟是快乐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语文教学要关爱语文生命,重塑新课堂,大胆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基。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生命之绿色!现在,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7.
赵丽宏是当代文坛上一位多产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写的是常人常事,抒发的也是普通人的感情。对生命、生活、诗意的执著描绘与咏叹,是其散文创作的主题,其内涵主要表现为:感悟或反思生命的尊严与价值、理解并拥抱生活、追求且持存艺术所带来的诗意。  相似文献   

8.
人生意义的第一个层次是“生存”。在“生存“这个阶段,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追求经济的独立。这是比较偏向物质方面的。譬如,中国八年抗战胜利以后,当时流行“发国难财”,很多人追求的是所谓的“五子登科”:要有个房子,要讨个妻子,要生个儿子,要买个车子,银行要存点银子。经过大半个世纪,现在人们的追求已经不一样了。但是,房子、车子、银子还是现代人非常迫切需要的。当然,各个不同的时代,各种不同的人对于人生有不同的选择。人生的追求有很多很多可能性,你设定的人生目标不同,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类必须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现状和解决方案进行不断反思。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有"自然之子"之称的沈从文,其独特的人文生态意识和审美意识突出地表现为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性美的崇尚和追求。他的许多作品为我们描绘了唯美的人类生存图景,言说了人类从不缺乏实现"诗意地栖居"的能力,为解决当前世界生态危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滋养。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教育应把学生看做是具有生命意识的人。这种生命意识是学生的一种良好素质,但只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有待于教师去唤醒。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实施分层教学,关爱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向。  相似文献   

11.
毛英 《科学教育》2007,13(4):32-33
1 案例背景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预防艾滋病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一节。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教学应致力于“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等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这意味着数学教学必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数学教学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全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把改革目标确立为以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为核心。然而,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没有“主权”,他们学什么,怎么学,干什么,怎么干,全由教师控制。实施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学生在学习中应该享有的那份“主权”还…  相似文献   

13.
一般说来,在人文艺术领域,人们往往非常关注个体生命的生存处境和心灵体验,关注艺术生活的人文化,以至艺术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哲学、诗性哲学或人文哲学。然而,在科学领域,人们往往很少关注个体生命的生存处境和心灵体验,很少关注科学生活的人文化,以至  相似文献   

14.
蒋新颖 《云南教育》2009,(21):42-42
在人生长河中,学校生活是一个十分短暂而又对一生有着深刻影响的时期,所以在这个特别的时期开展“三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最近,我们学校就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三生教育”活动——学校组织高一年级16个班的32名团干部到普雄建水八中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5.
“提到作文就头疼”,学生如是说。学生为何视作文为畏途?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对生活没有感受。而在这一点上,许多语文教学工作者也没有真正的重视。就作文教学而言,愚以为可以从这上面下些功夫。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他们感悟生活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应当改变过去空洞的说教现象,而应从学生本身的情感需求出发,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体会到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让课堂呈现出一种海纳百川的新气象;教师应“蹲下身”,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舞”与“共赢”。  相似文献   

17.
感悟和积累是精神建构行为的两个方面,而我们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去完成自身的精神建构。所以从长远的角度看,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当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积累,着眼于学生悟性的培养。首先,感悟的前提是信息的碰撞和联系,积累多就意味着这种碰撞的机会也多。所以,我们要致力于丰富学生的积累,促使学生更多地感悟。  相似文献   

18.
感悟和积累是精神建构行为的两个方面,而我们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去完成自身的精神建构。所以从长远的角度看,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当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积累,着眼于学生悟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着眼政治教导与立足人生感悟———中日《故乡》教学比较○山东淄博17中张宏伟我国和日本的初中语文课本都选用了鲁迅的《故乡》。本文拟从德育目标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管窥两国的《故乡》教学。德育目标我国重在让学生理解小说的社会政治意义,日本重在让学生指导自我人生...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一种新的生命成长的教育,是教育学进入近现代以来一直不可或缺的紧迫任务。"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凸显了教育学的本质意义,它是关涉生命诗性成长的诗学,它把教育导向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美化、生命形式的变革,诗意的"生命·实践"教育学以点化生命的教育作为教育学建构的原点。但是,"生命·实践"学派依然面对着一些挑战,比如世界的物化、社会的消费化和人的机器化;教育的规训化、生命的平庸化,以及生命教育的普世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