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宗礼老师是我尊敬的老师。1972年至1976年在泰州中学学习时,我就知道洪老师是一位才华横溢、作风严谨、妙趣横生的老师。后来,不断看到他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文章,听到他编写教材成功的故事;特别是近十年来,他在语文教学、教材研究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产生广泛影响,蔚成大家风范,更使我敬意倍增。现在,洪老师的教学经验、研究成果、心路历程汇聚在《洪宗礼文集》之中,有了深入学习、了解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
东缨 《成才之路》2012,(34):I0003-I0004
【开篇寄语】:一个人见证一段历史,也为他所处的历史所见证。一个人心灵盛着一个宇宙,这个宇宙也映照了他的心灵。当天人合一、物我一体、身心融透时,这个人就完完全全属于这个世界、这个时代了。此时,笔者即将为本书“打烊”,久久凝思着案头洪宗礼文集和他主编的教材、《母语教材研究》,以及他的来信、他的电话记录,才蓦然发现,自己已生活在洪宗礼的博大世界里,眼前是洪宗礼,耳畔是洪宗礼,脑海是洪宗礼,一切皆是洪宗礼……在本书末节,笔者对若干关于主人公的疑问尝试作答,诚然比不上历史老人那板上钉钉的结论之言。  相似文献   

3.
“洪氏语文”是对洪宗礼先生语文教育思想、教学实践与研究、教材建设与研究、母语教育研究以及他的高尚品格、教育情怀的合称.其精神内核是“归真”二字,体现在洪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渊源、洪先生一辈子的理念坚守以及“洪氏语文”给予我们的重要启迪等几个方面.洪宗礼先生和他的“洪氏语文”是一笔智慧高卓、活力无限、价值重大的财富,更是一种能够促进语文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宝贵资源,必将历久弥新,泽被后人.  相似文献   

4.
《洪氏语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洪氏语文》的编辑出版,一方面反映出当前洪宗礼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洪宗礼教育思想、教育建树、人格精神进行了更为全面而深入的阐释和探究;另一方面为教育研究者,特别是广大语文教师学习和研究洪宗礼提供了一条便捷、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梳理了语文教育家洪宗礼先生写作教育的思想框架。分析指出,洪宗礼写作教育的内核是"立人",他主张从探索写作教学的基本序列入手,从阅读教学中寻求支撑,紧紧抓住"引写"这一关键,始终立足教"活"写"活"的理想境界,实现写作教学的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梳理了语文教育家洪宗礼先生写作教育的思想框架。分析指出.洪宗礼写作教育的内核是“立人”,他主张从探索写作教学的基本序列入手,从阅读教学中寻求支撑,紧紧抓住“引写”这一关键,始终立足教“活”写“活”的理想境界,实现写作教学的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正>从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领域一代名师,洪宗礼先生始终怀抱着强烈的使命感耕耘在教育一线。他用一生的努力,在教学、教研还有教材编纂方面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的教育情怀、他的理想主义情结以及他的实干精神都是当代教育人的楷模。爱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冲动,更不是沽名钓誉。洪宗礼说:"撼山易,撼我钟爱的语文教育大业难。""我一生挚爱母语,亲近母语,探究母语,弘扬母语,钟情于母语教育。"他一生从事  相似文献   

8.
洪宗礼70岁前,就曾对我说,真的老了,一身病,很多事恐难以为继.我不敢以违心之言虚与委蛇,私心也觉得,他以老病之躯继续拉大车,已是力不从心.但我了解洪宗礼,只要一息尚存,他就会继续守望在语文教育的大地上.不但我,很多朋友都知道:这个人是不会休息,也不会放弃的.近日看到他的<语文人生哲思录>,不禁再次感叹,其人之得道,进乎技矣.  相似文献   

9.
去年年初,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在北京举办《母语教材研究》出版座谈会。不久前,又在江苏省泰州中学召开"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洪宗礼老师从教近半个世纪,在教育教学、教材编写和教育科研三大领域都成就斐然,对教育事业、出版事业奉献甚丰。教育工作者和出版工作者都可以从洪老师的成果和实践中受到深刻的教益,从多方面得到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洪宗礼老师的名字我是熟悉的;他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教材编写方面的贡献我也略知一二,但是始终与他无缘谋面.2008年2月,在<母语教材研究>出版座谈会上我们才得以相识,让我从此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至今还清晰地记着,苏教版高中教材编写前的动员会上,主编丁帆、杨九俊要求大家学习洪宗礼的胸襟,在编写过程中畅所欲言、增进了解,最大限度地听取不同意见,把编写过程当做发展自身业务修养的契机. 我参加洪氏教材编写组比较晚.第一次交稿后,接连两天,洪先生电话找我.以为有什么急事,原来,却是他认为我写的一段文字很好,但反复考虑,想动几个字,要和我沟通一下.我很有些意外,觉得洪先生太过分了,休说作为主编,即使作为"老洪",在我的文字上改几个词又怎么的?但洪宗礼就是洪宗礼,他既要保证教材的质量,又尊重每个人的思考和劳动.  相似文献   

12.
东缨 《成才之路》2012,(36):8-9
第五章 筑巴比伦塔 25一切皆是洪宗礼(下) (3) 几度风雨,几度雪霜,一路耕耘,一路收获,从春光烂漫到秋霜染头,从普通教师到教育大师,踏去坎坎坷坷、跨越波波折折而向我们一步步走来的洪宗礼,只是为师者的普通一兵吗?他的思维轨迹,他的行走方式,他的奋斗,他的跋涉,他的突破,只是一个特例吗?那丰富的底蕴昭示了什么?他究竟代表了谁?  相似文献   

13.
洪宗礼语文教材实践,是对叶圣陶教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语文教材是交际工具和民族文化的辩证统一;课文应依据各年级学生的需要严格筛选,有序编排,体现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性,考虑适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洪老师的语文教材创新观事实上也深受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洪宗礼是谁? 许嘉璐说:"洪老师,正是那种在路上遇见时应在三步之外就向他深深鞠上一躬的人!" 王湛说:"洪宗礼老师就是在基础教育一线成长起来的优秀教育家,是江苏基础教育领域内教育家的优秀代表." 朱永新说:"洪宗礼完成了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名师,再到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教育家的发展、成熟和凤凰涅槃.他可称当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和优秀楷模!"  相似文献   

15.
洪宗礼老师的引导艺术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范例,特别是洪老的双引教学法,即引读、引写教学法,是我们落实读写能力的金钥匙.他的思想精髓,引领语文教学改革走正道;他的读写两翼思想,准确诠释了三维目标;他的经典课例,践行了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要旨;他的知行统一,奠定了教学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2009,(5):64-64
2009年第1期的《人民教育》发表了施久铭的《为什么是洪宗礼?》一文。文章指出,乐意生活在一个纯粹的精神世界里是从事教育的基本品格。著名中学语文教师洪宗礼无论是前20年从事教育实践,还是后30年致力于语文教材编写与中外母语课程教材比较研究,50年的教育生涯,从教学实践到理论研究的跨越,洪宗礼始终在语文教育的世界里乐而往返。能否成为一个“有底气”的教师,  相似文献   

17.
送别金秋,冬意初至。11月13—14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江苏省教育学会、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洪氏教材30年暨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江苏省泰州中学召开。江苏省泰州中学原副校长洪宗礼先生是我国当代语文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普教界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导师,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兼职教授,并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年课堂教学的开拓者”“新中国成立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  相似文献   

18.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洪宗礼长期耕耘于教育一线,立足于语文教育的发展,在语文教育思想探索、语文教材编撰、中外母语课程教材比较研究等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教师能走多远?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众多语文教育界人士云集江苏省泰州中学召开"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当年洪先生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弈秋>,强调的就是为人为学必须"专心致志".回味洪先生的言教身教,我将要退休之际,才领悟到"志性"的真谛:洪先生在母语教育方面所作的贡献,一般人是难以企及的,老朋友们甚至称之为"洪宗礼现象".我一直思考:这当中的原由、本质是什么呢?是他的学识、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